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入口设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7
/ 2

商业建筑入口设计浅析

王哲,程坦

航天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02600

【摘要】入口空间作为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过渡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在信息时代,有一个恒定的商业规则——信息诞生地就是颠覆传统商业的入口处。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消费理念转变的今天,商业建筑也面临着模式的转化,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也成为城市的重要公共设施,入口空间,入口广场所承载的城市公共性也越来越强。入口空间给商业建筑本身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利益,也成为社会公共服务与文化交流的价值场所。因此,商业建筑的入口设计需要设计者多一些实践与思考,少一些一厢情愿与天马行空,为城市公共空间与土地资源减少浪费。

【关键词】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建筑设计

入口空间作为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过渡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商业建筑的入口空间则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商业内部空间的过渡点与融合点,对整个商业建筑的形象以及商业的吸引性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时代,有一个恒定的商业规则——信息诞生地就是颠覆传统商业的入口处。

  1. 商业建筑入口概述

商业入口区别于住宅等其他功能的建筑入口,表现为其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开放性、标志性。它为人员疏散提供场所,并且承担着城市空间缓冲的作用,为人们日常聚会、休闲、公共活动、商业促销等提供场所。

1.1导向性

商业建筑需要最大限度的吸引到消费者,而入口的设计能很好的起到吸引消费的作用。因此入口需要以人流的疏散与集结,方向、空间转化为前提,实现消费人群从城市空间到商业空间自然巧妙的过渡。商业建筑入口导向性的设计手法主要有:(1)利用伸出建筑外部的雨棚,(2)利用小品景观如喷泉、标志性景墙,配合花钵,其内种植时令花草形成四季花卉等手法,使入口更加醒目,(3)利用楼梯,天桥、扶梯、坡道等自然引入。

1.2开放性

商业入口作为商业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之一,其联系着城市街道与商场内部,不仅仅要解决人流、交通、货流等集散问题,还要营造商业氛围。因此文化层次共鸣与物质层次的满足成为设计的出发点。其设计手法有(1)广场、露天咖啡吧等来实现商业空间的扩展,也很好的实现了与城市大空间的交融;(2)“背带”空间的设计即将商业不利,人流较少的空间设计为景观带,如人工假山瀑布等来实现空间的过渡与开放,成为城市大空间的扩展及两个空间的相互渗透。(3)“立体空间”的引入即利用形体的凸凹变化如下沉庭院、底层架空、退空、屋顶花园的设置立体空间,为大众所开放,使之成为商业空间的舒缓元素。

1.3标志性

具有鲜明特征的建筑入口可以很好的吸引到人们的眼球,进而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商业建筑的特殊性要求其入口设计的形态特征,空间布局具有与众不同的形态,并能赋予建筑整体不同的语言意义。在设计手法上主要表现为(1)建筑外立面材质、色彩等的选用,不同的建筑表皮语言反应不同的商业气氛及不同的大众活跃性。(2)建筑光环境及声环境的设计都有利于产生良好的商业形象。

  1. 商业建筑入口设计实例分析

2.1南Grandberry Park

位于东京田园都市线南田车站旁的“南Grandberry Park”是一个站城一体城市综合开发改造项目,以田园商业综合体为设计理念,改造后成为一个充满自然绿意的公园型大型商场,占地面积约有22公顷。

项目入口空间首创性地打造了“站前田园商业综合体替代传统的站前广场”的模式。由于和周边的电车站项目一同改造的理念,原来不会停站的电车也会在此停靠,商场入口紧临交通,吸引人流变的更加便捷。商场入口与车站出口处的阶梯配置了绿植和流水景观,让乘客出站后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同时引导着乘客径直进入商场

在入口处的7个开放式广场,作为不同品类商品展示及促销的场地的同时也为人们社交、休闲和娱乐提供了空间。例如:以公园的为主体设计的入口广场,立体层次的绿化、运动场地儿童玩乐的游乐设施相结合布置使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合全家大小来此野餐与放松,入口空间与公园模式相结合设计也成为了商场吸引人流的主要手段

2.2难波公园

该商业综合体位于日本大阪,室内外空间尺度之大,一方面与城市规模相匹配,另一方面则与建筑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商场入口没有选择工业化的设计样板,而是打破了室内外的空间界限,实现了在城市混凝土冰冷的空间感受中塑造出自然化、戏剧化入口空间场景。以峡谷为设计理念,入口处的溪水、山石、植物、岩洞、山间的阳光等等,丰富是建筑空间层次感为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两侧高耸入云的山脉,近在咫尺悦人心意的溪水,这种独特的空间序列与以体验为手法的场景再造,使得它不像一般的购物中心入口那样,仅仅成为一个视野标识或交通出口,而是以开放的体验化空间吸引人们进入其中主动游玩、主动消费,为商业入口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 设计策略

商业入口空间设计不论是“形式随从功能”,满足功能的需要,还是满足人们心里的需求,它涉及美学、环境心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综合解决各方面因素,创造出舒适美观、交通合理、功能合理的商业环境。

(1)营造人文及创造性空间:商业中心入口的对象是人,通过对人群活动内容的分类来设置丰富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空间的多样性。商业入口是城市生活的舞台,是人群进行购物、餐饮等活动的毕必经之路。不同的地面铺装、小品及景观设置将空间分割维合划分成疏散区、滞留区、交流区、快速穿越区、娱乐休闲区等,配合景观、座椅等的设置创造具有艺术性与创造性的空间,将空间人性化、舒适化来达到吸引消费人流的目的。另外,无障碍空间的设计体现了人性的关怀,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提升商业购物空间的质量与品质。

(2)创造空间层次:商业入口空间参与整个建筑空间的秩序形成,通过层层深入的空间序列将城市空间逐渐引入到商场内部,使密集的商业空间能够得以扩展,开放的城市空间与私密的室内空间相互渗透交融。设计中常常利用雨棚、附加廊道等灰空间来提供一个缓冲地带,利用光影变化来刺激人们的消费心理,烘托商业气氛;台阶及坡道的设计不仅划定了建筑入口的边线,提升了入口的视线角度,增加其可识别性与可读性,并且形成两个不同心理感受的空间,改善商业空间的尺度,丰富空间内容,提升空间质量。

(3)展现开放性空间:不同的空间提供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作为建筑的入口肩负着室内外过渡的功能,其开放、安全、美观的特点带给商业与城市以人情味与亲切感。利用底层架空、退让等手法降低局部空间人口密度,实现空间的聚疏交融,提升开放空间的均衡性和高效性。

(4)尺度适宜:合理的空间人口密度有利于商业空间品质的提高。不同规模和模式下的尺度适宜很难清除的划分划定。日本建筑师芦原信义就外部空间尺度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即十分之一理论,外部空间的尺度应该是室内空间的8-10倍;场地宽度为相邻建筑高度的1.5-2倍等。应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建筑来确定合理的建筑入口尺度,创造舒适的入口空间环境。

  1. 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消费理念转变的今天,商业建筑也面临着模式的转化,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也成为城市的重要公共设施,入口空间,入口广场所承载的城市公共性也越来越强。入口空间给商业建筑本身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利益,也成为社会公共服务与文化交流的价值场所。因此,商业建筑的入口设计需要设计者多一些实践与思考,少一些一厢情愿与天马行空,为城市公共空间与土地资源减少浪费。

参考文献

[1]李响,《城市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形态多元化探究》[J].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13.

[2]王立华, 商业建筑入口外部空间设计分析[J]. 山西建筑,2012,38(3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