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ITP管理及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3

核电厂ITP管理及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分析

禹超荣

432522197808142490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当前,各个核电厂ITP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施工记录形式不同,验收方法缺失等。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核电厂的这些问题,融合和吸收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将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作为核电厂发展的评价指标,推动核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核电厂ITP管理及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为核电厂实现质量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系统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ITP管理;质量验收;规范体系

引言:在核电厂的质量管理中,结合ITP管理和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不断的推动核电厂的质量管理进步以及实践的创新。在核电厂的发展中,各种管理体系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核电厂的ITP管理和质量验收管理体系相结合,有效的保证核电厂的质量提高,推动核电厂可持续发展。

一、ITP管理及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相关概述

(一)ITP管理的概述

国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主要使用ITP对质量进行控制,生产的产品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工艺和质量的控制等,ITP管理是重要的质量管理的工具,并且在国际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监造和建造等,在各个环节体现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1]。主要针对已经批准的工作包或者是工作的范围,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先决条件检查,另一个是具体的作业和检验。先决条件检查一般具有图纸和文件的审核,对设备或者材料以及先现场施工的检查等,同时需要从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事前质量监控。具体作业及检验一般包括工序和见证点以及施工记录等要素,需要在事中和事后进行质量的控制。

(二)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概述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建设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统一的技术标准的规范。在20实际60年代,颁布了质量检验的评定标准,能够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规范管理。经济建设逐渐发展,以往的检验方法以及评价的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验收方法的需求。所以,又推出新的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在新的规范体系中,将施工的工艺和施工的质量验收分开管理,同时也将检验和评价分开管理,有效的完善了原有的检验方法以及检测的指标。在开始施工之前,施工的单位需要根据质量体系的计划将项目分为不同的检验批次进行检验。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以检验的最小单元进行主控项目以及一般项目来验收,等到所有的项目验收完成之后,再将所有的项目进行统一的质量验收。

二、ITP管理及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的现状

(一)ITP管理的现状

在20世纪末期,我国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核电技术,同时将ITP管理也引入我国,在引进的初期,各个环节的内容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进行,各个核电厂的评价标准和检查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检查的项目也不统一,在质量的评价方面缺乏科学性以及合理性[2]。经过发展,核电厂的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很多核电厂按照国家的标准进入到调试和运营的阶段,而且在设计和评价指标等方面也逐渐统一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工程量比较大的工程分部,施工的逻辑会受到现场情况的制约,这样就会导致检验批在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存在一定的操作性误差,导致工程无法有效的实施。可能还会存在项目的控制管理工作由于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在质量方面并不具备全面性和共享性,以及良好的可行性和统一性。所以说,核电厂的规划指标的检测以及方法和施工记录等都存在很多的管理问题。

(二)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现状

根据验收的统一标准,从目前来看,虽然已经涵盖各个施工活动中,但是,只是对施工的活动进行概括性描述,没有对施工的各个工序的逻辑关系进行明确,这样就导致不能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统一的标准也明确了划分的原则,可以根据当前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的工作进行验收,可以根据工程的质量和楼层等进行划分。由于质量管理工作没有进行全面落实,所以各个环节之间没有办法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施工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被称为施工的准备阶段。该阶段,需要对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施工现场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会涉及到很多子环节,所以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会比较大。由于,该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产生的问题也会比较复杂多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和问题。

三、核电厂ITP管理及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的融合

(一)创新传统ITP管理

当前,在核电厂的管理中,主要采用ITP管理的方式,利用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进行辅助。但是,很多核电厂的施工记录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各个核电厂之间的施工记录形式也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检验方法以及指标方面也会存在缺失的情况。例如,在进行钢筋安装的工程中,核电厂的安装记录中只有钢筋的数量和钢筋之间的间距等,并没有包含混凝土施工案首规范中的钢筋安装的主控以及一般项目

[3]。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传统的ITP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将ITP管理和质量验收管理体系相融合,将ITP作为主要的质量管理方法,将质量验收规范管理体系作为评价的标准,将验收批的记录作为施工记录。将ITP管理进行细分,能够有效的保证每个项目的完成质量,也能保证每个项目施工都能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有效的解决了核电厂难以统一管理的问题。从ITP管理的创新来看,有效的解决了指标遗漏的问题,从而形成统一的施工记录。质量检查是项目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质量检查,其主要原则则是为了保障质量控制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而通过质量检查,则能够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质量检查主要分为四种检查,分别为日常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检查以及不定期检查,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人员是否出现违规操作、事故处理以及隐患解决问题。

