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於蓉蓉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无锡214007

【摘要】目的 分析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09月-2022年09月本院100例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开展研究,将2022年03月以前行常规干预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之后联合药师审核干预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引入药师审核干预能够显著提升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药师审核干预;他汀类药物;合理用药

心血管疾病临床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越来越高,作为该系列疾病一线药物,他汀类药物作用明显,但是易引发不良反应[1]。临床证实常规剂量、单一应用他汀类药物安全可靠,但因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常采取联合用药,以起到协同作用,有效改善疾病,提高了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升药物应用合理性,能够保障用药安全,有利于促使病情好转。本次研究以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为对象,分析药师审核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09月-2022年09月本院100例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开展研究,将2022年03月以前行常规干预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18±4.89)岁;将之后联合药师审核干预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1.76±4.13)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行常规干预:掌握药物禁忌,用药时给予患者指导,详细介绍作用机制,高速其用法用量。

1.2.2观察组

该组联合药师审核干预:①借助鱼骨图法对他汀类药物应用不合理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遵循从粗到细、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原则,不落下任何一个因素。②培养药师技能:对医院含有的处方审核干预系统进行重新调整,增设他汀类药物模块,由经验丰富、资历深的心内科药师或者专科医师展开培训,详细为药师介绍每种药物信息,例如其禁忌证、适应证、作用机制、配伍禁忌等,介绍最新药物知识和临床应用特征。将相关药物说明书整理下来,进行汇总,同时整合在进行干预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当说明书出现信息变更时立即更新。定期将药师组织在一起,展开继续教育,自主学习药物特性,了解药物不良反应、配伍禁忌,提升用药安全。③完善干预体系:丰富药师队伍,打造出梯次化团队,针对每位药师,对其岗位需求进行明确。引入绩效激励机制,设置目标考核机制,调动药师积极性,提升审核质量。强化监督工作,定时总结不合理处方,一般为每月1次,将其向医疗质量管理负责人反馈,下发命令,提醒科室务必限期整改,将不合理处方和绩效联系在一起,培养药师责任心。④注意事项:药师审核处方时应重点观察药物名称和疾病名称是否存在对应关系,用药剂量、频次、给药方式等是否合理,有无配伍禁忌等,当发现异常时立即联系医师,进行更正。

1.3观察指标

评价他汀类药物不合理情况:包括联合用药不当、用药和临床诊断不符、用法用量不当和重复用药。评价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肝脏毒性。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他汀类药物不合理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不合理用药比较[n(%)]

组别

例数

用药不当

用药和临床诊断不符

用法用量不当

重复用药

发生率

观察组

50

0

0

0

1

2.00

对照组

50

2

1

2

3

16.00

/

/

/

/

/

5.983

P

/

/

/

/

/

0.014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例数

胃肠道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

肝脏毒性

发生率

观察组

50

1

1

0

4.00

对照组

50

4

4

2

20.00

/

/

/

/

6.061

P

/

/

/

/

0.014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来帮助患者改善脂质代谢,从而促进相关疾病好转[2]。该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但是在多种因素干扰下,容易引发不合理表现,例如临床医师技能水平受限、误用药物、个人用药习惯等。在联合其他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妨碍药物发挥疗效。

在用药方面,药师的资源储备更丰富,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够从药动学、药效学和药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审核,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更正,从而保障用药安全[3]。首先分析药物不合理影响因素,保证分析彻底、全面,针对各项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定期展开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提升药物技能水平,以便于在审核干预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解决。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将他汀类药物管控板块建立好,借助信息技术,以此提高审核效率。定期将药师组织在一起,邀请专家展开培训,令其全面掌握药物知识,明确药物特征,积极吸收全新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4]。通过整理药物说明书,可以掌握每种药物的禁忌证,关注说明书变化,收集经典案例,掌握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丰富药师自身知识库。定期汇总,加强监督力度,每月总结一次,对于不良处方应追溯到每个科室及负责人,落实奖惩制度,推动审核干预顺利展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药师审核干预的应用可以推动他汀类药物安全、有效应用。

综上所述,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引入药师审核干预能够显著提升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寅州.分析他汀类药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合理用药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9):31-33.

[2]刘洪庚,王磊,朱颜,李嘉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J].医学信息,2020,33(11):46-48.

[3]陈焱,李清.他汀类药物诱导的肌毒性与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1,14(10):964-969.

[4]宋晓丹,葛慧卿.基于药师审核干预模式下的管理在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药学,2022,19(2):101-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