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工程计算机系统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电力通信工程计算机系统管理分析

德吉曲珍  ,仁增曲珍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电子技术和移动通信工程之间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联系,必须共同实现技术的协调和全球发展。以此为发展基础,可以有效促进各种电子技术在移动通信工程领域的高效综合应用。电子技术与移动通信工程的协同综合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包括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等电子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完全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准备,通过将这两个应用及其技术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在其协同技术应用领域实现协同综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推动整个电子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趋势,促进多层次技术的协调和全球发展,促进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和进步,为各种电子人工信息技术和电子人工智能的应用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力通信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升级,国家全面建设更加先进的电力通信网络架设,丰富电网内新的业务并增加新的需求。但新技术架设的电力通信网络与现有网络之间通信设备、协议不同会导致网络冲突,影响其通信效果。跨域融合网络传输电力信息时的信号串扰数值与通信信号数值成正比例关系。通信信号数量为400个左右之前时,跨域融合网络的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信号串扰数值均为0,说明此时跨域融合网络内的信号并不存在干扰情况。随着通信信号数量的增加,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信号串扰数值均成小幅度上升趋势,但其信号串扰数值始终低于信号串扰阈值。

1电力通信工程建设发展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通信网络的规模也在扩大,电信网络是电网生产运行和个体企业现代业务管理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通过通信网络的日益普及、传输速率的提高和覆盖范围的扩大,电网的管理得到了改善。为了有效处理电信系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标准和相应的规定,有关人员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建设过程中从技术上理顺管理做法和技术标准。与此同时,信通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落实,即履行责任,在犯罪现场分配工作,将机构设备付诸实践等等。

2电力通信工程计算机系统管理技术的应用

2.1仿真数据采集和分析

在开展通信工程仿真分析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系统的性能数据,从而把握好系统功能的实现情况及系统性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做好系统性能的有效改进。在通信工程仿真分析过程中,结合大数据背景环境,利用电子技术进行通信仿真分析,要注重有效把握获取的仿真数据。一般来说,在进行仿真数据采集过程中,联系特定对象情况,对数据信息进行针对性地获取。在仿真分析之前需要做好全面地数据采集及整理工作,并联系不同模型对数据做好分析。如针对网络设备对象,更多地侧重于设备的运行性能。

2.2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电力通信行业内部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并且该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天然的工作优势,软交换技术和以往交换机的功能相同,可以充分实现电话接打功能,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自身独有的技术优势。(1)接入网关主要是提供模拟用户的接线入口,适用于直接将普通的电话机用户连接到软交换系统当中进行使用。(2)无线接入网关主要负责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无线用户直接接入到软交换网络当中进行使用。(3)多媒体业务网关主要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多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和接收,同时将视频信息、音频信息进行混合处理,通过多媒体为其匹配对应的IP数据包。(4)媒体网关主要负责与PSTN交换机设备、IS-DN交换机设备当中的中继进行连接,同时将这两种交换机设备当中的PCM中继传输64kbit/s语言信号,直接转化成IP数据信号来进行传输。(5)信息控制指令网关,主要是将PSTN交换机设备当中的语音信息进行连接,并且将交换机当中的7号信息指令直接转化成IP数据包。

2.3IMS技术的应用

基于IMS技术的电力通信网络跨域融合技术架构共分为接入层、传输层、会话控制层和业务层构成。利用接入层将固定SIP终端、无线SIP终端、区域网络IP终端和宽带TDM终端经由终端适配器接口连接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内,通过对不同终端的通信协议进行转换后,将不同终端IP接入到电力通信网络内。然后连接传输层Go接口,该接口为电力通信传输提供公共开放策略服务,依据该电力通信公共开放策略连接NGN分组核心网络、媒体网关以及多媒体资源管理器,利用多媒体资源管理器将电力通信业务传输到会话控制层内的媒体网关控制内,采用会话控制层内的策略判决功能判断公共开放策略是否合理,然后利用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对当前电力通信业务的会话资源进行预留处理,并服务电力通信业务会话后,连接出口网关控制模块。利用出口网关控制模块控制电力通信业务会话和多媒体业务传输到归属用户服务器和域名服务器内。媒体业务传输到归属用户服务器和域名服务器内的电力通信业务经过网络跨域信号融合后传输到业务层内的业务交换功能实体、SIP应用服务器和OSA应用服务器内,实现电力通信网络跨域融合过程。

3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完善管理制度,统一技术标准

电力建设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关施工单位必须完善公司的管理理念,为施工人员提供体制保障,以确保今后的安全。有关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调查研究电信工程建设环境、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设施布置,以便能够发展电信工程,并根据通信技术发展水平不断完善电信工程施工技术,并对我国电信网络的某些方面进行借入和借出。此外,有关管理人员必须为公司制定新的有效的工程管理和施工技术标准,以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能够按照公司的施工技术有效运作。

3.2提高通信工程施工质量

在管理电信和施工设施时,有关人员必须准确确定各个阶段的施工,科学选择设计团队,将电信工程项目、施工规模和施工行业的技术要求纳入全面审查,并确保准确界定施工行业的技能和要求方案,以此作为提高通信技术质量的基本保障。对通信内容的个性化考虑是设计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通信设施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的资质。规范方法的科学是有效的,采用了一种动态管理模式,提出了工程监理单位资格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要求。设立一个专业工程单位,监督电信项目的整个过程,或根据项目规模和类型等因素选择相应的监督单位。招聘合格的监理人员,要求工程改造投资300多万美元,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施工技术水平高,施工技术复杂等。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停止监督机构。对于隐身工程等重点领域,应加强验收范围内的工作,以确保通信领域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同时将两项指标纳入建筑行业标准;在明确指定工程生产之前,必须将完成的内容和时间要求转移到移动业务实体。

3.3引入系统管理,以移动智能终端为手段实时监控反馈现场情况

透过移动网络将现场作业即时上传至云端资料库。现场人员使用智能终端,通过移动网络上传实时视频、音频和GPS数据。背景监视器可以在云中或移动页面上实时显示摄像机的视频传输。它监控现场任务,与施工人员交谈,录制视频,实时记录施工人员的地理位置,并浏览导航历史。背景监测功能可随时随地监测施工现场,识别和处理紧急情况的第一阶段,并通过云和移动平台拍摄或记录施工现场。这将导致更广泛、更深入地监测现场操作安全,降低现场操作安全监测的人力成本,增强对违规行为的威慑,并进一步推进现场操作。智能终端在施工过程中执行全高清录制,并在机械工程师返回公司时使用数据采集站自动同步音频。

结束语

计算系统在电信系统电源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数据管理和降低设计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性。实时信息整合计划可确保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顺利实施安全控制,提高服务质量并提高客户满意度。随着运营商扩大“三型两网”,加快全球竞争性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部署,加快我国电网建设至关重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智能电网建设,满足信息技术要求,实现数字化,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通信工程管理中应用还有更广大的研发和提升空间,值得被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霍鑫鑫,吴英和,姜世文.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8):204.

[2]李木子,胡瑶瑶.电力信息通信工程中网络技术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2):86.

[3]李红伟.浅谈电力通信工程中项目管理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11):223-224.

[4]牛佳.电力通信工程设备状态检修的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8.

[5]丁欢.通信工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价值把握[J].经济研究导刊,2017(2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