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黄翔

江西省地质局第九地质大队       江西吉安    343199

摘要:地质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因素有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气象、人类工程活动等。本文主要探讨水文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地质灾害隐患;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措施

1水文地质勘查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当前,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各类开发,建设了很多地面和地下构筑物,直接对原有的地质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部分地区地质结构出现了不稳定,呈现出地面坍陷和地下水流失等,增大了地质灾害产生的概率。通过水文地质勘查,系统收集某一区域内地下水活动情况,准确判断出水文地质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威胁程度。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地下水是其中一种。地下水任何变动都会直接对地质结构产生影响,勘查人员需要对地下水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小地质灾害产生,或者制定出应急措施。

针对水文勘查,必须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测绘。通过测绘可以对水文各方面的特征进行观察,也可准确了解地质情况,对二者的影响关系进行准确分析。在具体的测绘工作中,一般采用遥感获取数据,对水资源分布进行分析,找到适合的观测点。一般情况下,都会在水资源的泉点设置观测点。也可以采用钻探的方式,通过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进行分析,利用钻探获取正确的水文数据,与测绘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确保二者数据不存在较大差异。利用这种办法可以获取准确的地下水位信息,也可以很好了解水文情况。也应该结合相应的试验,来判断水文特征是否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采用抽水和放水两种模式,观察地下水特征变化,依靠实验获取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最终结合数据计算确定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以及渗透系数。

2常见的地质灾害

第一泥石流。山区沟谷中出现暴雨、冰雹、融水等水源都会引发泥石流问题,泥石流当中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爆发极为突然,流体较为浑浊,会沿山区沟谷快速突进,短时间内冲出大量泥沙、石块,在堆积区漫流堆积,严重威胁作物、道路、居民点的安全。第二,崩塌。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岩土体发生重力作用,可能导致崩塌。一般该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坡度在56°以上且高度28m以上的陡峭斜坡。一旦发生崩塌,必然会威胁到附近建筑物的安全性,甚至会对周围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第三,滑坡。滑坡这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同时是受到重力作用影响,山坡土体导致滑落。当产生了滑坡地质灾害之后潜在影响较大,如人们正常生产与经济。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需要重点关注滑坡,减少滑坡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

3地质灾害隐患的防治策略

3.1加大地面崩塌与泥石流治理

相关部门在开展地面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的治理工作时,主要是采取有效的灾害预防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比如,合理运用地质勘探技术,制定自然资源开采规划,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控体系,在地面崩塌或泥石流频繁的区域布设先进的监控设备,判断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应急预案,提高自然灾害的治理效率和质量。此外,因为地面崩塌或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合理运用技术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把控工作,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跟踪分析地质结构变化趋势,才能在保证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增强地质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2滑坡灾害治理

滑坡灾害治理工程所在地区的关键土层需要组织试验,要求原状土试样、原位测试数据子啊6组以上,以此来杜绝偶然性取样的现象。根据水工环地质技术设置周边线、角点布设勘测点,因为滑坡灾害的治理,会对主要受力层造成干扰,如果下卧层起伏明显,那么务必要在原本2个勘探点的中间处增设1个勘察点,再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勘查现场及周围水文地质信息是否存在变化。关于滑坡灾害的严重性、所处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土壤条件等,也需要采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将钻探、触探组合应用,在露天矿边坡现场布设探井。

对于滑坡灾害的治理,建议按照水工环地质勘查得到的数据,开展地面排水的相关工作,并且降低地下水位。由工作人员对定位放线、排水情况、降低地下水位系统的运行等进行检查,制定土方运输线路,附近地区设置弃土场。综合地质灾害实地勘察得到数据信息,采取定量分析法,将地质灾害划分评价等级。如果地质灾害所在地的环境比较复杂,那么附近的一些关键建筑物应该划分等级。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深入剖析治理规模,严格参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地质灾害等级划分要求,明确滑坡地质灾害评价等级,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优势。在了解所在地区对于滑坡灾害治理工程基本要求之后,重点集中关注埋藏河道、墓穴以及防空洞等提出治理对策,注意无益于滑坡灾害治理的埋藏物,一般不能使用管桩,其他地点则使用冲孔桩。明确了基础勘测形式之后,按照水工环地质技术获取附近地块地层条件,所有数据加以整合、分析,便可获得初勘深度数值。另外,地面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也是该领域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3.3加强矿层裂缝灾害防治

相关部门在治理矿层裂缝灾害时,应该严格按照积极避让的原则和要求,强化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由于地下水资源的匮乏是造成矿层出现裂缝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在确保地下水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前提下,划分工业活动的区域,以便于有节制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因为局部区域出现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利用的情况,导致地下矿层出现裂缝地质灾害。

针对矿层裂缝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相关部门必须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掌握地质环境勘查报告,分析矿层裂缝分布的区域,明确裂缝之间的安全距离,降低矿层裂缝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此外,针对已经发生裂缝的矿层,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加固处理受影响区域的方式,采取换填、夯实等做法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加大相关区域危险系数勘查工作的力度,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

3.4进一步协调人类活动和环保之间的关系

社会要发展,必然离不开人类各种活动的参与,而有些人类活动会对水文地质以及环境地质产生深刻影响。为了更好的开展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工作,要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这样既能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地遵循地球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进行各种开发活动时一方面要确保地质条件符合相应的开发要求,另一方面在开发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要做好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切实把保护措施落实到位,逐步改善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为防治地质灾害隐患提供可靠保障。

结论

我国的地质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加之地质灾害的巨大危害性,所以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的防治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基于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工作情况,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地质灾害隐患的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使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相关部门还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做好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防灾减灾中,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的地质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霞.浅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华北自然资源,2022(01):59-61.

[2]关小亮.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22,37(0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