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3
/ 3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观察

王春燕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教学中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成效,以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入34例血液透析室实习生进行研究,均为我院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时间段内收治,随机做分组处理,其中比对组所纳入17例应用常规教学,实验组所纳入17例取分阶段目标教学,就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结果、教学的顺从性、教学满意度测评值展开对比。结果: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项目上对比。实验组测定值更高(88.78±7.9)、(91.2±6.5),组间对比(p<0.05);教学的顺从性率对比,实验组88.24%高于比对组,组间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比对组,存在差异值(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开展分阶段目标教学,有助于实习生各项成绩的提高,对于教学的配合度更高,实习生满意率高。

【关键词】:分阶段目标教学血透室护理教学满意度

[Abstract]: Purpos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phased objectives in nursing teaching in hemodialysis room and its impact on satisfaction. Methods: 34 interns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ll of them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9 to November 2020.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groups. Among them, 1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in routine teaching, and 17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enrolled in phased target teaching.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interns' theory and operation performance, teaching compliance,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ern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values.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88.78 ± 7.9), (91.2 ± 6.5),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ance rate of teach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8.24%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1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carrying out phased target teaching in hemodialysis room nursing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s' grades, higher cooperation in teaching, and higher interns' satisfaction rate.

[Key words]: phased target teaching; Hemodialysis room; Nursing teaching; Satisfaction

前言

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血透室的实习是很重要的环节,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制度以及环境都和其它科室存在一定的差异[1],所以对于护生实习带教工作的要求也就更高。为了提升以及确保实习生的学习质量,需要创新血透室带教方式。临床发现,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可以提高实习生的成绩,也提升了护理满意度,为了更好的分析教学方式的可行性,本文针对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34例血液透析室实习生作为研究,探讨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开展分阶段目标教学的成效,以及对满意度的影响。

1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1基本信息资料

选取34例血液透析室实习生进行研究,抽取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形式,分成比对组、实验组。比对组纳入的17例实习生,男8例,女9例,年龄抽取的范围21-25岁,经计算平均年龄(22.32±0.52)岁;比对组纳入的17例实习生,男9例,女8例,年龄抽取的范围21-24岁,经计算平均年龄(22.22±0.53)岁,组间基线资料具均衡性(P>0.05)。

1.2研究方法

  比对组:常规教学,即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对于实习生的疑惑及时的进行解答。

    实验组:分阶段目标教学,即:(1)先开展教师选拔,医院护理部门应当根据规定以及要求,选定优秀的教师一同参与到血透室的护生带教中,先对所有的教师进行行为上的规范[2]。选拔的带教老师自身需要具备成熟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理论基础,在选拔的过程中要选择责任心高,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式进行带教的时候,要求所有的老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对于护生的疑问,及时的回答,并且不断进行学习,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各项方面的提高;(2)教学目标明确,通常血透室的实习规定为四周,①在第一周目标设定为:进入科室教育,即包含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的不同准备工作,设备上的全面冲洗,设备上的开关机检查等,要求所有的实习生对于血透室的布局、管理上的制度、操作等明确;实习生要做好血液透析的的各种工作,了解化学以及物理消毒有关的知识等;②第二周目标设定:建立体外循环,让所有的实习生都能较好的监测患者工作,对于血管通路的应用以及护理方式都有着一定的掌握,知道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类不同负面反应以及突发事件,可给予解决;③第三周目标设定[3],学习中心静脉导管有关护理;④第四周目标设定,患者回血的操作流程。(3)每一个实习的周期都要求实习生熟练的掌握,教师需要定期的组织进行周讲座,内容要以急诊透析指征,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等内容进行谈论,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在第一周要求护生了解本次讲座的知识内容就可以;第二周到四周,则要求实习生对于讲座内容熟练掌握,并且在第二周开展操作考核,考核内容以血管通路护理为主,在第四周则考核实习生进行下机回血操作。(4)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来血透室的实习生保持热情;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多进行实践,这可确保实习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4]

1.3观察指标

记录和分析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结果。

分析两组对教学的顺从性,当实习生能够主动配合带教老师上课,完成教学要求,即为完全顺从;当实习生能够遵守带教老师的课程要求,只有偶尔会不完成任务,即为部分顺从;当实习生拒绝带教老师的课程,且抵触心理较大,即为不顺从。总顺从率=(完全顺从+部分顺从)/总有例数×100%。

