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的控制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0
/ 2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的控制点分析

赵勇,苏小婷

安顺市烟草公司关岭自治县分公司,贵州省安顺市,561300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织,既要承担经济责任,同时也承担着不少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国有企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国有企业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必须要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充分运用内部控制体系的长效保护,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果参差不齐,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证券虚假陈述、个别企业债务违约、企业内部收入成本倒挂、企业深陷亏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内部控制不力,并且缺乏自我监督与约束机制。为此,论文在深入研究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强化内部控制的措施,以帮助国有企业防范风险,为国有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控制点

1国有企业特点分析

一方面,与其他企业一样,国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因此其内部控制目标仍是通过合规经营,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和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从而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另一方面,又不同于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归国家所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经济体,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组织,其还肩负着调节国家经济结构,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市场竞争的责任。此外,国有企业还承担着对员工权益保障、对消费者保护、对环境保护、对资源节约的社会责任,可见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利润的增长,还要强调对社会的贡献。

2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对内控工作缺乏重视

部分国有企业对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往往将重点放在各项业务上,从而导致对内部控制缺乏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认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就是制定规章制度,认为内部控制制定后,可以一成不变,认为内部控制可以直接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经验做法,从而没有对内部控制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因此在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全员内部控制意识,同时,缺少相应的企业内控文化氛围,也缺少相应的宣贯和培训,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有效性未得到有力保证。

2.2审计工作开展难度大

从国有企业内控审计角度出发,在工作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执行效果。国有企业传统审计工作缺乏信息化系统,无法快速整理工作信息。当下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时,依托软件开展审计工作,可以更好地收集信息。但是国有企业现在使用的软件系统也存在一定缺陷,很多供应商开发软件时,由于自身技术限制,无法优化软件功能。还有部分供应商在售卖软件时,夸大软件功能,使用软件开展审计工作,不能良好地完成工作数据处理任务。如果企业业务记载类型变多,使软件在信息处理中,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在达到某一临界点后可能使系统崩溃,影响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

过往国有企业在审计方面,给出的规则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要求,不能在规范要求下开展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下,国有企业需要关注内部审计工作,了解会计审计内容,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使内部审计可以高效进行。然而,当下国有企业在审计方面,没有根据需求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无法快速处理内部审计任务,影响各企业活动的开展效果。

2.3忽视信息沟通的重要性

首先,信息沟通缺乏制度保障。国有企业在制度建设中往往容易忽视信息沟通制度的建设,没有制度的约束,信息传递很可能无法有效进行,信息在各业务环节之间、责任部门之间、执行层与管理层之间无法通过沟通进行反馈。

其次,信息系统不健全。目前,国有企业信息的沟通和反馈仍单凭传统的沟通模式和活动,已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息质量要求,迫切需要运用更加高效、全面的信息系统做为载体。但由于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投资金额较大,且见效较慢,这部分投入往往容易被忽视,使得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缺乏对信息系统软、硬件设施双重投入的现象。

3强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对策

3.1提高内部控制的整体意识

在国有企业中,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从而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由此,国有企业领导需要不断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整体意识,包括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作用和意义。首先,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明确自身定位,清晰认识到自己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负责人,而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其次,国有企业应当在企业中加强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引导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监督内部控制,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用命感。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在企业内部各级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宣传和培训,不断增强全员的内控意识;二是逐步在企业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内控文化氛围,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对促进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发挥员工积极性,增强凝聚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而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有效运行,企业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3.2加大审计工作管理力度

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在信息管理期间需要选择更加妥当的方式,由多名专业人员处理会计方面的工作。国有企业应该明确相关人员负责的工作内容,让相关人员可以按照工作划分,进行系统审核、系统维护、系统信息更新等工作。在工作人员开展活动时,可以通过职责分配落实每名人员承担的工作职责,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工作良好的进行下去。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需要打造不相容职责分工与岗位分离的工作体系,保证工作人员在相关机制的约束下,落实工作任务。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信息系统人员岗位设置不同的权限,防止信息出现随意篡改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管控水平。企业在会计审计中,改变管理方式,防止越权操作等行为出现,强化企业内部管控能力,让会计管理工作可以按照要求良性运行,合理应用系统完成工作任务。

3.3加强控制活动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企业应对信息沟通制度的建立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在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有关信息传递的职责,制定信息确认和反馈的时间条款,以及各自所需上传信息的内容条款,便于其他部门及时读取。另一方面,通过沟通机制让员工充分了解各自在沟通中的角色,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畅通,确保企业有关信息在各环节之间、上下级之间顺利传递,注重信息传递质量。

其次,加大对信息平台软、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国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将内部控制制度嵌入到信息化系统中。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搭建起信息快速传递的平台。将财务、审计、人力资源、资本运营、经营管理、资源管理、风险控制、企业文化等全方位信息储存为电子信息,便于信息读取者在查阅和运用时能够准确抓取信息并及时反馈,以提升企业管控能力。

结论

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重点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优化信息沟通渠道,强化信息系统安全的意识。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意识,构建一个完善而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力度,从而促进国有企业长远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宝新,潘晓.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对外经贸.2021(08):120-122.

[2]王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0):33-34.

[3]曾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1(17):51-53.

[4]丁晨晓.信息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完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1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