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顺利开展群众工作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4
/ 2

新时期企业顺利开展群众工作的措施

孙龙珠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巴彦县供电分公司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1800

摘要: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重视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加强群众工作都必须作为党的建设的突出重点和重要任务。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化经营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职工群众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心理需求日趋复杂,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加大了开展群众工作的难度。需要增强责任感和敏锐性,适应新变化、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加快掌握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本领,努力做好企业群众工作,构建和谐企业。

关键字:新时期;群众工作;措施

一、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1.做好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的要求和现实的迫切需要。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的政治优势。自我们党成立以来就非常善于做群众工作,非常善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动员群众。能不能够巩固我们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取决于人心向背。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整合不同阶层的群众利益,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地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赢得民心。

2.做好群众工作是贯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切实体现发展为了人民的思想。

3.做好群众工作也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和担当。习近平同志曾经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结业式上作总结讲话时指出: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1】。把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带着责任做群众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实际行动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支持和信赖。因此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新时代加强群众工作的对策

针对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对象复杂、领域扩大、需求多样以及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结合发展需求,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1.提升教育引导能力

做到善于沟通。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身边的事例,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不断增进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尤其是在宗教信仰、反渗透等问题上,要做好敏感舆情和突发事件的思想舆论引导,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严防和抵制各种歪曲解读、故意抹黑党和国家的错误行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

做到换位思考。对于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问题,党员干部和群众往往因为其视角、思维方式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看法和判断。因此,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特别是在开展民生工程、处理民事纠纷问题时,党员干部必须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上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找准着力点,真正让工作与民心民意合拍。

做到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真正的智慧来自于人民群众。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与群众交心交朋友,真正向群众学习,不断开阔视野、明晰思路,丰富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问计于民常常会遇到不同意见甚至尖锐批评,要时刻牢记是否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是否服务人民,只有公字当头,摒弃私利,才能在面对批评以至指责时冷静研判,从中吸取正确的东西。

2.提升矛盾化解能力

未雨绸缪,及时解决矛盾萌芽。要发现在早,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及时发现和准确把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预测预警,把矛盾隐患排查作为常态化工作,特别是镇街一级的基层党员干部,要统筹调动网格员、调解员、民警、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全面掌握本区域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建立台账目录,制定解决计划。要处置在小,做到矛盾风险不积累、不扩散、不升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机制,强化基层治理、区域治理、单位治理、系统治理、行业治理,切实把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化解在基层【2】。

一视同仁,公正处理群众事务。群众工作之所以难做,是因为群众心里与党员干部有距离,不信任干部。因此,做群众工作要“一碗水端平”,对待所有群众要一视同仁,赢得信任。不能将群众分为“三六九等”、随意给群众“戴帽子”,做到政策和扶持上平等对待,关心和帮扶上同样用心。对待“好说话”的群众要亲密,对待“意见大”的群众更要用情,只要持之以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滴水也能穿石,矛盾终将得以化解。特别是在处理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时,最怕“拉偏架”,党员干部如果不能公平公正,在群众中就失去会威信,群众工作就更难开展下去。

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化解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面对群众各种各样的诉求,党员干部要善于抓住和化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关键人、关键事,甚至是关键时间,以此为突破,带动群众问题逐步解决。

3.提升依法服务能力

树牢法治理念,做到遇事懂法、办事依法。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做懂法、守法的表率,真正做到依法用权、理性用权、谨慎用权。要把法律意识融入到群众工作之中,做任何事情特别是有关群众的一些决策部署,要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不仅考虑经济效果、社会效果,还需要考虑法律效果。要把学法、用法、守法与依法为群众办事实践紧密结合,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畅通民意渠道,做到完善制度、民主管理。正确处理群众的利益诉求,形成群众利益的制度化表达渠道,用好网上民声、公开电话、民生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落实“民情沟通日”“领导接访日”等群众接待制度,让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人有处找、事有处办”。坚持群众事群众办,拓宽民主渠道,扩大群众参与,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前,要深入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集中民智,防止大包大揽,让群众有充分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评判权。

强化底线思维,做到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群众工作,党员干部首先要有良好的作风为保障。要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带头弘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断强化自我监督,筑牢思想防线,把落实党规党纪、改进作风作为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具体体现,以优良的作风、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三、结语

总而言之,职工群众工作既是企业的责任工作,也是一项社会工作,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企业要了解群众观点、坚定群众立场、加深与群众的感情。探索并研究企业职工群众工作运作的创新机制与有效途径,从而不断的提升企业服务于职工、服务于社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连益峰.浅谈国企工会组织如何在服务职工中创新作为[J].办公室业务,2018(14):36.

[2]施一蒙,朱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关于新形势下工会提高服务职工本领的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21,24(03):29-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