利用学院自制的调查表,去评定实习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当分数超过85分,纳入很满意;70-85分,纳入尚可;当分数在70分以下,纳入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自实验中调取的资料经SPSS22.0中展开规范统计,两个组别间计数通过(%)予以表述,经施以x2检验获结果。两个组别间计量通过()进行表述,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结果对比

由表1可看出,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项目上对比。实验组测定值更高(p<0.05)。

1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实验组

17

88.78±7.9

91.2±6.5

比对组

17

63.9±5.7

80.2±4.7

T

10.5303

5.6543

P

0.0001

0.0001

2.2 组对教学的顺从性对比

教学的顺从性率对比,实验组高于比对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P<0.05),详细见表2。

2 组对教学的顺从性对比%

组别

完全顺从

部分顺从

不顺从

总顺从率

实验组(n=17)

12(70.58)

3(17.65)

2(11.76)

15(88.24)

比对组(n=17)

3(17.65)

5(29.41)

9(52.94)

8(47.06)

X2

-

6.5850

P

-

0.0103

2.3教学满意度测评值对比

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比对组,存在差异值(p<0.05),见表3。

3教学满意度测评值对比%

组别

很满意

尚可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n=17)

12(70.59)

4(23.53)

1(5.88)

16(94.12)

比对组(n=17)

2(11.76)

5(29.41)

10(58.82)

7(41.18)

X2

-

10.8854

P

-

0.0009

3 讨论

  血液室带教工作是实习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的过程,这不但能够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规范各类操作行为,也能够较好的巩固好实习生的理论基础,这属于教学相长的过程[5]。在实践的过程,为了保障带教工作的效果以及质量,教师可以及时的接收实习生的反馈,调整好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缺点,并且及时的进行调整,使得教学过程更符合实习生的需要。

   常规的教学,是基于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于实习生的教学要求未进行了解,教学的效果较差。当应用常规教学的时候,实习生对于知识的摄取,属于被动状态,长期以来对于实习生的创新思维造成不良影响,教学效果较差。

随着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发现,实施分阶段教学目标,能够更好的帮助实习生了解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6]。在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过程中,要求所有涉及的人员都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所以,对于实习生而言,只有认真的学好该科室的相关知识,方可更好的服务患者。

   分阶段教学属于循序渐进的方式,实习生对于实践内容以及理论知识都能够按照节奏慢慢进行,构造出完整的知识框架,能够提前进入到实习的状态,这对于实习生的实践技巧提升较快。

  当应用分阶段教学可以加强不同层次教师的选拔,对于带教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具备成熟的经验,带教老师为护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是实习生进入到护理角色的指导员,带教教师作为实习生从事临床工作的启蒙者[7],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实习生的学习要求,当应用分阶段教学可以减少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例如血液透析不正确、机器使用不当等,也能够提高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率。

   分阶段教学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的不同进行有效的带教,不断的规划实习生的技能动作,且通过实际的观摩自己的操作,自我分析没做好的细节位置,让实习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以及记忆操作的难点。

本次实验数据证实,实习生理论以及操作成绩测评值项目上对比。实验组测定值更高(p<0.05);实验组高于比对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比对组(p<0.05),其证实利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更有助于教学的进行,实习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较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中,实习生对于教学的配合度较高,满意率高。该结论和罗畅,张宪,武利学者在《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的探讨》一文中所得结论一致[8],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来该院血透室实习的护生共计60例纳入研究对象,开展随机分组,即30例常规组、30例观察组,对照组实习生实施常规化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之后对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得出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经过分阶段目标教学后,其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对于血透室开展护理实习生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能够较好的提高实习生的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使实习生能够提前了解血透室护理工作内容,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开展分阶段目标教学,有助于实习生各项成绩的提高,对于教学的配合度更高,实习生满意率高,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黄华.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9):60-61.

[2]刘华,杜钰.分阶段目标教学结合思维导图在血液透析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38(S1):140.

[3]马晓红.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血透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4):194-195.

[4]陈巧毅,张旭珍,沈凌雁,林芳.情境教学模式在血透室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1):95-96.

[5]江莉莉,吴铭娇,缪惠姿.程序教学模式在血液净化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3):3631-3632+3626.

[6]张建蓉,李新.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6):170-172.

[7]李雪银.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血液净化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5):175.

[8]罗畅,张宪,武利.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血透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