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3

探讨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潘,明

(安徽省来安县公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239200)

摘要:伴随着我国交通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逐渐在千家万户中普及,人们对公路的使用和要求也与日俱增,所以相关单位需要提高对施工路面质量的重视程度,从而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而科学合理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能够进一步保障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使用功能及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从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和施工的准备工作入手,对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推动公路建设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0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沥青路面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这也要求施工单位从沥青路面的质量以及准备工作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准。而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正确运用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行的实施方案,把握好混合料生产、摊铺以及碾压等多个环节,从而在有序的工作中提升施工品质。

1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及质量控制

1.1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

1.1.1沥青

沥青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沥青是一种具有高黏度的有机液体,通常呈现为黑色的液体或是半固体,具有防潮、防水以及防腐的重要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提高对沥青质量把控的重视程度,从而保障投入使用的沥青能够满足路面施工要求,保障其防水性、防腐性以及耐久性等。沥青的选用值得仔细考究,要根据施工要求和规定挑选适合的沥青,要严格把控沥青的延度和针入度。而沥青材料的选用也要秉承着实用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在保证沥青质量达到标准的同时注意成本的投入。尤其是近年来气温持续攀高,道路结构层的厚度设计以及材料的选取应当充分结合气候条件,高等级的沥青路面可以在上层使用进口沥青,在中下层选用国产沥青。

1.1.2集料

集料又称为骨料,可以在路面施工中起到骨架作用,并且可以减少路面结构的体积变化。集料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使用量较大,尤其是用于制作混凝土的石、砂等材料数量相当庞大。集料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粗集料需要维持在干燥、干净的状态,并且保持较强的耐磨性,从而确保使用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实用性和完整性。对粗集料的选择可以通过筛分的方式从所有的石屑中选择适宜施工过程要求的部分。细集料主要有机制砂以及天然砂这两种,现如今,天然砂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逐渐减少,而机制砂成为优先考虑对象。对集料最大粒径的研究也是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地选择会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经调查研究发现,沥青混合料的厚度与集料的最大粒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二者的比值靠近2时,表面层的持久力、耐力、抗滑性都有显著提升,并且保持路面的平整度。沥青酸存在于沥青中并呈酸性,为了让沥青和集料之间能够更好地粘结,在集料选择时要避免使用酸性集料。

1.2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直接由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决定,如果有质量未达到标准的花料、焦料等被覆盖到路面,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进行铲除重铺。而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并不只在于前期,相关人员需要对混合料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验,利用多种实验方式对沥青的用量、混合料的质量以及孔隙率等进行检查调控,并保障其流值。另外,严格的温度检测可以按照标准把控混合料的温度,让不合格的材料难以进入。

2沥青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

2.1 仔细审核施工设计图纸

想要确保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首先就要做好对施工图纸的审核要求,确保图纸的质量。施工图纸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人员的现场勘测工作是否认真进行,只有保证了勘测数据的准确性,才可以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因此做好现场勘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图纸审核工作时,如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络,提出图纸的不合理之处,并且联合加以改正。只有在充分了解施工方对于施工设计的要求后,设计单位才能够更好地设计施工图纸,有效沟通是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要素,为沥青路面的建设提供保障。

2.2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建设施工过程较之普通公路更为复杂,流程更为繁多,要求的施工秩序也更高,所以每道工序都要紧密相连,不可以出现工序断开的情况,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施工环节,一定要安排综合水平较高,技术较高的施工人员来进行,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各司其职。此外,也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2.3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对于任何建筑的建设质量而言施工材料的好坏都其最直观的影响因素,材料不合格就会致使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严格管控施工材料的质量。从选购原材料的层面来说,施工单位应当选择有经验的采购员进行材料选购工作。在选购环节中,选购人员需要到材料供应商所在地进行查看,从源头来保障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施工材料被运进施工现场时,相关人员要严格检测材料的验收工作,要保证每一项都是符合要求的,同时在材料存储方面,相关部门也要重视起来,防范因存储不当造成施工材料损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4路面基层质量控制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压实是一项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路面路基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的重要技术之一。如若路基压实不均匀或是压实不够,就会导致路基含水量过高,致使沥青路面出现横向和纵向的裂痕。此外,部分路面的路基压实程度不够,就容易出现坑槽、坑洞等等情况。所以施工团队必须严格按照路基地面施工,确保路基压实度。在基层队伍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施工,确保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进行面层铺筑工作前要先用直尺测量基层的平整度,对于平整度大于8mm的路面都要进行仔细清扫,保证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杂质和松散浮料。对于桩距的选用,应当统一选用20m的,处理摊铺工作。摊铺工作的主要质量问题表现在摊铺机摊铺接缝和集料在装车时容易离析,以及压路机碾压后易形成2~3mm 的波浪。所以在基层验收环节,很多情况下是高程合格了,平整度不符合要求,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摊铺过程中的压实系数不一致所导致的。此外,基层压实主要靠的是振动压路机来进行压实工作,由于振动压实机并非连续式碾压,振动频率较低,故而容易在基层成型后产生烟波无法看见的波浪。所以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条件下,施工团队最好使用摊铺机摊铺,并且同时使用25左右的胶轮静碾压路机碾压,从而达到提高基层平整度的目的,为路面表层平整度打下良好基础。

