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体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体系模式研究

谢淑华

广西贺州广济医院 广西贺州市 542899

摘要近年来,受到疫情形势的严峻影响,全球各地经济发展受阻,为切实扭转这一局势,恢复经济发展新高度,我国不断在公共卫生领域注入大量资金与人力,以期取得抗疫胜利。在医疗领域中除医药救治以外,更应当提高对护理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视程度,通过这一模式确保患者在患病初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更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提供模式支撑。本文将基于对医院护理管理组织架构以及人力资源的完善方面简要概述,进而指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体系建立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体系;模式研究

引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面广泛,对社会而言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其突发性与特殊性,极容易使得群众产生恐慌心理。为了能够确保切实稳定群众情绪,达到最佳控制效果,竭尽全力为每一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救助,应当尽快建立完备的护理管理体系,为护理人员提供最合理指导,保障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更能够充分展现人文关怀,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良好局面。

护理管理组织架构

依照原有医院护理管理体系架构,护理工作体系划分为主管护理部院长、护理部门主任、各病区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与助理员等部分,不同层级需依据岗位实情负责相应工作。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由主管负责院长及护理部主任统筹协调指派工作,负责全院护理工作整体安排并做到实时督导工作进度,而各病区护士长应遵循安排合理制定工作计划与工作流程,针对各病区实际情况落实人力安排,确保病人得到应有护理,保障病患患病期间的正常生活。此外,除对患者生活起居的照看之外,还需及时关注护理信息及物质保障等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各专班组,每小组负责不同工作,形成闭环式工作流程运转,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全方位通力合作,有效确保公共卫生事件在最快速度内得以控制[1]

人力资源完善

(一)岗位设置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护理部门中岗位设置需尽可能保证达到医护比为1:5,且需配备预检护士在内的多重工种,而一旦条件无法满足需求,则应当做到在确保看护效果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投入少量人力,减少病毒的传播。与此同时,即便人员配置难以达到均衡,也需要做到合理分工,持续优化排班制度,不可因人员缺失而过度消耗护理人员精力,以免出现护理人员过度劳累而昏厥,实现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人员要求

护理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与稳定,因此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下更应当对护理人员的配备重点关注和考量。在疫情状态下,由于初期病情的不确定性,以及患者的数量众多,为了能够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及时获得救治且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配备需要包含各个重要科室医护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下,医院病房的工作量会随之加大,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不可避免有所提升,为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组建更为专业化的护理团队尤为必要,更能够实现对病情的实时研判,采用最佳护理模式达到最优护理效果。

(三)岗前培训

突发疫情多数伴随着护理人员的不足与稀缺,大范围的医护工作者匮乏,加之为规避疫情大面积爆发而采取的一系列封控举措,都会造成护理工作开展缓慢。尤以本次疫情为例,面对大批患者的救治工作,护理工作者数量明显不足,需立即加派人手,而此时疫情发酵过于迅速,各地疫情频频爆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医护志愿队不断赶往第一线,成为抗击疫情的英勇“逆行者”。但即便如此,随着患者人数愈渐增加,仍需要面向社会征集护理工作人员,此时对此类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便应当纳入重点工作范围[2]。为避免错误护理事故的发生,需在情况许可下对其细致指导护理工作,合理设置培训目标以及培训内容,如若时间紧迫,则应当有针对性地指派工作人员前往各个科室与病区进行专项工作培训,减少培训难度与复杂性,保证护理工作的同质化推进。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体系建立的有效举措

(一)建立护理应急梯队

突如其来的状况会是医护工作进入“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存在的未知性是难以预测和着手预防的,需要尽其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护理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组建最为专业的护理应急梯队,由应急管理小组为中心统筹全局。在上级部门的政策文件下达后,立即深入分析文件内容,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方针政策,切实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将人力资源以及物资调配、消毒隔离等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病区护理工作者能够清楚了解自身负责病患范围以及其详细患病信息与医治需求。还需做到确保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时长合规。如新冠肺炎疫情中,为避免造成过度劳累,要求每名隔离病房护士连续工作不得超过四小时,且防护服的防护更换时长也是如此,一是减轻护理工作的繁重压力,更保障了各位护理工作者自身安全与健康,以防因病毒感染而造成医护系统的二次瘫痪。对于新入职护理人员而言,迅速组织实地实践培训难度较大,且护理工作正处于火热时期,无法空闲多余时间空间供给其从基础实习训练,此时采取线上平台培训能够满足现状,规避人员聚集以及护理工作不专业问题,对于护理工作内容与新阶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工作进展情况和手段,各地各县区可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形式相互传达,互相分享护理工作经验,逐步探究出一条护理治理的正确道路。

(二)营造良好护理环境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保证护理环境的卫生洁净,在医院原有布局中可依照格局决定设置相应隔离病房,免除患病区域的交叉感染情况发生,对不同患病情况患者区别划分,实现统一救治,也将同时减少医护人员的不必要流动。布局划分将确诊患病人员分配至感染科病房,倘若出现高度疑似则立即将其送往单间救治,严格管控其救治过程与生活起居,而ICU病房则收治危重症患者,确保具备充足的如呼吸机等高级生命治疗仪器辅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不仅如此,对医护人员也需要配备相应生活隔离区域,在疫情发生救治期间,环境因素的不稳定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如同往常一般返回家中休息,而需要根据医院安排居住于专门生活隔离区,减少因医护工作者消毒不当等情况而发生的感染人群扩大。医院后勤保障人员应为医护工作者提供绝对充足的生活用品,做其背后的有力支撑者[3]。借此方可以更饱满的精力迎接崭新工作,为患者提供最细致全面的护理。

(三)估测合理物资需求

突发事件最易消耗的便是医疗防护品,对医护工作者的安危保障需要充足的防护用品供应,各类医疗用品的耗材也应被优先考量。大多数重点人群药品等物资需由护理部门统一发放,因此对物资的需求极大,护理部门需根据自身人员配备情况以及患者类别与数量和所需医疗用品、药品等制定全面细致的表格,定期上报,并将本阶段急需填充医疗器械一并报备。这一做法既能够保证消毒设施的稳定使用,也在充盈救治设施满足抢救需要的同时,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物品消耗殆尽情况,维护广大患者与医护工作者的健康,推动治疗工作有序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对社会带来巨大影响,更使得医护人员面对更加艰巨的任务与严峻的挑战。作为白衣天使,治病救人使命在肩,更应当强化护理管理体系模式构建,维护突发事件中护理体系的平稳运行,起到救治工作先锋作用,共同为百姓撑起一片蔚蓝天空,让患者看到生的希望,充分发挥最大效能,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金红霞.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急诊护理管理实践和应急处置对策初探[J]. 上海护理, 2014, 14(7).

[2]唐洪钦, 徐纪玲.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士岗位胜任力培养核心指标体系构建[J]. 海军医学杂志, 2022(043-005).

[3]郝淑华.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部组织管理体会[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 12(12):109-110.

谢淑华(1991.08),女 汉族 广西贺州市人,本科,学士学位,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