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中6S管理的作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护理管理中6S管理的作用观察

沈红侠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上海 200433

摘要:在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医院的护理工作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将6S管理引入医院,加强医院的护理管理,并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推动医院的长期发展。对此,本文论述了护理管理中6S管理的作用,并提出了护理管理中6S管理的方法与具体措施,体现了6S管理的作用效果,以期能够为相关医疗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护理管理;6S管理;作用观察

前言:现代医院的规模与日俱增,相应的就诊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的就诊体验大为下降,同时,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也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医院的护理管理模式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关键,推行6S管理模式,可以增强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 护理管理中6S管理的作用

6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R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1]。为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效能,医院护理管理引进6S管理定律,期望借由6S管理法则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医技科室的规范化运作,不仅保证了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而且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医院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保证,如果医院的环境不整洁,就无法保障卫生服务质量,更不能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医院的第一要务是救死扶伤,同时也要肩负起提升医疗质量的责任,特别是要保证医院的干净和安全。6S管理模式的推行,使病人就医过程得到了简化,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与医疗护理的质量,实现医院医疗服务安全,保证了医院的长期发展。

2 当前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医疗形势和新的临床需求,出现了许多问题。公共物品的摆放不合理,手术室的卫生条件不够好,护理人员的休息室不整洁,环境舒适,护理站和手术室内物品和药品的放置不规范,不方便,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安全隐患较大。手术室整体环境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热情不高、精神状态不佳,这些因素导致患者无法体验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 护理管理中6S管理的作用观察

3.1 应用6S管理方法

以护理科室牵头,其他科室配合,建立护理管理小组,根据医院以及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管理计划,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确保各个工作流程都能严格执行。分类整理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并按规定进行处置,而遗留的,则要按实际的需要安排好。对各部门的办公场所要做到整洁,每日进行清扫消毒,定期保养,确保科室的日常设施能够正常运转。对各部门的员工、物品,要确保使用的物品合理、整齐,确保每个部门分工清晰。加强护士的健康教育,增强护士的护理水平,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和使用。全面提升护士整体素质,充实护士的专业技能,确保护士能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以往的手术室内用品放置大都是以护士自身的实际操作为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因此,在手术室内,强化护士放置物品的规范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护士进行规范化的物品分类指导,可以有效地提升护士对物品的分类认识,让护士根据有关规定将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避免出现无菌物品或一次性物品混放,并对所用的设备进行是否正常使用检查处理,从而有效地改善医疗设备和无菌物品的正常使用。另外,应强化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无菌性操作水平,通过培训等方式促进医护人员正确进行无菌性操作,如合理运用物品、手消毒及无菌技术等,以减少手术器械及器材的环境污染,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3.2 6S管理具体实施步骤

护理科室要通过对以往护理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其与6S管理理念相结合,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下面是具体的实现过程。建立6S护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6S管理培训,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制定了实施方案、考核标准等,并在各个部门的积极动员下,全面推行6S管理模式[2]。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6S的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要求,特别是有关项目的定置管理、视觉管理、目视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加强着装管理,每日晨会、各时间节点的换班时,根据着装规范要求互相核对。综合协调,由护理部牵头,设备科、药学部等多个科室的协调会议,制定出相关的标准,以保证药品的快速、快捷。加强监督,建立考核指标,定期进行工作督查,组织分析,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整改,加强激励,每月进行6S管理考核,从优质护理基金中提取6S奖励资金。

3.3 完善6S管理制度

为使6S管理模式在医院顺利实施,需要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6S管理模式的实施,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把6S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内涵解释清楚,让员工对6S管理模式的认同,进而积极参与到6S管理模式工作中去。医院管理模式的实施离不开组织机构的支持,而最好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医院内部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医院,决定了6S管理制度的建立;第二层次为片区,片区涉及了医院6S管理体系的内容;第三层次为科室,负责实施6S管理体系;第四层次为个人,这是医院管理体系的基础单元。4个层面的内容相互联系,在推行6S管理体系时,应保证方案的可行性,使护理人员了解6S管理体系的目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3.4全面推行实施的效果

为充分利用样板区,在指定的时段安排医护人员到样板区进行参观考察,了解6S的各项管理要求,从而为今后的6S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医院在推行6S的过程中,也将不同的文化因素纳入医院护理的6S管理,比如注重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作为医院发展的策略。结果表明,护士对6S管理模式有了较大的认识,使其在工作中的护理能力得到提高。为增强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意识,医院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演习。6S管理模式在推行后,要评估其实施的成效。医院对6S管理模式实施进行全方位检验,以了解6S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对6S管理的过程要细致全面,记录6S管理方式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组织人员对6S管理模式进行二次全面检查[3]

3.5 6S管理的作用效果

经过一系列6S管理模式的深入变革,使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以往的各部门,使护士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总之,护士处推行6S,对办公区域、值班区域等进行标准化管理,做好物品摆放与整理,使医护工作的工作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6S管理效果显著,整个手术室的环境得到了改善,病人的舒适和对手术环境的满意程度得到了提高。护士护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加强,病人的护理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医疗物品摆放整齐,确定设备管理标准,从根本上杜绝了医疗风险的出现,并能有效减少护患矛盾。完善护理人员的礼仪规范、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和品质监控系统,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提高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士通过积极学习,将护理技术与护理服务相结合,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有效地改善了护理工作的品质,也为护士队伍和医院打造良好的医疗形象,进一步发展当代医疗护理内涵。

结论:面对当前医院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6S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推行,使医院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品质。6S管理模式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6S管理的科学模型来推动我国医疗护理管理的长期发展。6S管理模式在未来也会不断创新,医院也会朝着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赖平,陈小娟. 6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172-173.

[2]杨满梅. 医院护理管理中6S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8):256-257.

[3]曾胜金. 6S管理模式用于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