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孤立性髓系肉瘤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3
/ 1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孤立性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5—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宫颈孤立性髓系肉瘤3例,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68、44、66岁。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肉眼于颈管见浅绿色病灶(例2)。镜下肿瘤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细胞间黏附性差,部分呈单行线状排列,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小至中等大小,胞质稀少,核染色质细腻,部分细胞核折叠、扭曲,核分裂象少见,例2、例3肿瘤细胞间可见散在分布的不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均阳性表达髓过氧化物酶、CD43、溶菌酶、CD117、CD99。例1、例3分别于确诊后25个月、5个月死亡,例2确诊后随访20个月,一般情况尚可。结论宫颈孤立性髓系肉瘤罕见,需结合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骨髓及外周血情况综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