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定心肌纤维化程度预测EF值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通过测定心肌纤维化程度预测EF值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研究

朱芩 ,  ,单晓兰 ,申立波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750000

【摘要】目的:分析通过测定心肌纤维化程度预测LVEF值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研究。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是2021.01月至2021.12月到医院诊治的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延迟强化成像(LGE)是否延迟强化进行分组,分为无延迟强化组(LGE阴性组,n=23)与有延迟强化组(LGE阳性组,n=27)。两组均利用心脏MRI进行心肌纤维化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LGE阳性组的LVEF低于LGE阴性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LGE阴性组(P0.05)。结论:测定心肌纤维化程度用于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检测价值较高,可作为预后的衡量指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心脏磁共振

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在临床较为常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临床对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多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但临床关于评估疾病预后及疗效的研究报道较少[1]。对此,本文就心肌纤维化程度用于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估测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此次研究开展时间在2021.01~2021.12,研究对象为50例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LGE是否延迟强化分为2组。LGE阴性组(n=23)中男女占比分别为56.52%(13例)、43.48%(10例);年龄区间范围在18岁至80岁,平均(49.74±13.68)岁。LGE阳性组(n=27)中男女占比分别为55.56%(15例)、44.44%(12例);年龄范围在19岁-80岁,平均(49.27±13.52)岁。对比两组的各项资料,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利用心脏MRI进行心肌纤维化检测,详细方法为:利用3.0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查,选择8通道心脏专用线圈,配备四导联心电触发及呼吸导航监视装置,扫描两腔、三腔、四腔心及左室短轴电影序列,完成扫描后由本院2名资深心脏影像主任测量和分析所有图像。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完善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测、血常规、NT-proBNP等检测后,给予吸氧、利尿、抑制心室重构等对症支持治疗,并积极调整饮食,坚持运动,锻炼身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百分比(%)和x2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LVEF与NT-proBNP上,LGE阳性组分别为(35.06±9.48)%、(1598±536)pg/ml,LGE阴性组分别为(42.18±10.57)%、(1310±427)pg/ml,LGE阳性组的LVEF低于LGE阴性组,NT-proBNP高于LGE阴性组((t1=2.511,t2=2.075;P1=0.016,P2=0.043,P<0.05)。

LGE阳性组中心源性死亡1例,再次心衰住院10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74%(11/27);LGE阴性组中再次心衰住院6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09%(6/23);LGE阳性组高于LGE阴性组(x2=4.823,P=0.028,P<0.05)。

3 讨论

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由于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等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活动受限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心源性休克、大咯血等症状。药物、手术及中医是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常用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快速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延长存活时间,但目前评价预后的指标较少,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是此领域研究的重点。

临床研究表明,心肌纤维化存在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及转归息息相关,胶原蛋白异常增加会提升心肌组织的僵硬程度,导致心脏重构及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心肌纤维化存在程度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性越高[2]。纤维化物质主要生存在细胞间质与血管周围,可促使心肌壁变薄,从而扩大心室腔,增加心室壁应力,最终导致心脏功能退化,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影响预后结局[3]。此次研究发现,LGE阳性组的LVEF低于LGE阴性组,NT-proBNP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LGE阴性组(P0.05),提示可通过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有利于判断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的预后。

综上所述,通过评定心肌纤维化程度,有利于预测LVEF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靳之,沈德良,上官佳红.FIB-4指数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28-2330.

[2]田得宽,苏晓灵,魏晓娟,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青海地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指标的疗效评价[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2,38(02):137-141.

[3]王晓莉.心源性保护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cTnT、CK-MB及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08):1206-1208.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培育振兴项目(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