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9视力训练仪集中与分散治疗模式对弱视患儿视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3

YP-9视力训练仪集中与分散治疗模式对弱视患儿视力的影响

王广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 要目的:探讨YP-9视力训练仪集中与分散治疗模式对弱视患儿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67眼)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YP-9视力训练仪予以治疗,根据所选择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集中组(n=21)与分散组(n=2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不同屈光类型、不同治疗时间及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治疗效果。结果:42例弱视患儿经YP-9视力训练仪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83.33%(35/42);集中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分散组的71.43%(P<0.05)。4例散光类患儿均治愈;近视类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与近视类(78.95%)、散光类(100.00%)患儿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1d及以上的弱视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治疗7d以内(77.78%)、8~14d(71.43%)及15~20d(0.00%)的弱视患儿(P<0.05)。4~6岁,7~9岁,10~12岁,13~14岁年龄阶段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7.50%、86.67%、78.57%;四个年龄阶段的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YP-9视力训练仪对不同屈光类型及不同年龄阶段弱视患儿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疗效也相应提升,集中治疗模式较分散治疗模式的效果更好,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YP-9视力训练仪;集中治疗;分散治疗;弱视;视力

弱视是眼科常见病,多发于幼儿群体,疾病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患儿患病期间视力明显降低,多表现为斜视、屈光不正或屈光间质混浊[1]。弱视患儿病情具有进展性,视力可持续性降低,且对学习、生活有较为严重的影响[2],因此及早采用合理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针对弱视患儿多采用视力训练治疗,但具体治疗手段较多,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3]。既往研究认为,视力训练仪器的合理应用对弱视患儿视力水平的纠正效果较好,同时还对患儿日常用药疲劳有较好的缓解效果[4]。随着我国医疗设备事业的飞速发展,YP-9视力训练仪也开始在弱视患儿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就YP-9视力训练仪不同治疗模式的应用效果还缺乏相应研究。故本研究主要就YP-9视力训练仪集中与分散治疗模式对弱视患儿视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67眼)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择治疗模式的差异进行分组,集中组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4~13岁,平均(8.17±0.73)岁;近视10例,远视9例,散光2例。分散组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4~14岁,平均(8.30±0.75)岁;近视9例,远视10例,散光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接受常规眼科检查符合相关分型标准者;②患儿家属知晓研究目的且自愿签署同意书者;③患儿沟通交流正常,能正常配合研究开展者。排除标准:①属先天性弱视者;②中途退出治疗或因其他原因出现随访失联者;③近期进行过眼部手术治疗者;④并发眼部感染性疾病者;⑤意识不清,交流障碍者;⑥由各类原因造成的病历资料丢失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YP-9视力训练仪进行治疗,集中组实施集中治疗模式,具体为对幼儿园及中、小学生在假日集中治疗,每天两次,时间在5天至9周之内。集中组患儿因短期治疗效果良好,家属自购仪器回家继续治疗,每周复查视力一次者约占一半以上。医院就诊的患者均为自购仪器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及具体做法均按YP-9 治疗仪使用说明进行。对视力很差的或年龄较大的弱视患儿嘱其闪光刺激时间逐渐延长到5至6分钟,每日两次治疗。

1.4观察项目 

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②比较不同屈光类型患儿治疗效果,分为近视类19例,远视类19例,散光类4例。③比较不同治疗时间下弱视患儿治疗效果,统计时间包括:7d以内,8~14d,15~20d,21d及以上。④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弱视患儿治疗效果,年龄分段包括:4~6岁,7~9岁,10~12岁,13~14岁。治疗效果均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灯评价[5],具体包括:治愈:远、近视视力均达到1.0以上;显效:远、近视力增进3行以上;有效:远、近视力增进2~3行;无效:视力增进1行或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42例弱视患儿经YP-9视力训练仪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83.33%(35/42);集中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分散组的71.43%(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集中组

21

8(38.10)

5(23.81)

7(33.33)

1(4.76)

95.24

分散组

21

5(23.81)

4(19.05)

6(28.57)

6(28.57)

71.43

2

4.286

P值

0.038

2.2不同屈光类型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4例散光类患儿均治愈;近视类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与近视类(78.95%)、散光类(100.00%)患儿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种不同屈光类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屈光类型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近视类

19

5(26.32)

4(21.05)

7(36.84)

3(15.79)

84.21

远视类

19

4(21.05)

5(26.32)

6(31.58)

4(21.05)

78.95

散光类

4

4(100.00)

0(0.00)

0(0.00)

0(0.00)

100.00

合计

42

13(30.95)

9(21.43)

13(30.95)

7(16.67)

83.33

2

1.927

P值

0.056

2.3不同治疗时间下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21d及以上的弱视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治疗7d以内(77.78%)、8~14d(71.43%)及15~20d(0.00%)的弱视患儿(P<0.05)。见表3。

表3 四个不同治疗阶段下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治疗时间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7d以内

1

0(0.00)

0(0.00)

0(0.00)

1(100.00)

0.00

8~14d

14

1(7.14)

0(0.00)

9(64.29)

4(28.57)

71.43

15~20d

9

2(22.22)

1(11.11)

4(44.44)

2(22.22)

77.78

21d及以上

18

10(55.56)

8(44.44)

0(0.00)

0(0.00)

100.00

合计

42

13(30.95)

9(21.43)

13(30.95)

7(16.67)

83.33

2

23.171

P值

0.000

2.4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4~6岁,7~9岁,10~12岁,13~14岁年龄阶段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7.50%、86.67%、78.57%;四个年龄阶段的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四个年龄阶段的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年龄阶段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4~6岁

5

4(80.00)

0(0.00)

0(0.00)

