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叶片实时监控故障预警系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风力发电叶片实时监控故障预警系统研究

弓晓炜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030006  身份证号:140221198803220016

摘要:风力发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叶片长期遭受巨大压力,是风电机组中故障高发的构件之一,所以对叶片故障的诊断与监控十分重要。叶片工况较为恶劣且荷载不稳定,叶片粘贴检测介质难以实现,易出现测振漏报的问题。基于此,对风力发电叶片实时监控系统进行研究,开发一种PLC新型非接触式风力发电叶片监控系统,对叶片断裂、过度形变等状况进行及时预警,避免叶片故障的发生。

关键词:风力发电;叶片;实时监测;叶片故障

在科技的持续发展下,风力发电技术水平持续提升。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可改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还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中,风电叶片经常出现故障,不仅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还会对机组安全带来巨大损害。所以,应注重风电运行状态的监测,降低故障发生率。

1 风电机组叶片断裂原因与检测原理分析

1.1叶片断裂的原因分析

叶片运输过程中风电叶片与风场的距离过远,交通环境较差,在交通因素的影响下叶片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损坏,如断裂、划痕等。如果将存在划痕的叶片配置上风力发电设备上,会埋下安全隐患,在压力的持续作用下会导致叶片断裂。叶片吊装过程中,不论利用何种安装方式,叶片在偏离地面后都会产生复位位移及摩擦情况,促使叶片出现损伤。这种方式的损伤主要作用在叶片的前端位置。另一方面,叶片运行过程中会受到雨雪影响,所以叶片存在小裂缝时雨雪会渗入到叶片内部,从而加速负荷材料的腐化速度。当叶片处于低温条件时,雨雪会让叶片表面及裂缝内部结冻成冰,从而对叶片造成破坏。

大多数风力发电叶片均处在高压力的运行环境下。从叶片的运行状态分析,短期内会让运行功率有所提高,但会让机组运行中出现超功率现象,同时进一步加大叶片的荷载,对叶片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机组全天候运作,因此叶片承受的压力会伴随在机组运行全程,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构件之一。比如,叶片运行时会和蒸汽和空气接触,在压力的影响下回加快叶片腐蚀,从而出现脱落的问题。当叶片运作时间过长时,内部配件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从而导致叶片与机组的连接不稳定,引发故障。如果叶片受外力影响产生裂纹及形变,将释放出高频瞬态的声发射信号,此信号是叶片损伤评估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叶片出现故障后,将导致转子叶片受力失衡,此种受力会通过主轴传送到机组内部,从而导致机舱出现震动,轻者导致局部故障,重者导致机组功能失衡。

1.2叶片检测原理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分布处于均匀状态,所以叶片尖端位置弧长可设定为S,假定叶片断裂前产生明显形变,在叶片兴百年的作用下会让其运行轨迹出现大幅度偏移。在这一过程中,风力发电叶片尖端位移变化量会变大,两个叶片尖端弧长将发生变化,由最初的S变为S±ΔS。在叶片实际运行中,由于相邻的两个叶片弧长无法被准确监测,所以需利用测量叶片间时长t的方式进行叶片状态估测。假设叶片的叶轮转速为a,依照速度位移控制时间t,可列出算式t=s/a。从理论层面分析,由于叶片尖端理论弧长均为S,在叶片运行中如果叶片没有出现形变,叶片间段时间差为t,其中存在单个常量。但是,假定叶片运行阶段出现形变,时间差将出现变化,可用 t±Δt 来指代。总体而言,叶片运行中荷载极为负载,在对叶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时很容易出现弹性振摆,从而发生误测与误报的问题。机组运行过程中,为了降低误报概率,应保证健康系统稳定运行。开发叶片监控系统时,应设定警报阈值,并且在理论时间差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的调整量。

