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教师有效实施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9
/ 2

技工院校教师有效实施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讨

卢毅

东莞市技师学院

摘要:实施课题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学习、扎实开展实践、深入思考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时常有理念与行为的冲突,有实践行动的磨砺反思,会有教育方法的改变演进,也会有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在教育教学行动中进一步的尝试和应用,以保障课题的有效推进。

关键字:课题研究  实践活动 课题质量

在技工院校的课题研究的环节中,研究过程的严谨程度是课题成果质量的有效保证。实践活动是课题研究过程重要部分,需要课题的研究成员扎实而有效地开展。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分为两类:一类以理论学习、方法明晰为目的,这类的实践活动侧重于“学习接纳”采用的方式,以共读、体悟为主,在课题研究前期组织次数较多。还有一类以实践尝试、分析数据为目的。相对而言,这一类的研究活动侧重于“行为跟进”,采用的方式以操作、研讨为主,可贯穿在整个研究过程。

技工院校的课题偏向于专业教学的研究,所以采用“实践——反思”类的实践活动居多。而思政类的基础课则采用“学习——领会”的实践活动较多。作为专业技术类研究课题,一般都有多人参与。因此,在课题研究的开始阶段,需要将课题组成员集中起来,针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学习、讨论、交流,目的是将全体研究者领会课题研究的意图,为深度参与课题研究作准备。

一.交流研究内容,明晰研究思路

  在一线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中,从选题到方案制定,一般有课题负责人或方案执笔人单独或者极少数人参与。课题组成员只会在开题论证时见到方案。因此,研究方案的解读对于规划课题的实施研究显得很有必要。课题的方案解读应重点围绕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思考,讨论课题核心研究内容或概念界定是否恰当,思考研究路径与策略是否合理,等等。

    课题方案的研究从过程组织一般分为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三个阶段。集中学习前,给每位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提供一份课题研究方案,请他们提前学习,以了解课题研究的相关主题与内容;集中学习中,课题负责人从整体上介绍选题来源与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路径与策略等,特别就课题的选题价值、核心概念与研究策略作深入细致的说明,课题组成员则要初步理解与把握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困惑与建议,负责人则给出自己的解答,与全体成员商讨、交流;集中学习后,有课题负责人或方案执笔人结合讨论意见,对研究方案做一定的调整、修改,形成更为完善的研究方案,再次反馈给每位课题组成员。方案解读类活动一般以全体课题组成员了解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形成更为完善的研究方案作为活动成效的参照。

二.学习相关理论,指导研究实践设计与组织

教学课题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同样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有依据地解释研究过程,解读研究数据。技工院校中的研究课题与社会发展一样,教育的发展同样充满许多不确定性,教育规律的发现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完成的。教育教学改革热点一直都是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来源。许多教育教学改革热点从理论探讨层面进入实践运用层面,其基本途径正是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实现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尝试都离不开根据中央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的指导,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热点也是最能找到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知,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先组织一些技工类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活动同样重要。

在研究实践途径的过程中,有行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也有对行为所带来结果的思考与分析。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式是行动研究,即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这种先实践再反思研究方式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次有效的“实践——反思”活动,需要考虑四个方面。

1.每位参与活动的人员对活动的目标要求是清晰的。

2.每位参与活动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都有相应的任务,都有事情可做、有话可说。

3.每位参与活动的人员都能对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突发的问题做好记录,进行收集汇总。

4.每次活动后,能够从数据出发,分析提炼规律,为后续总结成果提供支持。

   实践中,我们可将这类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落实在平时,贯穿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围绕小主题开展;另一类则相对固定,针对某个阶段研究工作的开展。贯穿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主题式开展的实践活动。由于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基本研究活动,我们有时候需要通过设计一些辅助的工具来保障研究工作的常态化实施。比如课题“技工院校中机电学习型工厂的建设研究”,在研究学习工厂的教学执行力评价时,便设计了教学工作页、学生指导手册、教学指导书、学生考核表、现场记录表等系列材料,对教学实践过程中期望实现的效果与课堂现场状况做对比观察,从而给予适当的评价。一则有利于记录,二则也有利于教师自我分析、反思与调整。

三.磨砺反思,改变演进实践行动

在实践中,教师的研究课题往往会遇到很多的瓶颈,一线教师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着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扰他们的问题。一些问题可能比较容易解决,但更多的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被解决的,需要一定的科学研究于探索才能我那个找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从教育教学实践范围来看,一线教育工作者一般会碰到三类问题:第一类是从整体性上思考学校如何规划、如何发展的问题;第二类是在某一专业工作或者某个专业课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第三类是在某一专业或个别专业课实践中设计的环节,活动、方法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相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解决课题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1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教育科研课题的问题

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来分析,宏观层面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问题一般有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者思考、梳理和挖掘。课题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主要以理念式、方向性的思想为抓手,以展现办学者想体现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宏观层面的研究课题的实践过程,其研究工作一般不是两年就能完成的,更多的是经过多次的研究实践,逐步完善,渐渐深入。其课题实践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

  1. 基于专业或学科实践的教育科研课题的问题

从一线教师的工作性质来看,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工作,称之为教育教学工作;另一类是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作的行政管理或业务管理,称之为管理工作。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的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实践于日常的教学中,用来检验课题研究的成果的有效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与专业或者学科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时间、教学环境等相冲突的情况,需要从事管理工作类的教师进行调整与统筹安排。当一线教师从试图思考、解决某条线工作或某个学科教学实践问题时,一般属于中观层面课题。此类课题实践问题有时候需要经历几个阶段才能逐步完善。

  1. 基于微型节点问题实践中的教育科研问题

   微观层面的课题实践问题,是广大一线教师是在某一专业或个别专业课实践中设计的环节,活动、方法等问题,需要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产生的问题进行分解,寻求聚焦点,以利于解决问题。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把课题研究实践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实容易,创新难。因为课题实践遇到的问题源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对问题产生有着切实的感受,解决问题的愿望相对比较迫切,而且源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便可结合实践经常性的尝试、探索,研究实践活动相对容易落实。创新难,是因为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又时候想跳出原有的思维颇具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