1(20.00)

80.00

7~9岁

8

3(37.50)

2(25.00)

2(25.00)

1(12.50)

87.50

10~12岁

15

3(20.00)

4(26.67)

6(40.00)

2(13.33)

86.67

13~14岁

14

3(21.43)

3(21.43)

5(35.71)

3(21.43)

78.57

合计

42

13(30.95)

9(21.43)

13(30.95)

7(16.67)

83.33

2

2.011

P值

0.052

3.讨论

弱视是危害儿童群体眼部健康的重要疾病,患儿患病期间视力持续性降低,对学习、生活有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对弱视患儿多实施综合训练治疗,但考虑到训练治疗方案较多,各类治疗方法所取得的疗效也存在较大差异[6-7],因此明确一类适应性更广,疗效更为确切的临床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既往研究指出,YP-9视力训练仪在各类型弱视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均具有较好效果,且对患儿视觉功能就较好的提升作用,对其预后结局的改善有积极意义[8]。但考虑到弱视患儿多在校学习,因此长期稳定的治疗难以保障。此外,部分研究还认为,针对弱视患儿的集中、分散训练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若条件允许更加推荐患儿入院接受系统性治疗,为治疗效果的提升创造有利环境。

本研究主要细致分析了YP-9视力训练仪集中与分散治疗模式对弱视患儿视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集中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分散组(P<0.05),表明集中训练治疗模式对弱视患儿视力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加重,同时还可有效缓解患儿视觉疲劳,为其视力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本研究所选择的患儿年龄普遍较小,自制力、配合性较差,加之患儿家属对分散训练治疗模式的掌握度不足,治疗操作的专业性不高、督促能力较差,因此表现出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有研究报道也曾指出,弱视患儿在院内参与集中治疗时,医师可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加专业的治疗意见,并对患儿不当用眼行为予以纠正与指导,患儿治疗时注意力明显集中,依从性显著提高,故治疗效果可得到明显增加。相关研究更是表明,弱视患儿治疗效果与医生的治疗水平、家属对治疗的态度呈正相关,患儿若需至短时间内获得可观效果,则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家属则需在整个过程中予以患儿家庭支持,最终促使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9]

目前临床对弱视患儿疾病类型主要具有近视类、远视类及散光类区分,既往治疗模式通常较为单一,若进行近视治疗则无法保障远视或散光患儿治疗效果,因此治疗手段复杂性增加,医生治疗工作量也相应增加[10]。本研究中近视类、远视类及散光类患儿在使用YP-9视力训练仪后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YP-9视力训练仪的应用对各类型屈光不正弱视患儿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所采用的YP-9视力训练仪由曲柄、连杆、灯箱、六角视标盒及镜筒组成,光源的照度范围应为120Lx-200Lx,视标的往复移动时间应为20s±4s,视标转换每往复一次,自动换一张片子,弱视患儿在佩戴治疗后视觉疲劳均能得到有效缓解,由此保证了屈光不正患儿视力恢复。本研究中弱视患儿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P<0.05),表明长期稳定的YP-9视力训练仪对弱视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积极作用。YP-9视力训练仪的短时间应用虽能有效改善患儿视觉疲劳,但一旦停止治疗后患儿视力水平可能反弹,在超过3周使用仪器治疗后患儿视力水平基本恢复,日常注意合理用眼可避免其视力再次降低,同时还能避免弱视疾病的复发。

既往的多项研究均指出,弱视患儿治疗的最佳年龄为4~6岁,该年龄段的患儿多还未面临学习压力,日常使用视力训练仪治疗的时间较为宽裕,故治疗效果相对突出[11-12]。由此可见,若能保证弱视患儿每日进行规定时间的视力训练仪治疗,无论什么年龄阶段,其临床治疗效果均可能不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中四个年龄阶段弱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YP-9视力训练仪的合理规范应用对各年龄段患儿视力水平的改善效果均具有显著。YP-9视力训练仪本身对弱视的治疗效果较好,本研究还对弱视患儿日常治疗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在不影响患儿日常学习的同时增加了治疗仪使用时间,保证了各个年龄阶段患儿均能得到充分治疗,因此弱视患儿整体治疗效果尚可。

综上所述,YP-9视力训练仪在弱视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其视力水平,且屈光类型及年龄阶段并未明显影响治疗效果;相较而言,YP-9视力训练仪的集中治疗模式较分散治疗模式的疗效更好,适合推荐患儿家属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莉静,颜华.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9,19(5):888-891. 

[2]方天敏,葛吉林.视知觉学习疗法对近视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及视功能发育状况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0):1588-1590.

[3]张素雅.12岁以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发病调查及弱视训练对其调节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7):1353-1355. 

[4]迟英杰,王华君,李霄,等.视觉训练系统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40(6):541-547.

[5]Shoshany T N , Michalak S , Staffa S J , et al.Effect of Primary Occlusion Therapy in Asymmetric, Bilateral Amblyopia[J].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20,21(1):87-93.

[6]陈潇,赵明,张清源,等.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1):2170-2173. 

[7]孟晓莹.不同眼部遮盖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力及立体视锐度的改善作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1):60-66.

[8]林春堤,熊永强,吕月娥,等.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效果及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7):1536-1539. 

[9]晁媛媛,苟琦,王侠.视知觉感知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力和屈光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1):111-114. 

[10]马瑞雪,都建英.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调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及相关预防干预措施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3):660-662.

[11]向剑波,杨俊芳,郭燕,等.传统遮盖疗法联合综合训练治疗4~8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0):1883-1885.

[12]田璐,南莉,丁肇凤,等.传统弱视治疗方法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J].眼科新进展,2018,38(10):95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