2 叶片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

2.1 叶片故障检测装置

偏航控制系统是监测叶片运行状态的主要系统之一。偏航系统的作用是对机舱角度位移进行监测,如果机舱正方向和自然风发生转化,系统会自动将其恢复到偏移位置之前,以此让风机可接受粳稻的迎面风,达到提高风机发电效率的目的。为了让偏航系统适应叶片叶轮频繁转向,应利用实时监测系统对其状态做出相应。检测装置需布置在塔筒外侧烟叶片径向靠近叶尖的位置。如果风力发电机组的正方向和自然风发生角度偏转,并且偏移角度超出设定阈值,那么机组主控系统将发生指令,并且驱动偏航系统调整运行角度。偏航轴承齿轮和驱动器齿轮处于咬合状态,以此让风机在驱动器的作用下向左偏航会向右偏航。当偏航完成后,检测装置依照风向设备测得的风向角度实现传感设备的交替,以此实现对叶片状态的动态监管。

2.2 监控系统的设计

以PLC控制器为基础对叶片断裂前将出现的大幅度形变做出预警,如果发出预警在将警报信号传出的同时,让机组停止运行。当机组处于工作状态时,叶片叶轮每转动一圈,非接触式光电传感设备将接收到和叶片数量相同的控制信号,并将叶轮转速装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传输。利用信号屏蔽线,将信号传送到PLC。在监控系统中包括紧急制动、过速测定、扭缆装置、振动装置、PLC过速信号灯。如果叶片将要断裂且出现大幅形变,传感设备将接收到开关控制信号,并对超过时间差的数据上传到上级系统,并触发警报装置。当警报触发后,整体回路处于断电状态,风电机组立即进入紧急制动,以此避免故障的扩散。

2.3  警报模块的设计

根据叶片状态信号,得到精准的监测结果,从而实现自动响应与紧急制动。在线监测可确保单帧图像的采集与处理,并可迅速识别,识别速度可达到100毫秒。依照实际工况,警报模块设计如下:其一,监测到1帧图像后,如果符合叶片断裂、形变等特征,系统将对数据进行自动存储,此时系统不响应预警,仅将信息分级存储在不同模块;其二,如果连续2帧图像均检测到符合叶片断裂或形变等特征的图像,软件再次对图像进行分级存储,此时总控制台的指示灯由不良转化为闪烁;其三,当连续3帧均监测到符合叶片异常特征的图像,系统将对应数据存储到软件中,控制台指示灯在闪烁的基础上发出预警提示;其四如果连续检测到4帧符合异常标准的图像,控制台指示灯闪烁,发出预警信息,同时向机组控制机构发出停机信号,可远程自动暂支设备运行。依照叶片惯性停机参数,给出断裂的程度与形变的受力点,同时得出断裂长度、跑偏位移等数据,为维修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及维修提供保障。相比常规预警方式,分级警报可最大限度降低误报率,同时可更加精准的获取异常信息。分级警报模式方便操作者及时查看叶片信息,在算法与分级报警的支持下,可最大限度智能传感技术的优势,可将漏报率降低至0.1%,同时也减少了重复预警概率。

结束语:风力发电叶片作为风力发电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状态监测十分重要。鉴于当前监测技术不足,对叶片断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非接触式叶片监控方法,并开发新型的故障预警系统。采用分级预警的方式,进一步调故障预警精度。结论表明,利用该系统后可有效预防叶片断裂故障的出现,降低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本系统是在原有系统上设计的接口功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兼顾维修简便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国维,黄雪梅,于良峰,张磊安,魏修亭.风电叶片两加载源疲劳加载同步激振控制策略[J].太阳能学报,2021,42(12):99-103.

[2]徐建新,赵树杰,马超,巴翔.基于EWT-熵值方法的发动机风扇叶片损伤监控[J/OL].航空动力学报:1-10[2022-09-02].

[3]崔逊航. 基于改进LightGBM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故障预测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21.DOI:10.

[4]卫振海,江震胜,熊巧兵.基于SCADA监控系统的风机叶片覆冰情况分析[J].科技风,2020(07):180.

[5]林聪伟,郭晓东,张卫青,李飞,杨俊峰.基于自动化生产线的物联网可视化监控系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34(04):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