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和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3
/ 2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和依从性的影响

谢汉斌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卫生院  全科  福建省三明市  354508

【摘要】 目的 探讨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疾病认知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乡镇卫生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实施全科医师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疾病认知情况、依从性、肺功能。结果 干预后患者对COPD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认知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坚持治疗率(83.33%)高于干预前(52.08%)(P<0.05);干预后患者第一秒呼气量(FEV1)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干预利于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和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科医师;疾病认知率;依从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可预防、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病率较高,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高达13.7%,男性略多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1-2]。我国农村室内生物燃烧是COPD的危险因素之一,作为慢性疾病,COPD患者需长期接受治疗才能控制症状、保障生命安全,而有效干预是关键[3]。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乡镇COPD患者实施全科医师干预,分析其对COPD患者疾病认知率、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乡镇卫生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实施全科医师干预,其中男性58例、女性38例,年龄39-70(58.62±10.91)岁,病程1~15(6.76±3.43)年,体质指数18~26(21.68±2.65)kg/m2,吸烟史53例,已婚94例、未婚2例、丧偶26例,小学文化水平50例、初中文化水平28例、初中以上文化水平18例、无文盲。

1.2 COPD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4]中COPD诊断标准,患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反复慢性咳嗽咳痰,X线检查显示有不同程度肺气肿,第一秒呼气量(FEV1)<70%;(2)患者年龄39-70,性别不限,长期居住乡镇;(3)患者知晓并经深思熟虑后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患者存在恶性肿瘤。

1.3 干预方法

全科医师干预:①建档:全科医师对COPD患者建专项档案,提供治疗方案,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肺功能、随访时间等。②健康教育:每月开展1次健康宣教讲座,包括COPD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认知自身疾病和健康情况,加强治疗的重要性的宣教,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③氧疗、药物指导:全科医师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氧疗方式,并教会其记录氧疗情况,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治疗,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目的,药物使用方法、剂量、不良反应等,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恐惧心理。④饮食行为干预:为患者讲解低盐低脂、低热量食物的益处,告知患者进食足量纤维和维生素,监督患者戒烟戒酒,嘱咐患者规律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如慢跑,快走,打太极等有氧运动。⑤心理疏导:COPD需长期治疗,可能会频繁出现心绞痛,患者难免会焦虑、担忧,全科医师需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多参与集体活动,定期组织患者间交流,消除负面情绪,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依从性。⑥随访:全科医师每月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查看氧疗记录情况和患者用药正确性,对氧疗和药物使用提出建议,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疾病认知率、治疗依从性、肺功能;疾病认知包括对COPD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知晓情况;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坚持治疗、间断治疗、不治疗;采用安科肺功能检测仪 FGC-A检测FEV1。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后用()表示,肺功能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疾病认知率、依从性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疾病认知率

干预后患者对COPD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认知率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1 干预前后疾病认知率比较[n%]

时间

病因

危险因素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干预前(n=96)

7(7.29)

6(6.25)

70(72.92)

5(5.21)

干预后(n=96)

79(82.29)

74(77.08)

96(100.00)

81(84.38)

χ2

109.185

99.086

30.072

121.653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治疗依从性

干预后患者坚持治疗率(83.33%)高于干预前(52.08%)(P<0.05),见表2。

2 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时间

坚持治疗

间断治疗

不治疗

干预前(n=96)

50(52.08)

20(20.83)

26(27.08)

干预后(n=96)

80(83.33)

14(14.58)

2(2.08)

χ2

21.439

1.287

24.074

P

0.000

0.257

0.000

2.3 肺功能

干预前FEV1(65.31±4.23)%、干预后FEV1(74.14±4.35)% ,干预后患者FEV1高于干预前(t=14.259,P<0.05)。

3 讨论

COPD可削弱患者呼吸功能,其发病与患者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生活在农村的COPD患者往往对吸烟的危险认识不清,吸烟无节制,有“敬烟”的礼节,女性吸烟人群不在少数,同时农村日常生活多以炉灶为主,烟尘较大,对肺伤害严重,导致农村COPD发病率较高,对疾病不重视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影响其生活质量[5-6]

农村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较差,有效干预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率、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COPD患者需长期治疗及对饮食、运动进行干预,全科医师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疾病进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乡镇COPD患者实施全科医师干预,结果显示,全科医师干预后患者对COPD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认知率、坚持治疗率、FEV1高于干预前,提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干预有助于COPD患者提高疾病认知率和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COPD患者需居家长期治疗,全科医师干预通过开展疾病知识教育,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宣教中强调治疗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消除患者负面情绪,让患者树立长期治疗依从性;同时对患者饮食、行为进行干预,监督患者戒烟戒酒,规律生活,适当运动,指导患者正确氧疗并记录氧疗情况,对药物治疗患者告知药物治疗的相关事项,每月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能改善患者肺功能。

综上所述,全科医师干预对乡镇COPD患者提高疾病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青, 陈亚红, 王仲,等. 北京市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8):982-988.

[2]荣健, 戈艳红, 陈贵梅,等. 2010-2019年中国40岁及以上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0, 47(13):2305-2336.

[3]李潇, 蔡乐, 崔文龙,等. 云南省农村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疾病经济风险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25):3082-3093.

[4]王凤燕, 张冬莹, 梁振宇,等. 面向全科医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29):3660-3663, 3677.

[5]史卫卫, 刘璐, 李玫,等. 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8, 40(12):1856-1862.

[6]曾一琼, 马莉, 赖静. 三级联合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 COPD 患者在家庭康复中的认知与心理健康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9, 19(6):42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