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30
/ 2

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

尚昆

  342224198002171638

摘要:伴随建筑设计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更新,人们根据原有的设计经验提出了能够更好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建筑这一新理念。生态建筑在最大程度上为使用者打造所需要的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的从生态系统本身出发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是迄今为止提出的最新发展理念。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整体;生态建筑观

引言:生态建筑观是事关整个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国家对建筑行业愈发重视,大众对生态建筑观的关注度也与日倍增,它是一种在保护环境的意识下衍生出的新的建筑设计理念。新生态建筑观的思维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健康与心仪的居住场所,并且紧紧跟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伐。本文笔者将对生态建筑设计为什么需要建立在整体生态价值观上展开浅谈。

1从概念上分析生态建筑观

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我们提出了最新的生态建筑观。生态建筑观这一新型理念更加的人性化,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与提升生活质量同步进行。生态系统中是由N条生物链组成的,其中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遭受破坏,那么这条生物链就会受到破坏,一个微小的变化就会引来自然平衡的打破。因此,进行建筑的同时要维护自然环境,也就是将人、建筑、植物、能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比如,为保持生态平衡,不可使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种物种的分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同样建筑群体密度过大也并非好的设计,会在人们日后的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合理组织利用各种资源在生态建筑中显得十分有必要。

2生态建筑观念的优势

首先,建筑设计室内优化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在保证基本的居住环境要求时,尽可能的打造健康绿色无害的生活场所。其次,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保持一个不污染自然环境的理念进行设计,这也是生态建筑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建筑用地周围的自然条件,让各种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将建筑消耗的资源减小到最小[2]。再次,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在生态建筑中也显得格外重要,无论什么建筑,都要在建筑完毕后进行资源回收再创造,尤其及时收回对自然环境产生威胁的物料,选择适宜的方法将其处理,这种做法既能够降低成本,也能够体现生态建筑的理念。最后,建筑物朝向问题,迄今为止,我国的建筑物朝向都为朝南偏西方向,建筑良好的朝向是住户选择居住地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因此房间朝南,让阳光照射进屋内是住户进行选择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条件。

3生态建筑观在建设设计中的典型表现

上文我们也涉及到对生态建筑观含义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繁杂,若要在思维中对生态建筑这个概念进行具体了解,还需结合生活中的多种实例。例如,生态建筑周围的植被覆盖率,生态空间的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材等,而想更加深入的了解生态建筑观应从透彻分析建筑设计理念入手,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包括节约资源、植被覆盖、空气质量、地理位置的优化等多种因素在内[3]。生态建筑观理念在广义上可以暂且理解为人工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与搭配,人作为生态建筑观的提出者与提倡者,不仅是对建筑建设带来指导,还直接影响了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建筑理念是几代人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得出的结果,设计师需要多维度的思考建筑给生态带来的影响以及最终会产生的结果,而且建筑周围的绿地园林是生态建筑观创立的重要基础。生态建筑观与生态能源产生直接的关联,但是当代依旧有多数建筑施工以不可再生能源为建筑材料,对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的使用不在小数,而根据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完全可以利用电能、热能等新型能源替代。

4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涉及到多个方面,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居民居住的舒适程度以及自然环境的生态完整性,据此,生态建筑观在进行应用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建筑。

4.1健康性原则

健康是现代人们生活中备受关注的事情之一,而生态建筑中的健康正是指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态建筑不仅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建设,无论是温度、湿度,还是日照或者通风都要达到规定的标准,由于居住环境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而居住也是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除了了解建筑材料以及装修材料中存在的能够给人的身体带来潜在影响的危害物质,对居住者要加强有关居住知识的普及。

4.2环保性原则

在建筑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发电,地热能等能够再生产的能源。生态建筑建设必定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建筑建设要时刻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不允许为了建筑的建设进度以及赶工期效率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降低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对空旷地的占用。另外,正确处理施工场地建筑的垃圾,禁止随意丢弃和排放,尽可能的打造一个健康伊人的居住环境。

