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3

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向金梅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人民医院  绿春县6625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是是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位实验对象是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抽签法进行均分,每组50位。参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与焦虑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后的抑郁与焦虑评分较高,经过统计学软件对比后有意义(P<0.05);进行护理后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远低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实施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内心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效果

慢性肾脏疾病属于一种全球性疾病,虽然有医疗技术协助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经过血液透析等多种方式达到延长生命,但是长时间进行血液透析的治疗费用昂贵,同时还会促使患者出现多种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导致患者的内心负担较重,会出现焦虑、害怕、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所以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实施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1]。本次实验主要分析研究了针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下是具体的实验步骤。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100位实验对象是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抽签法进行均分,每组50位。参照组:男性27例(52.94%)、女性23例(46.94%),年龄实际值域为(38-74)岁,均值(56.23±1.24)岁,血液透析时间实际值域为(9个月-10年),均值为(4.37±1.54)年;实验组:男性24例(47.06%)、女性26例(53.06%),年龄实际值域为(42-80)岁,均值(57.11±1.14)岁,血液透析时间实际值域为(11个月-9年),均值为(4.48±1.62)年;详细分析病例、年龄、性别等指标数据,统计学软件比对后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对于本次实验都知情,均为自愿参加,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本次实验的各个步骤都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②预估生存的最大限度低于12个月的患者;③合并患有其他较为严重疾病的患者;④中途提出退出的患者;⑤具有自杀倾向的患者;⑥对于治疗依从性较低的患者;⑦合并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纳入标准:①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②精神状态正常的患者;③能够正常进行交流沟通的患者;④认知能力正常的患者;⑤中途没有退出的患者;⑥对于治疗过程的配合度较高的患者[3]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模式,严格遵守医院对于血液透析的治疗原则,时刻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比如呼吸、心电以及血压,同时通过健康知识宣教的方式对于患者以及家属的疑问进行回答,防止与解决出现的并发症,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

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一)入院护理。医疗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血液透析进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时保持亲切的态度。按时对病房进行卫生清洁,随后进行消毒通风。(二)心理护理。①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前,医疗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次深度的交流,时间维持在30-60min之间,主要倾听患者的描述,医疗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暗示,促使患者较为自然的讲述从确诊疾病到接受血液透析的心理变化以及应对方法。通过患者在讲述时的语言、状态、行为以及神态进行记录,随后分析总结出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4];②经过总结,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感受的心理改变过程,最初得知自己患有疾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时候,大多数患者都会感受到恐惧、震惊以及紧张,跟随时间逐渐变化,患者会渐渐接受事实。但是因为缺少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面对经济的压力、死亡的恐惧以及缺少支持,通常都会出现焦虑、紧张、害怕以及消极的不良心理情绪;③结合以上医疗护理人员的总结,制定出科学的护理干预计划,a改进健康知识宣教的方式。为患者以及家属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对于疾病知识查找学习的地方,帮助患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治疗措施,提升自身对于疾病的认知,提升治疗依从性,防止上当受骗;b一方面嘱咐家属对于患者需要常进行关心、鼓励、支持患者进行治疗,加强患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助患者利用网络等正规的渠道进行帮助,减轻家庭对于经济的负担;c医疗护理人员与患者分享一些能够放松自身的方式,比如听音乐、深呼吸、瑜伽、肌肉放松练习等等,进一步更好的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5]

1.3观察指标

利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对于患者进行评分,操作人员经过专业的训练。两种表格均含有20种项目,使用4级评分标准,分数以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乘以1.25,最后取整数部分。轻度抑郁为53-62分,中度抑郁为63-72分,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超过70分为重度焦虑。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与焦虑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6]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各项资料以及试验指标,计量资料主要以(IMG_256±s)形式展示,并开展t检验方式进行系统校验;计数资料主要以[n(%)]形式展示,并开展X2检验方式进行系统校验;指标比对结果有差异时,证实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与焦虑评分对比

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数据差异很小,对比无意义(P>0.05); 在进行干预后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较高,经过统计学软件对比后有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与焦虑评分对比(IMG_256±s)

组别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50)

45.31±6.39

37.84±7.51

57.31±5.01

50.18±5.32

参照组(n=50)

44.29±7.66

44.69±6.32

57.43±5.38

56.85±6.64

t值

0.7230

4.9347

0.1154

5.5432

p值

0.4714

0.0000

0.9083

0.0000

2.2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很大差别,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后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远低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提数据见表2。

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IMG_256±s)

组别

认知功能

工作状态

睡眠状态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n=50)

66.49±8.74

71.17±8.22

65.01±9.13

71.28±7.59

60.92±8.44

70.83±8.33

参照组(n=50)

65.11±9.83

66.32±8.38

66.23±9.81

67.79±7.74

60.18±7.63

63.14±7.56

t值

0.7418

2.9215

0.6437

2.2764

0.4599

4.8338

p值

0.4599

0.0043

0.5213

0.0250

0.6466

0.0000

3. 讨论

最近几年,由于医疗模式的改变以及“以人为本”治疗理念的发展,临床上逐渐关注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护理效果。有许多研究结果表示,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功能障碍,进一步对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特别关注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的心理情绪同时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7]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数据差异很小,对比无意义(P>0.05),在进行干预后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较高,经过统计学软件对比后有意义(P<0.05);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很大差别,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后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远低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8]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实施进行干预,可以高效改善患者内心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到临床医学上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庆珍. 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7):149-151.

[2] 马群燕. 个性化心理护理用于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效果探讨[J]. 养生保健指南,2021(35):177.

[3] 王雨媚.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7):161-162.

[4] 崔海敏.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效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大视野,2021(20):130.

[5] 周宇. 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2):18-19,22.

[6] 童靖.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2021(25):142.

[7] 李伟.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 健康大视野,2021(9):140.

[8] 吕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202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