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联合低剂量利巴韦林治疗丙肝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2
/ 2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联合低剂量利巴韦林治疗丙肝的效果分析

张洪昌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   516399

【摘要】目的:分析丙肝患者采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联合低剂量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医院接收的丙肝患者中抽取出80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40例,给予对照组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低剂量利巴韦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丙肝疾病患者采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与低剂量利巴韦林联合方案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减轻肝功能损伤程度。

【关键词】丙肝;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低剂量利巴韦林效果分析

慢性丙型肝炎属于临床感染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丙肝病毒属于一种小RNA病毒,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强,因此大部分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早期无任何症状,常会在体检时发现,致使多数患者未能在发病早期接受合理正规抗病毒治疗,从而增加了疾病诊治难度[1]。为进一步提高本病治疗效果,此研究中详细分析了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联合低剂量利巴韦林治疗丙肝的临床效果,具体详情见下文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医院收治的80例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女人数为22例、18例,患者年龄范围20~70岁,年龄均值为(45.00±2.20)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17例,入选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为(45.50±2.10)岁,两组资料经分析对比后显示(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每次用药一片,每日用药一次,共连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添加低剂量利巴韦林治疗,利巴韦林颗粒每次口服100mg,每日服用两次,治疗时间为12周。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②详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1.4治疗有效率判定

完成治疗周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经检查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为显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仍未出现不良反应为有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且出现不良反应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文中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两组计量数据描述运用(±s)处理以及t检验,计数指标处理使用n(%)描述和x²检验,当最终数据结果对比后达到统计学意义运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数据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见下表1。

1组间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s)

分组

n

            ALT(U/L)

AST(U/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0

125.5±9.6

45.6±2.1

118.5±8.5

48.6±2.1

对照组

40

125.6±9.8

87.9±3.4

118.7±8.6

76.9±2.4

t值

0.0461

66.9449

0.1046

56.1249

P值

0.9633

0.0000

0.9170

0.0000

2.2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对比

两组最终记录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联合方案治疗后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5%,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5.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仅有85.0%,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20.0%,两组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安全性更高,(P<0.05),见下表2。

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详情[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40

30

9

1

39(97.5)

2(5.0)

对照组

40

24

10

6

   34(85.0)

      8(20.0)

x2

3.9139

4.1143

P

0.0478

0.0425

3、讨论

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简称为丙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感染丙肝病毒所致。当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及延缓病情发展,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是临床治疗本病常用药物之一,该药是由索非布韦与维帕他韦组成的复合剂[2]。维帕他韦可抑制NS5A蛋白参以及病毒复制,达到抗病毒活性的作用,且口服后可在体内迅速达到最高浓度,具有半衰期以及药效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由于本病比较顽固,用药治疗周期较长,长期服用单一药物治疗会产生耐药性激素副作用,因此会影响最终疾病治疗效果[3]。为此,本篇文章中对其患者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用药基础上添加了低剂量利巴韦林治疗,且最终经分析显示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利巴韦林是临床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的常用药物,该药可直接作用于RNA、DNA 病毒,抑制病毒活性以及合成,降低三磷酸鸟苷水平,而且用药后可在体内迅速发挥作用,且生物利用价值较高,因此可有效抑制病毒传播。所以将该药与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联合应用,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用药效果及安全性,最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降低疾病危害性

[4-5]

综上所述,运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低剂量利巴韦林联合方案对丙肝进行治疗,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良好提升,且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减轻病毒对患者肝功能造成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利,赵俊君,朱文刚,等.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联合低剂量利巴韦林治疗丙肝的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22,30(3):59-62.

[2]梅光涛.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20,10(9):2.

[3]陈祥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8):4.

[4]赵春红,卫淑香.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2):3.

[5]崔俊峰.索磷布韦在丙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