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

加拿提·奴尔多拉

塔西河乡文体广电旅游服务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 832218

摘要: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再追求简单的温饱,而是突出对食物品质的高要求,强度无污染、绿色、环保等,这些食品在当前受到人们的欢迎。文章基于对当前食物质量方面的重视,阐述了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的防控措施,阐述常见技术的同时,提升民众对牛羊养殖疫病防控方面的认识。当前牛羊养殖场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大部分家庭发财致富发的主要途径,疫病的存在对牛羊养殖有极大影响。

关键词:牛羊;疾病流行;防控措施

引言

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数量比较多,整体养殖密度比较大,如一旦出现疫病发病情况,很容易出现大范围发生。因此,加强对于疫情疫病的防控对于规模化养殖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养殖场需要掌握基础的疾病防治技巧以及紧急处理技术,从而降低养殖过程中疫病发生对于其经济收益产生的损害。

1.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

1.1加强养殖场内的消毒工作

在饲养牛、羊的时候,消毒人员要加强养殖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因为春天和秋天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要加强这两个季节的卫生,可以采取消毒剂的方法来进行地面和场地的消毒。在饲养过程中,牛羊所用的一切生产工具都要进行定期地杀菌,在出栏的时候要进行彻底地杀菌,然后再进行一次的消毒,以避免不同牛羊群之间出现病菌交叉感染的情况。牛羊养殖场门口需要设置专门的消毒通道以及消毒设备,所有进出车辆以及工作人员均需要进行全面的消毒,以避免出现外部病图仕场内当中蔓延的情况。另外,一旦牛羊场内出现疫病发病,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整个场内环境进行充分消毒,确保洒菌以及病毒的杀除,可使用漂白粉、氨水、氢氧化钠或者福尔马林等对场舍进行消毒,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消毒剂,以确保充分发挥出消毒的作用和意义。

1.2科学的免疫程序

牛羊规模化养殖中疫病的发生会给养殖经济收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各项预防免疫工作,根据牛羊养殖中的实际要求进行各类疫苗的接种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通过疫苗药物的注射,提升动物机体自身对于各类病原的免疫,从而降低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以及大范围传播,动物免疫接种的途径主要为胸腔注射、皮下注射、后海穴注射、肌肉注射、滴鼻接种、口服接种以及超前免疫[1]。牛羊养殖场在免疫接种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牛羊年龄以及大小选择相应的接种,所有接种疫苗均需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进行接种,且在接触之前需要详细检查其是否出现药物变质或者破损等情况,以避免药物自身产品质量问题,影响到最终的接种效果。另外,由于不同种群的自身情况有所不同,加上牛羊自身品种的遗传因素以及免疫能力在实际免疫接触时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需要加强对于牛羊接触之后的观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产生的不良情况进行处理。

1.3规范化建造养殖场

养殖场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疫情的防治成效,其中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等疾病在规模较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内的疫情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因此,必须从养殖场的建设出发,要确保养殖场圈舍合理,内部各个区域划分合理,这样才能保证动物的健康,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蔓延,将疾病的范围限制在养殖场之外。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农场的位置、空气流通、电力供应、远离主干道、道路畅通、光线充足、便于动物的防病,要尽量避免受污染地区、屠宰企业、学校、医院等,为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保支撑。

1.4加强养殖环境的调控

养殖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牛、羊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从养殖的环境控制着手,既要重视全区域的高效清洁与卫生,还要对各个年龄段的动物进行分类,防止各种年龄和来源的动物在同一笼子里面进行杂交,并且要严格限制养殖密度,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养殖的动物种类[2]。另外,要根据生产的大小,配备足够的饲料池和饮水池,并注意对牛群的区域进行高效的清洗和消毒,以确保饮用水的干净、卫生和优质的饲料质量,不会出现霉菌和腐败现象。根据猪场的疫情特征,制定一套完整的灭菌方案,确定灭菌地点、灭菌区域、灭菌药的选用、灭菌剂的合理选用,要做到科学灭菌,降低病原体的数量,提升养殖场消毒工作直质量。

1.5执行科学合理的驱虫制度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寄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被感染,会引起严重的营养失调、身体萎缩、毛发脱落。严重的话,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增加牛羊饲养费用,使养殖的经济效益下降。牛羊养殖中最常见的寄生虫有线虫、绦虫、吸虫、螨虫等等。为了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率,各农户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以起到遏制寄生虫病扩散蔓延的目的。要选用广谱、高效、无残留的杀虫剂,并在春秋季节定期进行一次驱蚊。常规的驱虫法,在全市家畜的2~3、10~11月要进行2次驱虫。种牲畜一年要进行3次驱虫,在奶牛怀孕前后2~3周、产后3~4周各进行1次驱虫。在仔牛的乳汁中进行1次驱虫。在育肥牛的前期1~2个星期和中期阶段,对其进行1次驱虫处理。

2.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的常用技术

2.1疾病检疫

在大规模饲养的情况下,如果有个别病例的话,很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群体性传播。所以,针对牛羊养殖场来说,要制订有针对性地隔离计划,深入了解牛羊的生长、发育、饮食、饮水和精神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防止疾病的大规模传播和蔓延。卫生检疫人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结合生产阶段特点认真监测,针对检出患病病例,应及时隔离上报疫情,对应选择治疗方式。对于大规模传染病,实行严格的无污染环境淘汰机制,防止传染病扩散到周围地区。[3]

2.2体温测量

体温的控制是考察牛羊疾病发生了主要指标,可通过定时对牛羊进行体温检测的方式,了解其是否患病,健康牛的体温范围需要保持在38~39℃之间,成年牛的体温较幼年牛相比较高,且在大量饮食饮水或者活动之后体温也会有所增加。健康羊的体温一般在38.3~39、9℃之间,同样可以通过体温的测定对其是否发烧情况进行判定,一旦发现其有发烧症状,需要尽快诊断其发烧情况的原因以便及时处理。

2.3免疫接种

规模化牛羊养殖场要防控疫病流行,必须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注射疫苗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故疫病免疫程序必须合理。在疫苗注射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对生产厂家、疫苗批号、有效期、保存环境、注射剂量、注射方法、注意事项等了如指掌;疫苗接种后要及时观察,观察有无过敏等反应,对出现过敏反应的动物及时注射肾上腺素,一般过敏病例的症状很快会消失,个别严重的病例需要静脉注射治疗;对免疫后的疫苗空瓶、剩余疫苗要登记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妥善保存;免疫结束后及时规范填写免疫档案。一般疫病免疫接种多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在生产实践中,根据规模养殖场的生产实际灵活应用。

结论

综上所述,牛羊规模化养殖中疫病的发病是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常见的主要为寄生虫病、中毒病、内科病、外科病、传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疾病产生的威胁更为严重患病,甚至导致整个养殖场发病的情况。因此,在养殖时需要加强对千疫苗的合理接种.严密监测牛羊的生长情况

参考文献

[1]张龙.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北方牧业,2021(16):26-27.

[2]施兴梅,李世满,李应科.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22,18(8):137-138.

[3]阿依努尔·艾力.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探究[J].畜牧业环境,2022(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