4.3舒适性原则

生态建筑观应当立足于提升居住场所的舒适性。建筑设计者可以通过加大绿化面积来提升居住场所的整体品质。例如,在建设过程中留足空旷用地绿化并安置健身器材,要满足居住者需要的舒适的环境。其次选择合适的地段进行建筑,尤其选择有公共交通通过的路段旁边,如此设计能够提升居民在外出时的便利性。

5整体生态观在当代建筑设计行业中的有效运用

5.1与环境展开和谐性的发展

生态建筑观诞生的意义就是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降低建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伊人的居住环境,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是大势所趋。

例如,循环式游泳池以及新兴的生态垃圾回收站都是建设生态建筑的成功案例[4]。建筑者的目标在于让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互相扶持,共同发展,避免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过度承受。眼光放得长远才能兼顾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所以设计者做好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既是责任所在也是责任重大,根据生态系统特有的循环性,人们只要不过度消耗各种自然资源,对生态资源合理利用就能做到循环使用。

5.2与个性化居住环境结合

整体、和谐的生态建筑观在运用上不仅需要适应社会发展,还要考虑到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这一要素。因此,在生态建筑的整体规划中,应着重引进个性化的元素,将建筑生态设计与自然和美感进行统一性的结合。除此之外,生态建筑设计也要考虑到环境的协调性原则。

例如,在为我国东北部地区的设计生态建筑时,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到保护生态资源也要善于利用当地资源,尽可能的构建的满足条件的居住环境,结合北方冬季空气干燥寒冷的特点,所以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加入外层保温设计,保证建筑居住地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5]。再例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多数为湿热天气,那么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后设计,不但要居住环境有层次感也要在最大程度上平衡好生态资源。在设计建筑物时更多的考虑到木制材料的使用,高脚类型的房屋也是结合当地自然特征设计而成的结果,这样据此可以看出,生态建筑理念也同样满足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6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技术

6.1科学利用清洁能源

越来越多的企业研发切实可以推广的清洁能源利用技术,这也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方向。另外,在生态建筑设计领域,涌现出的更多种的诸如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在一系列的清洁能源中,在生态建筑中得到非常普遍的有效利用的便是太阳能,如在建筑内部的窗户上安装太阳能集热板,有效储备太阳能,风扇空气导管、蓄热装置、玻璃盒子等都是收集太阳的主要设备,对太阳能加以收集和利用,并在科技系统的转化下,最终还能够达成热量利用和存储[6]。为最终达成建筑设计生态化,设计人员还需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做出妥善处理,降低资源消耗浪费。

6.2有效利用新型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大自然保护意识的宣传,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正在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效利用和研发新型材料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突出重点,设计人员在开展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时,要考虑对新型材料的利用程度,合理运用到建筑工程之中。新型材料的节能性、环保性的高效不可置疑,并且十分符合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高效恰当的运用新型材料,加之利用技术,提高新型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切实增强建筑物的生态效益最直接手段,促进生态建筑的逐步发展。

7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态势

7.1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型的建筑设计理念

随着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行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建筑设计生态化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备受关注的一大领域。为有效构建生态建筑系统,设计人员要秉承资源环保节能,维持生态平衡理念,指明建筑生态化发展方向。高效的利用在自然中获取的建筑原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浪费及过度消耗,都是在践行建设资源节约型建筑设计理念。对于在施工建设中的大量的建筑原材料以及能源的使用都不能偏离生态化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师尤其要加强资源节约意识,以及生态理念,从而制定完善又规范的建筑设计方案,避免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其次,新型材料环保性、节能性效果都表现出突出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结束语:生态建筑理念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可和践行,当前我国在生态建筑方面的发展程度已经在不断的提升。建筑设计者应敢于突破原有水平带来新技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理念也要最终得到实践。

参考文献

[1]唐玉娇,卢英.新型生态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0,05:24-27.

[2]祝蕾.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剖析[J].四川水泥,2020,08:303+305.

[3]张燕秋.探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21:85+87.

[4]刘琦.绿色生态建筑的推广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9:203-207.

[5]苏瑞杰.试析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20,32:85-86.

[6]万璐.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生态智慧研究[D].南昌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