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效果和睡眠质量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2

人文关怀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效果和睡眠质量影响

汤月红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效果和睡眠质量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PANSS以及PSQI评分。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PANSS以及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效果和睡眠质量影响良好,可满足患者生活与情感需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恢复效果;睡眠质量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精神疾病,症状表现为思维、直觉、情感及行为等多个方面障碍。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功能缺陷,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在临床护理中,大多为患者提供常规性护理措施,虽然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满足基础的治疗及护理需求,但是患者生活及情感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甚至大部分患者因疾病等因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也关系着患者的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睡眠质量低、生活及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让病情陷入恶性循环中[2]。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弥补常规护理措施的不足,现研究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常规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5.5±5.45)岁,病程0.5-3年,平均(1.59±0.88)年;实验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7.35±5.14)岁,病程0.8-5年,平均(2.12±1.33)年。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存在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凝血障碍患者;不能配合研究者。本研究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含,配合医生开展辅助治疗工作,为患者创立良好的病房环境,做好药物与饮食指导工作。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环境护理。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可以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创造温馨健康的环境,保证病房内阳光充足,建立室内通风环境, 保持病房内的整洁卫生。适当为患者提供娱乐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开展护理工作。同时,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保证患者隐私,尊重人格尊严,开展护理工作时,告知患者情况后开展护理干预措施。例如,开展护理前,告知患者护理操作步骤的重要性、功效,以及开展规范护理措施的必要性,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从而减少患者的不安与隐患[3]

2.行为干预。全面开展科学化人文关怀行为,具体内容包含:(1)生活护理。护理工作开展期间,为患者讲解健康知识,并为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手册。(2)开展专业化护理,进行人文关怀理论性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做好日常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文关怀专业化护理体系。(3)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医护人员结合病情,创造娱乐活动,以此满足患者生活娱乐需求,转变患者思维和心境。

1.3观察指标

PANSS(用阴性和阳性综合征量表)量表评分、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对患者的症状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低,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对比两组PANSS量表评分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有明显降低,且PANSS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对比[±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常规组

60

94.32±2.45

63.25±2.33

实验组

60

94.22±2.38

53.22±2.08

t

0.227

24.875

p

0.821

0.000

2.2对比两组PSQI量表评分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PSQI量表评分得到明显降低,且各项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PSQI量表评分对比[±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常规组

60

16.32±4.58

11.22±3.24

实验组

60

16.12±4.37

9.35±2.58

t

0.245

3.497

p

0.807

0.000

3讨论

人文关怀护理是临床中较为新颖的护理措施之一,在精神分裂症护理工作开展中,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的融合,可以满足患者的多项护理需求,并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病情至正常状态。人文关怀的关键思想,是提高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心,围绕患者需求开展护理工作,让患者得到充分的重视感、情感满足及个人认同,从而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以此提升患者的配合性与依从性

[4]

本次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措施,以及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借助PANSS以及PSQI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病情及睡眠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PANSS以及PSQI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护理期间为患者提供常规基础护理外,提供了环境护理、行为干预措施,让患者在多个方面感受到人文关怀,满足患者情感与精神需求,同时通过健康宣教工作,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满足患者的生活与娱乐需求。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可为患者带来人文关怀,满足患者生活和情感需求,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提升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怡,汤宁,包艺文. 人文关怀病房对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2022,17(13):47-49.

[2]林美凤,张毓茂,郭玉花.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应用人文关怀干预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9):173-176.

[3]何婉仪,秦轶灵,秦萍.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关怀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5):104-108.

[4]陆晴褘,周虹,胡敏.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心理月刊,2022,17(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