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绿色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及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发展农村绿色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及途径

姜蕾

山东省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  山东  胶州  266318

摘要:为了实现绿色农业的长期发展,当地政府需要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工作、构建完善的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加强与当地龙头企业的互动工作,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完善绿色农业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工作、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加强与当地龙头企业的联动工作,当地政府需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绿色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上述方式提高当地农村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绿色农业经济必要性途径

1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农村振兴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例如:结构不合理、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问题对我国农村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传统农业时,由于投入多、产出少,导致了农业的投入费用增加。而在发展中,绿色农业更加注重对农业生产成本的控制和流通的优化,从而使农村发展成为实现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1.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农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农民收入不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相对较低。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要把高新技术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从而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进程中,由于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其经济收益要远远高于一般的作物,因此,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以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产品的品质,并从根本上降低农药对作物的危害。例如,在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中,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以达到无公害的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1.3有利于丰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正在逐步健全,现代农业系统正在逐步建立。例如,在构建绿色农业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农村的发展模式表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例如:家庭农场、休闲观光等。这些成果表明,我国的现代农业正稳步、健康地发展。

2农村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市场经济体系仍需完善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体系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扶持,但是发展速度依然很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市场结构,导致了农村市场管理的混乱。如:农产品市场上大量的假冒绿色植物,使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缺乏对绿色农产品的检验和认证的监督管理,使得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检验不能适应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另外,一些从事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缺乏对农产品质量检验和认证的认识,以及对中间市场的管理不严格,存在着市场混乱、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最后,由于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不健全,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用于农业生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2.2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思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但在此过程中,多数农户存在着“小农”观念,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导致了“浪费”。同时,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导致了农业生产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从而影响到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3农业机械设备投入使用率不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贷款正处于发展和整合的阶段,这就造成了农村发展绿色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另外,随着我国“退耕还林”“乡村振兴”等战略方针的逐步实施,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限制逐年加大,导致一些绿色农业经济管理者无法得到相关信贷部门的支持,造成农村绿色农业经济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缺乏资金,导致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受到了制约,大型农机不能用于农业生产,也是制约了绿色农业的发展。

3绿色农业经济下发展农业经济的路径分析

3.1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我国农业经济也已达到了转型发展的总目标,农业经济发展不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应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改变农业经济的经营模式,以达到市场经济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合理化的经营管理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观念,调整农业发展观念,使农业经济的结构得到有效地调整,使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要注重经济管理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要对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将经济管理目标与农业经济建设目标相结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深入发展,改变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3.2充分利用农村整体资源,完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体系

当前,我国正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经济与绿色农业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国家有关政策分析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政府要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各层次人士对“绿色农业”的认识,积极促进农村经济交流,对农村河流、土地等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对高坡陡峭的山岭,实行退耕还林,并对农民进行适当的补偿。同时,为了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全国各乡镇都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人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对已经被污染的地区,必须要进行大力整治,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切实消除传统落后观念方面所存在的不正当思想,消除人们的短见思维,确保人们了解到农业生产模式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消除一切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3.3加大资金投入,开发绿色生态农业

全国各地都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资力度,用高效的政策来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并对企业进行经济补偿,并优先享受环境治理的资源,以此来促进农产品和环保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生态农业的试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点带面,保证试点区域在推进生态农业的进程中发挥带头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来。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它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将农村的各种生活垃圾,用电能来减少大气的污染,然后将其分解,然后将其掩埋起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比如秸秆可以产生电能,分解后可以增加土壤的营养,达到很好的肥料作用。通过这种垃圾的处理方式,保证了土地的安全,增加了粮食的生产,促进了当地的特色农业,加强了生态建设,保证了农业和自然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绿色、高效的发展。

结语:

总之,发展绿色农业是一种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主导,从而达到生态与生产经营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农业结构持续深化和调整的形势下,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永霞.绿色农业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4):91-93.

[2]李新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J].山西农经,2022(03):73-75.

[3]胡正国.生态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探索[J].我国集体经济,2022(02):1-2.

[4]党政军.绿色发展视野下新农村经济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20(05):34-36.

[5]李星辰,赵奇钊.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1):72-76.

[6]朱雪清.基于绿色经济发展的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J].北京农业,2013(1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