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工具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工具应用分析

刘瑞瑞

柘城县人民医院  476200

【摘要】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工具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样本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交替的方法分组,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质量控制工具,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感染发生率、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毒合格率提升、感染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血液净化护理实践中,增加质量控制工具产生的效果理想,能够确保消毒合格率达标,降低感染率,提升管理质量满意程度。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控制工具;应用

血液净化护理是医院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做好净化护理,强化质量管理水平,能够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以往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多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未能突出质量控制重点,质量管理不满意。为解决上述问题,将质量控制工具引入到血液净化护理中,通过规范填写质量调查表、采取流程图管理模式,使用质量分层法,使得管理效果达到预期[1]。有关质量控制工具应用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所用资料为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总计100例,病例资料选取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5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资料见表1:

1 两组一般资料详情表

组别

性别

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对照组(n=50)

31

19

64.29±5.42

2.42±1.25

观察组(n=50)

33

17

63.88±5.09

2.65±0.37

或t

0.174

0.390

1.248

P

0.677

0.697

0.21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根据血液净化一般流程安排管理内容,并增加患者睡眠管理、健康饮食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常规质量管理基础上,增加质量控制工具,内容如下:

①规范使用调查表。在质量管理中加入调查表,做好患者基本信息登记,根据调查结果成立质量管控小组。对小组成员护理职责进行明确,并根据医院血液净化管理标准,对质量控制效果进行检验,召开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总结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②使用流程图工具。在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重点做好抗感染护理,加入护理流程图,严格根据步骤与管理流程开展护理。护理人员对操作室进行定期消毒,检查消毒质量,做好室内温度与湿度条件控制。要求护理人员对双手进行彻底消毒并规范佩戴医用手套,预防发生消毒不合格、血液感染等不良事件。

③加入分层护理措施。采取分层护理技术措施,根据护理人员专业、工作经验安排护理内容,并积极落实“老带新”质量管理方案。做好患者分层护理,明确血液净化护理意义,培养风险意识,使得护理人员具备责任感。为血液净化患者安排固定护理人员,并记录患者病情指标变化,严格落实分层管理理念,提升血液净化护理工作能力,确保管理满意度提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液净化室消毒合格率、统计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使用我院自制的质量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评估患者对质量管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数据,计数资料表示,检验;计数资料(±s)表示,t检验,P<0.05情况下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消毒合格率与感染发生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消毒合格率、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消毒合格率与感染发生率比较结果[n(%)]

组别

例数

消毒合格率

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

50

49(98.00%)

2(4.00%)

对照组

50

42(84.00%)

10(20.00%)

X2

-

4.396

6.061

P

-

0.036

0.014

2.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

观察组对质量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理论基础

操作技能

态度情感

观察组

50

95.24±1.88

93.56±1.43

94.58±2.23

对照组

50

93.37±1.26

91.43±1.17

92.36±1.78

t

-

5.843

18.152

5.502

P

-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在医院感染中,血液净化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有必要对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进行提升,做好质量管控工作。现阶段,针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措施为血液净化,为确保净化效果满意,应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采取更加严格质量控制措施,以提升血液净化护理水平,为患者健康提供支持。

针对血液净化护理而言,将质量控制工具应用在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效果理想。在具体护理环节,医院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使用调查表记录患者信息,并做好规范性检查,对常见的错误进行护理,并做好纠正,使得质量管理效果满意。在护理过程中,也定期召开质量管控专题会议,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阶段性总结,了解患者主诉,在此基础上,对质量控制手段进行调整,发挥多种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价值,使得护理效果理想。

在血液净化护理中,也需要对质量控制方案进行调整,通过绘制质量控制流程图,使得质量管控效果达标,由此减少血液净化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患者健康提供支持。在质量管理中,也对血液净化室进行消毒,并对护理风险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同时做好预防管控,使得质量管理风险降低,提升医院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研究指出,将质量控制工具应用到血液净化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并确保净化室消毒合格率提升。

吴淑芳[2]分析质量控制措施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取质量控制手段,能够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使得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上述研究结果与本文结论部分具有一致性,由此证明质量控制措施应用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熟练,具有良好质量管控经验。质量控制工具使用后,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满意程度提升。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工具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提高消毒合格率与患者管理质量满意程度,而且可降低血液净化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尚春娥,师璟,王有润.质量控制工具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165+172.

[2]吴淑芳.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732-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