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联系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联系讨论

张利 ,邓童炜

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833400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电力建设也在增加。为了确保电力工程设计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满足公众对电力的需求,在电力工程设计时,有关人员应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因此,电力领域若想在充满竞争力的社会下取得有利条件,就必须优化配网规划设计工作,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不断摸索中前进,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经验,使得城市能源互联网规划中的各项电力资源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为电力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要点

引言

由于电力领域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直接性的联系,且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大的问题,国家级相关领域也对配电网的规划与设计予以了充分的重视,旨在从本质上改变电力行业的价值链,有效的提高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者,这对进一步保障主动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城市配电网规划以及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 配电网规划设计注意重点

配电网设计工作包含很多内容,应将电源规划设计项目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测算,甚至全面研究园区配电状况、电源运行状况。在此期间,需要开展以下工作,以达到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效率的目标。①认真调研、综合分析建设区供电状况,主要考虑本区供电系统,发挥为各类企业、个人发电的作用。②充分了解区域内的总体电力状况,然后在区域电网规划中对各类发电机组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在此期间,主要是结合具体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提出合适的故障排除策略,进而全面保障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③对电力系统各部分供电运行状态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能源生产。在电气系统正式设计之前对安装电气设备的区域的电气负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推动实际实施预测电力负荷和分析特性的工作。在电力负荷预测期间,对该地区的能源系统进行10年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电力系统规划人员和设计人员应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仅能提高预测短期和中期重用电负荷的准确性,而且也完全满足特定的电气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多采用几种预测方法,特别是在电力行业中一些非常重要的对象的用电负荷预测中,如交通量大的电力线路、容量较大的机组等。

2 配电网规划建设要点

2.1 对现有配电网络进行规划

针对主动配电网与整个电力系统协同性差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提高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对其差异性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必须从本质上摆脱传统配电网络的束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大创新力度和实践力度,致力于提高城市能源主动配电的自动化水平。其次,要加大配电网络规划与建设的设计范围,使之应用范围更为的广泛,普及度更高,特别要加强偏远的山区、高寒地区的规划与改造。最后,要进一步结合相关情况优化网络设计,加大对用电的分布情况的计算和评估,更好地保持负荷的平衡性,较低能耗,保证配电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成本支出,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得以升级,为无功配电网的控制创造的有利条件,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2 优化图纸校审流程

一是配电网项目“三级会审”。黄冈供电公司通过组织“三级会审”,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设计方案进行联合审查。第一级由县级供电公司网改办、运检部、营销部、发建部、供电所、设计分公司等部门专业人员参与会审;第二级由地市级设计公司集中专业人员开展评审会议;第三级由地市供电公司组织开展会审,网改储备项目由发展策划部牵头,已通过省公司批复并计划实施的网改项目由配电部门牵头,由地市供电公司经研所专业人员参与审查。通过“三级会审”制度,使各部门专业人员集思广益,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二是实行问题清单式管理机制。对各县域的配电网和客户受电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甄别、归纳汇总,编制成问题清单,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在校审环节注重对照运用问题清单,纠错纠偏。在校审中发现问题,又运用编制的问题清单反过来指导校审,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效规范县级设计人员的设计行为,促进设计质量的提升。

2.3 配电网规划思路

在规划配电网络时,公用事业公司必须继续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作为建设规划的基础。在实施过程中,电力公司部分预测的市场需求往往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偏差,迫切需要对现有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可采用混合需求进行预测工作。此外,公用事业公司应继续改进统计指标,以确保其在市场预测工作中的适用性。针对不能依赖统计的数据结果,采用抽样方法,分配一些适应预测动作的空间,并逐渐提高预测准确性。电力公司应充分意识到分布式电源在其配电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性。电网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的分配,与电网有重大联系,配电网的运行、设计、控制等工作都应考虑到相关后果,如果有分布式电源出现问题,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对于分布式电源,应创建适当的可靠性模型来指导配电网络的规划。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规划工作的影响,改善负荷预测工作方法,提高预测精度,通过适当的技术数据挖掘算法确保配电网规划满足市场需求。

2.4 引入物联网技术

首先须了解农村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即大量收集农村配电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当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应对如此海量电网输配电的数据分析、储存、传输的性能要求,须引入集成度更高的传感采集终端,并建立更快速的数据传输网络,搭建智能化的海量数据处理中心。上述各项要求在电力物联网的框架下可方便的实施,应用电力物联网系统,农村配电网的运行、调度、电力输送、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等数据,可实时采集和传输,在统一的数据平台完成储存与分析,借助于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完整、全面地展现配网运行的整体情况和具体细节,为监控和后台操作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借助可视化的数据展示方式,改变以往数据分析和展示的形式,更加快捷高效、直观。为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电服务,须要准确、实时感知农村配电网运行的状态,实现停电的自动判断和故障的精准预测,主动跟踪检修和停电轨迹,提升协同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抢修和停电信息等服务。

3 结束语

电力领域作为我国社会的一项重要领域,其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做出灵活的调整,这将对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因此,我国必须及时对城市能源主动配电网规划设计采取相应的措施,树立统筹全局的思想,着力加强主动配电网的建设,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大规模、高渗透率的分布式接电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威瑞,何博文.现代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研究[J].机电元件,2020,40(01):43-45.

[2] 赵浩君.电力工程建设中配电网改造规划[J].通讯世界,2020,27(01):233-234.

[3] 李泽群.城市配电网规划与改造[J].智能城市,2019,5(24):112-113.

[4] 张彬.浅谈输配电网线路规划与建设标准化发展[J].时代农机,2019,46(09):30-31+33.

[5] 杨正东.配电网规划在城市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