(二)提升质量管理控制

一般的核电厂都会涉及到很多管道和电气仪表的施工,而且每项施工都会交叉进行,所以整段的施工对于核电厂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对质量监控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ITP管理能够将较为复杂的工程分成各个微型的工程,每个微型的工程在控制和管理方面比较容易进行。每个ITP只针对一个任务或者一个系统的工作,将所有ITP进行合并就是核电厂完整的工程项目。在ITP开启之前,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先决条件的检查,满足了相关工序要求之后,才能进行质量计划的开启。这样的质量控制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对项目管理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将总体的项目进行划分,形成工程分部。使用统一的检验批以及分部工程进行记录,能够实现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有效的促进工程的完成和验收。施工准备工作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包括全场性施工准备、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准备,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项目开工后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准备。所有的施工准备工作均由专人负责,项目管理人员集体参加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每个计划均落实专人负责,明确最迟应完成的时间。在质量控制策略方面,包括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并且严格执行《三检制度》,重点施工项目均在施工组织设计内单独编制方案及单独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质量验收规范管理体系需要从设计和施工规范中独立出来,实施统一的检验记录,能够有效的避免遗漏检验的内容。

(三)强化ITP管理和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的融合

提高ITP管理和质量验收规范体系之间的有效融合,在质量检查后,应当填写相应的检查报告,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则需要第一时间处理。针对项目中的重要设备以及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流程,制定专门的质量检查表。在质量检查过程中,利用这一表格,将发现的问题明确记录,从而便于解决方案的制定。在实施环节中,在需要依据计划,执行各项工作[4]。验收则是在遵循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检查项目的具体施工情况。处理则是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保证项目的开展。在核电厂的改建工程中,充分运用相关的ITP管理理论,则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计划阶段,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管理体系,并且需要贯彻安全第一、综合管理的方针与原则,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既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会项目质量进行了把控。而综合治理则是在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对项目质量进行综合管理。综合管理的原则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应当进行目标管理,对生产的人、物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管理,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充分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并提升项目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主要以预防为主,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管理的首位,充分做到防范于未然。不仅保证了安全,同时也能够保证质量。需要在项目质量验收管理中,还应当进行危险源的辨识,避免安全隐患发生。例如,在设备方面,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则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或者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只有提前明确危险源,才能够更好的防范,避免危险发生。

(四)加强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的应用

核电厂的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的应用,能够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对核电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某核岛的辅助厂房主要环绕在屏蔽厂的周围,一般为地下两层,地下三层的结构,可以根据核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一般为六个区域。核电厂房的主题主要使用现浇剪力墙的结构,楼板主要是压型钢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等。按照施工的逻辑,核电厂的辅助厂房墙体一般分为37个施工的工段,按照先外墙后内墙的原则进行施工。确定好ITP的划分,可以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避免施工的范围过大而导致ITP长期处于不能关闭的状态。辅助厂房的2层可以开启7份ITP,包含的区域也是施工活动的整体。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先决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合格之后,按照规定的工序进行施工活动的开展,施工的单位可以根据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进行施工记录的编制。等到各个工序都施工完成之后,施工单位需要自己检查一遍,等到检查合格之后,再进行监理单位的联合检查和验收。总体的质量验收合格之后,具备了完成了施工资料和施工记录,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施工开展。辅助厂房2层在施工完成之后,验收的合格率得到提高,而且工期也得到缩减,在质量控制方面等到了很大的提高,也没有出现指标遗漏的问题,在施工结束之后,ITP都能及时的关闭,施工资料完整,满足了归档的条件。

结束语:综上所述,核电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完善的过程,传统的ITP管理加入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的里理念和管理的方式,对传统ITP管理进行创新,将验收记录作为ITP管理的施工记录,能够有效的解决记录不统一的问题。所以说,将ITP管理和质量验收规范体系管理有效结合,能够完善当核电厂的工程资料,促进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焦中杰,颜令博. 某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核岛系统冲洗临措管理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30):138-141.

[2]石曾伟,项媛媛,刘冬辉. 核电厂设备及部件采购质保分级方法及质量管理要求[A].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2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22:1139-1142.

[3]李卫华,冀润景,王子逸. 国内首个核电厂供热改造项目设备制造质量监督管理实践[J]. 设备监理,2022,(04):1-7+33.

[4]张雪,吴俊刚,李炯. 田湾核电厂7、8号机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创新与实践[J]. 中国核电,2022,15(04):491-497+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