3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3.1配合比设计

在沥青路面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沥青的混合材料配比工作,保障混合出来的沥青是稳定可靠、合格的,在正式混合之前可以先进行试铺工作,如若发现不对之处一定要及时做出调整,确保机器正常运转和样本合格的前提下进行相应实验,在对比不同的实验结果,选择最优方案进行配比生产工作。上述工作内容就是配比的所有工序,必须确保配比达标之后才可以正式开展施工。

3.2摊铺控制技术

保证摊铺机的性能是保障摊铺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整体工程最好统一使用相同性能、型号的摊铺机,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误差;在开展摊铺工作之前就要做好对摊铺机的检测工作,确保其可以稳定运转;相关的操作人员应当选择熟练掌握摊铺机的使用流程,并且依据个人喜好调整好相关细节,便于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设备更加上手。摊铺工作进行时,需要保证设备是连续工作的,不可以有混合料阶梯状不平和冷凝等状况发生,摊铺工作主要有三大步骤: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初压的目的是保障路面稳定性和平滑性;复压则是将沥青混凝土碾压成型,确保其密度紧实度,减少路面的裂纹和间隙;而终压则是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划痕与车痕。

3.3碾压施工技术

在我国,目前高速公路的沥青碾压技术已经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技术应用人员和施工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在高速公路上开展沥青路面碾压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好施工作业的质量,注意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的质量因素,并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制定合理的实施方式。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把控好碾压的具体事项,例如碾压路面的厚度、施工程序的细节以及技术设备的温度等等,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确定碾压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实际上就是重视沥青路面技术设计的表现,因此必须要保证最终的实施方案的整体工序更具专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

3.4材料拌和

材料拌和作为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关键部分和重要环节,对其使用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搅拌和具体工序对时间和温度的把控要求也非常高。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温度高于预期,那么沥青就会呈现出老化的状态,并且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滴漏,影响沿路和周边环境。而温度如果过低,那么沥青混合料在搅拌时就会难以均匀,影响最终的使用。不同材料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基质沥青所需要的温度相对较低,矿料所需要的温度是最高的,最高可至200℃。在拌和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进行试拌,而试拌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拌和的时间。拌和有干湿之分,干拌时间主要控制在1~2s,湿拌时间大概为40~45s。在温度控制和拌和时可以利用实时动态质量监控系统实现动态监控,从而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3.5运输技术

自卸车是运输沥青混合料时的常用车辆,在混合料开始运输前要对其温度进行测量,如果发现有温度异常的混合料便立刻禁止使用,只有达到标准的混合料才可以进行运输和使用。自卸车需要事先在车辆的内壁上涂抹一层有效的防粘液,混合料出场后要及时覆盖苫布,使得混合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标准值。运输车将混合料运输到施工场地后要由专业人员进行车辆卸料并且再次进行温度测量,不符合温度要求的车辆将直接禁止卸料。

3.6沥青路面接缝处理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的各个部分必须实现完美的衔接和融合,从而保证路面的整洁性、可观性以及路面的使用功能。沥青路面的接缝工作主要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这两类,针对这两类接缝问题有着不同的措施。解决横向裂缝的措施主要是保持端部直尺的悬臂状态,等到脱落后进行切割碾压,通过钢桶压路机将路面进行横向压实。解决纵向裂缝主要依靠摊铺机的作用,使两台摊铺机通过梯队联合的方式解封,首先让混合料保持松散状态,而后经过叠加和碾压,完成纵向裂缝的处理。

4结束语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关键施工技术的使用和创新,关键施工技术

的正确运用能够显著提升路面建设的质量。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运用,才可以加快公路工程建设,为人们带来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松斌,徐科,温俊涛,陈搏.高温多雨区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公路,2021,66(07):88-94.

[2]杨湧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20,17(30):115-116+128.

[3]刘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261.

[4]范宝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08):91-92.

[5]蔡桂勇.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控制关键技术[J].低碳世界,2016(10):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