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

/ 2

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

郭鑫,李逸哲,朱浩浩,赵宇佳,高瑞宇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030006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要求,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各大科研院所也增加了对科研的投入。本文主要对我国科研院所科研产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

引言:

科研院所是科研产出的重要来源,加快科研院所高质量成果产出更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产出是科研工作者在相关研究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获得专利、科研论文、专著等成果,是衡量科研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其创新中的关键因素。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制度,科研产出效率得以提升,有利于国家的创新型建设。

一、我国科研院所科研产出现状

近年来,通过改革与发展,我国的科研院所科研产出逐年提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科研院所专利申请,2019年较2018年同比增长了近10%。同时,科研院所科研产出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科研院所工作者中科技活动工作者占比72%,在这些科技工作者中博士占比9%左右,硕士占比32%左右。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0(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获奖人数达7.4万人以上,转化项目为1.5万以上。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文规模也逐渐扩大,论文被引用量从2014年起,已经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当前阶段,我国科研产出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工科类专业,如生化环材等,而在农学、人文、医学等方面相对较弱。

二、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

(一)科研经费对科研产出产生影响

在科研院所中,其科研经费的水平、来源以及分配等对科研产出效率产生影响。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能够提高科研院所的创新产出。高校经费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高校论文的发文量。在科研工作中,如果科研工作者没有获得科研成果转化带来的收益,则会降低其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

当前,科研院所的财务部门往往只负责院所的事业经费的管理,对与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不到位。在科研单位进行申报时,由于科研人员并不熟悉预算的管理方法,容易导致对经费的估计不足,项目申请成功后,后续的经费支出往往很难按照预算的情况进行执行。另外,相关部门对于经费的支出是否符合项目的经费预算关注度较少,往往只是记账和审核经费支出是否合法,并未对经费的结算进行有效管理,也会出现经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3]

此外,部分科研院所对于一些超前的理论性技术或者实际应用性较少的项目进行了立项,不符合市场的需求,科研成果未得到转化。

(二)科研环境对科研产出产生影响

相关研究者认为,科研环境能直接影响科研工作者的产出,科研环境由制度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合作环境共同构成[1]。制度环境规范了科研的行为以及资源分配;物质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文化环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创新的思想;合作环境促进了科研过程中的融合。从目前科研院所的科研环境来看,部分科研院所缺少相应的制度,在管理上不完善。同时,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导致项目或者课题无法往下进行,从而让项目搁置,导致科研产出的延期。目前,在科研院所的考核中,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导致部分科研团队的科研产出受到阻碍。同时对于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不足。另外,部分科研院所出于对科研成果的保护,缺少了相应的合作交流,导致部分想法不能与时俱进,或者出现想法单一的情况。

(三)科研工作者科研素养有待提升

在科学研究中,相关工作者缺乏良好的科研素养,只注重产出的数量,而未注重产出的质量,将科研项目作为谋生或者生财的手段,导致很多项目匆匆结题,未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当前阶段,出于对科研成果的保护,一些科研团队并不愿意共享其成果或设备,因此科研院院所较难实现开放共享,而一些高精密仪器等被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部分科研人员注重发文的数量,从而出现部分重复研究或者缺少创新性的研究,出现文章的同质性,影响了科研产出的质量。

三、科研院所科研产出的解决策略

(一)优化科研产出环境

科研产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科研产出政策,积极引导科研工作者的思想,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对相关科研产出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职能,将相应的政策法规落实到科研产出的保障中,进一步优化科研产出环境,提倡开放共享的理念,科研院院所间相互交流。

(二)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制度改革

根据目前科研院所管理情况,下一步科研院所需要加强管理科研产出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职称评定指标和晋升制度,适当降低论文在科研产出中所占的比例,将科研产出的实际成果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待遇保障[2]。在科研经费的支出上,制定相应的制度,设立经费支出管理系统,完善科研成本的核算体系,同时对科研项目产出制定相应的评价和激励体系,科学合理的设定绩效。

(三)改善人才培养体系

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科研院所的产出。当前科研院所的硕士数量较多,对于人才的引进不足,有研究表明,硕士层次的科研人才能够提高科研院所产出的数量,而博士层次的人才能够提升科研产出的质量和提高知识的成产效率。科研院所应不断优化其人才培养结构,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对人才体系进行改善,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并打造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尤其要培养团队的领军人才,让科研团队更加专业化。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我国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增加。21世纪,我们要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深化科研院所相关制度的改革,让科研院所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给科研工作者中的优秀人员提供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参考文献:

[1]高春东. 科研院所科研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

[2]张燕.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2):135-137.

[3]谭文丽.论如何完善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以提高科技投入效益[J].中国总会计师,2017(0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