工科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治理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工科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治理实践研究

刘文远,陈荣明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内容摘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工科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具有重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异化和行为方式的异化。究其根源,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和制度的不完善共同导致这一现象的滋生泛滥。工科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从思想引领、制度完善、规范落实与科技监督等多方面共同发力,保证整治效果。

【关键词】:形式主义工科高校 取向异化 整治路径

长久以来,高校被视作相对独立的小社会,经常被称作“象牙塔”,以显示其超脱于社会,颇有“世外桃源”之意。而高校因为工作人员普遍的高学历、高素质特点,其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经常被忽视,甚至在有些方面已经有积重难返之势,不可不察。工科高校因为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在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过程中,可根据其特殊性进行针对性的整治,争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和危害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往往是相伴相生,形式主义的根源是主观主义和功利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权力观扭曲。高等院校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地方,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创造的主要场所,这些都是需要坚定信仰和长期付出的工作,一旦被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侵染,就会导致工作务虚不务实,也就更谈不上成果产出。见诸高校,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异化。[1]

价值取向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对于权力、资源“为了谁”的认识异化。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强调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以这一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提升人民的福祉,也正是这一价值取向的感召,造就了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王泽山等一大批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的伟大科学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旦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工作的开展必将受到巨大影响。一切的高校工作,都应指向为党为国培养人才、都应指向一切为了师生的关切和利益,而被形式主义异化的价值取向则会导致工作唯上不唯实,浮于表面,重形式而轻实质,只要表面功夫做好,能够应付上级和领导的检查,完全不在乎工作的实际效果。以此种价值取向为指导,在当下强调工作要“留痕”的背景下,很多本应实打实做好的工作被异化为做好台账、宣传,留下“工作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记录,完全不顾实际效果。这种“留痕”不仅打击广大师生的工作热情,而且对高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同样,被官僚主义异化的价值取向导致部分高校工作人员对于自己手中权力的来源和行使存在巨大的认知偏差,认为只要把上级和领导应付好,就能够保住手里的权力和资源,为己所用,肆意展开权力寻租和学术腐败,严重破坏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

行为方式的异化源自价值取向的异化,表现为制度执行形式化、机械化,归根到底也还是价值取向的异化。在高校的主要表现有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订立、向下级分派指标;机械地执行相关规定,格式化、条框化开展各种考核考评;为了显示所谓创新形成各种“工作法”和“工作品牌”,实则不过是既有工作的重新包装;考核工作不注重实际效果,不问询师生意见,仅以工作材料、活动资料、宣传报道为依据;党员发展程序不规范、“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规范等等。

二、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

从根子上说,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都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在高校同样如此。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导致一些封建残余的唯上观念、等级观念仍没被完全清除,相当一部分人对权力和责任的关系认识错误,他们认为权力来自上级的授予而非人民,因此工作只要上级满意而非人民,这是典型的谋官不谋事,权力观念扭曲。将公共的权力和资源异化为谋求自身利益的筹码,将自身的责任担当转化为繁冗复杂的汇报材料。凡事敷衍了事,只求应付上级检查,只看表面不看实效,缺乏责任意识。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学府,却从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仅破坏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成重大破坏,而且严重损害高校的形象、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引发严重的信任危机。

三、工科高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治理路径

(一)强化思想引领

首先要用好既有的党校培训、支部教育等途径和方式。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关键少数以点带面,推动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斗争。第二,强化责任担当,以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理想信念。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要想教育出德才兼备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人。高校师生要自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才能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严格制度规范

严格制度规范最重要的是厘清权力和责任的边界,用好责任清单制度。要充分发扬工科高校工作严谨、认真细致的优势,对重点领域和环节展开细致科学的分析,运用系统思维、站在全局视角详细谋划,堵上各种漏洞和缺口,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在干部选用、监督问责、奖励激励、项目招投标等重点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细化、不断调整,以建立最佳的制度规范。

(三)坚决贯彻落实

有制度而不实施,其危害数倍于没有制度。制度的贯彻落实有赖于具有震慑力的监督。巡视巡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仅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监督是不够的,要充分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用好党委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考核监督,倒逼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离开高校。另一方面,要用好干部激励制度,通过评优评奖、晋升褒奖、生活关爱等方式鼓励干部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四)用好科技手段

充分发挥工科高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利用前沿技术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服务。创新利用好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资金流水、会计账目、会议纪要、组织生活记录等进行全过程监督、留痕,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过饰非。对于重要项目、资料等保密信息严格限制秘密知悉人员范围,确保秘密不外泄,保证信息安全,不给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乘之机。

参考文献

[1]陶鹏.基层党建中形式主义的异化表现、产生根源和治理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1,23(10):22-26.

[2]倪星,王锐.从邀功到避责:基层政府官员行为变化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7,(02):42-51+126.

[3]李汉华.机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范治理研究[J].机关党建研究,2021,(11):35-39.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政策法规研究室.坚决整治形式主义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0-28(007)

[5]马啸,马佳磊.科层激励结构的魅影:基层治理中政策执行变形的类型与成因[J].北大政治学评论,2021(03):146-164.

[6]周敬青.论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制度导向[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25(05):55-63.

[7]徐学绥.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的逻辑探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01):5-12.

[8]余哲西,侯逸宁.着力纠治“四风”顽瘴痼疾[J].中国纪检监察,2022,(02):24-26.

[9]王天宽,彭文龙.中央苏区反官僚主义的实践及启示[J].学理论,2022,(02):72-75.

[10]马宝成.警惕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新变种[J].人民论坛,2022,(04):72-75.

作者简介:

刘文远(1995-) 男 江苏沭阳人 研究实习员 法律硕士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宪法与行政法学

陈荣明(1975-),男,江苏如皋人,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研究员、哲学硕士;

通信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210014,电话:025-84315627


[1] 陶鹏.基层党建中形式主义的异化表现、产生根源和治理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1,23(1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