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观察

李月琳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同时探析其具体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本次研究中纳入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呼吸内科中所收治的呼吸重症患者,并且对其基本资料、入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确认可入组。对68例患者实施“摸球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应急护理,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进行了统计比较,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更优,(P<0.05)。结论:应急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治愈率

引言:近年来,因环境、吸烟或病理性因素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会给患者身体带来明显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这均会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严重时会发展为重症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据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情况来看,不仅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还应配合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需注意的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容易出现突发异常情况,治疗难度高,并且对护理措施的要求高,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对呼吸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共计纳入68例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并确诊符合呼吸重症诊断条件,实验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包括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疾病。68例患者在入组后被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包括37例男性和31例女性,年龄34~79岁,平均(54.2±3.9)岁。

纳入条件:①患者符合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并确认已发展至重症阶段;②患者意识清晰,可无障碍交流;③患者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条件: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除呼吸疾病外合并其他严重病症;③无法正常沟通。

1.2方法

1.2.1对照组

将常规护理措施实施于对照组,应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1.2.2观察组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应急护理措施,①病情监测:不同于其他系统性疾病,呼吸危重症患者病情急促、变化快,护理过程中时常出现护理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对此在应急护理干预模式下,应严格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控,尤其要注意记录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问题便要及时给予处理。②急性期发展护理:重症病情下,患者疾病处于急性期状态,临床症状明显,更应加强应急护理干预,对此需根据患者急性症状的具体情况给予护理干预,例如对于存在明显喘息声的患者,需为其使用麻黄碱,再如对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的患者,要指导并协助其保持半卧位,定时给予排痰、拍背或雾化吸入,促进排痰,缓解呼吸困难症状[1]。③心理护理: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对患者身体损害有长期持续性特点,并且因疾病的长期发展将会给患者心理状态带来不利影响,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基于此在应急护理干预模式下要加强心理疏导。例如护理人员可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使患者可加深对疾病的认知深度,并逐步缓解不良情绪;另外,在心理护理方面还可加强与家属间的沟通,告知家属患者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够参与到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中去,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④呼吸道护理:呼吸重症疾病发病率高,多数患者在重症状态下会伴有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对此应重视加强呼吸道护理,如需每间隔1h检查1次,指导患者保持合适体位姿势,以缓解呼吸困难问题;每日还需对患者定时人工排痰,且需注意的是,应注意将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s内,进而降低感染风险;此外,还可指导患者学习有效排痰方法,如告知患者可多次轻咳,感觉到痰液松动后可用力咳出[2]。⑤环境护理:良好的环境状态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应关注病房环境,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还要注意降低室内噪声,保持在<20dB范围内,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对实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均进行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即“±”、“%”,并分别使用“t”、“χ2”检验,确认存在统计学意义后可表示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为(P>0.05)。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分析

通过统计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的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更优,(P<0.05)。

表1 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率

抢救成功率

死亡率

观察组

34

30(88.23)

3(8.82)

1(2.94)

对照组

34

23(67.64)

7(20.58)

4(11.76)

χ2

10.254

7.056

6.339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呼吸疾病发病率高,随着疾病的逐步发展,有一定可能形成呼吸重症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损害非常大。在目前呼吸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重视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护理对策,对此在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相关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重症疾病影响下,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这均会加剧对身体的损害,并且患者会随之出现严重不良情绪,在应急护理干预模式下,重视加强病情监测,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便及时给予应急处理;同时,前文中提到患者在病情影响下情绪状态差,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情况,因此在护理期间要重视加强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且配合急性期护理、呼吸道护理等,如结果中表1所示可见,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可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应急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愈率,护理质量良好,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杨贵琴.强化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6):797-798.

[2]王芳.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科学,2020,11(22):82-83.

作者简介:李月琳1988.06-),女,汉族,本科学历,护士,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