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建设道桥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浅析市政建设道桥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范华全

天津市泽丰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00112

摘要:城市化推进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使得市政道桥工程无论在规模还是数量上,都有极大的提升,也对施工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对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就市政建设中道桥施工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质量控制展开分析,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市政建设;道桥施工;关键技术;质量控制

1市政建设路桥施工中关键技术的应用

1.1过渡段落以及路面施工技术

在路桥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路面受损情况,施工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保障路桥工程的后续施工质量。在进行市政建设的路桥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的压实机械进行机械设备的压实处理,提升过渡段的压实度。为了保障通车安全性,避免跳车、沉降不均等施工病害的出现,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前应做好搭板的合理设计,保障路桥高度、强度可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路面自身具有坡度,如果施工路段的坡度较大,可采用沥青缓解坡度,须严格遵循相关施工参数进行工程施工。

1.2路基面的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作为路桥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障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后期使用安全性,要求施工企业加强对该施工环节的重视力度,避免雨水等因素对路桥工程后续使用质量造成影响。

在进行路基面防水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做好混凝土的拉毛处理工作,在混凝土初凝阶段采用钢丝刷进行拉毛处理,该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粗糙度,提升防水层、路面的黏合力。完成拉毛处理后,做好路面的清洁工作,对导向线的进行划分处理,避免混合料内掺入路面上的杂物,保障混合料的浇筑与后期使用性能。

在加热处理阶段,要求施工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标准进行加热处理,保障路面的使用要求。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机械与设备的合理选择,通过铣刨机提高路桥的防水性能,实现新旧混凝土的有效结合。

1.3伸缩缝处理施工技术

进行伸缩缝的安装处理过程中,由于出厂温度与实际施工温度存在偏差性,技术人员可在施工过程中确定组装定位空隙值,将施工误差控制在2 mm范围内,避免同一缝隙位置上出现正负差值。

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应实现对梁端中心及伸缩缝中心线的重合对接处理。若发现伸缩缝出现了长度过大的情况,应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做好分拨运输处理工作,再进行对接施工。在伸缩缝处理过程中,要求对接过程中保障两段伸缩缝可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面,避免出现缝隙差值。

1.4钢筋焊接技术

钢筋焊接是市政建设路桥施工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钢筋焊接前需要应相关工艺、参数的统计工作,在结合钢筋力学性能及外观需求基础上进行施焊检测工作。应保障钢筋焊接质量,做好力学性能、外观质量的检测工作,保障所有检测内容均达到了预期的施工标准后,再进行后续的钢筋焊接施工。在桥梁钢筋焊接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电弧焊、气压焊、闪光对焊等方式进行焊接处理。采用电弧焊进行钢筋焊接时,应将焊接长度控制在5d以上,如果应用单面焊缝模式,可适当增加焊缝的数量,需要将焊缝长度控制在10d以上,使桥梁钢筋达到预期的焊接效果。

1.5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施工人员要仔细检验在施工建设中所应用的锚具,确保锚具符合施工标准后,方可进行预应力筋的安装,如此才可最大程度地保证预应力筋可以发挥出最大性能。例如,对于粗钢筋需要详细检测螺杆和螺母的匹配度,技术人员需要对螺母进行重新拧固处理;如果发现水平筋与斜筋不对称,则需要利用固定钢筋与水平滑块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并对钢筋上的锚固点进行加固。可以选择临时支架来规范滑块,确保滑块能够在垫板位置定位与固定,然后与相对应的水平筋共同穿入。在穿筋环节,施工人员要注意预留出相同长度的水平筋两头钢丝,以此来明确滑块的具体位置。

2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对材料设备的控制

工程质量的好坏,受到材料质量的影响,所以在采购的时候,要进行多方对比,市场调查,购买合格的材料。在进场时,做好检验工作,材料合格后,方能进场。加强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检查。内部是在采购过程中,以及购回材料之后,进行质量检测。外部是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施工质量。还需要注意对工具设备机械等做好检定工作。比如对锚具夹具,查验其型号规格数量出厂合格证等,还要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

2.2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质量,要树立质量观念,在工作中进行落实,加强对各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施工前制定施工方案,做好质量、技术的交底工作。比如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大,混凝土厚,受水泥水化热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高,当外界的气温低,这种内外的温差,会让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会在表面产生裂缝。支架变形下沉,或者过早拆除模板,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产生裂缝。在施工时,要注意材料的配比符合要求,优化混凝土的配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控制好坍落度。要注意分块分层浇筑,以帮助散热。支架模板具有安全稳定性,在混凝土达到强度之后,再进行拆除工作。做好养护的工作,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温度和降温进行测温和控制,可以预埋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及时进行覆盖保温,延长养护的时间。

2.3做好施工现场的设备与材料管理工作

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较多的施工设备、材料,种类繁多,且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设备存在规格、质量差异。设备材料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资金总投入的80%以上,要求各施工企业可做好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

(1)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要求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材料设备质量,确保其质量可满足我国建筑领域中规定的质量标准,再做好后续的材料验收工作,保障施工材料质量可满足路桥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2)在材料入场前应做好严格的质量检验工作,明确材料属性,保障所有入场材料的施工质量均可达到预期的工程施工效果,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奠定良好基础。(3)进行施工现场的设备及施工材料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应避免材料出现二次搬运的情况,避免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发生成本浪费的情况。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应合理规划施工材料运输保管环节,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保管制度,妥善保管各项设备。

①应进行施工设备的分类处理,避免随意堆放影响后期设备运行,控制施工成本及施工进度。②施工企业应完善施工设备领用制度,在领用设备过程中,应对使用目的、领用人、使用时间等情况进行明确和登记。③应定期检查现有库存设备,须及时维修处理存在运行问题的设备,也应做好归还的设备的验收处理工作,需要进行作业的设备应定期进行养护工作,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

2.4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制定施工安全方案,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对现场隐患的排除工作,对重要部位、可能产生重大隐患的,制定专项方案,重点控制。比如预应力张拉施工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张拉的人员也应该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张拉的设备要进行检定,并配套检定配套使用,张拉时,千斤顶后方出于安全考虑,不能站人。

3结语

市政建设道桥施工关系人们的出行和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营,所以对其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关注和重视。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应用,施工技术会不断得到提升,但是也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提高施工水平,从而提升道桥工程的价值,推动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政剑.浅论市政道桥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20,17(14):167-168.

[2]张新勇.浅析市政道桥公用工程的施工问题与施工技术应用[J].散装水泥,2020,(02):17-18.

[3]田建民.对市政道路和道桥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探讨[J].居舍,2020,(0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