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8
/ 2

电力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万飞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物联网的优势也逐渐应用到我国电力行业中,二者有效的结合能够促进物联网系统的升级,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让物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加快创新脚步,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高效性,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关键词:电力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

引言

国家为迅速建立低碳节俭型、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型的新社会,亟需科学合理地规划传输和利用能量的网络系统。而现代电力系统又是生产、运输电网能量的主要承担者,相应地也迫切需要革新内部的管理系统和科技应用。

1电力物联网的内涵

1.1从消息交流的视角

电力物联网在发展早期,由于大伙往往以物互联的角度为切入点理解何谓电力物联网,所以对电力物联网的定义往往具有较重的信息技术与网络风格,以帮助社会大众了解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1.2从智能电网的角度

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现阶段的科研论文中,大多数高水平论文都是以物联网技术如何在智能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主旨的。这一类研究主要探讨物联网技术为智能电网所提供的重大变革,所以很少对电力物联网技术作出具体界定与规范,仅模糊地将之界定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实际运用。

1.3从应用领域的视角

以应用领域的视角,对电力物联网来进行界定是在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两会报道中提到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之前,比较普遍的一种界定方法。此时的学术界已经通过了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也已着手探索了多种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从而已经走出了单一的信息交流范畴,也就逐渐划分出了智慧电网和电力物联网领域。在这个情形下,“电力物联网”就变成了一种专用词语,也慢慢具有了“电能”的特征了。在技术发展理论研究架构下,电力物联网可以被明确界定为:进行对供电设施、工作人员和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交互和管理的信息网络。

1.4从综合的视角

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两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这是“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电网企业的两会公报中,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科研圈中。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针对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电力行业的广泛运用,已经拥有了多年的科技基础,形成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因此可以从综合的视角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

2现阶段我国物联网技术和结构具体概况有效探究与分析

2.1关于核心技能

初期物联网的关键与核心技能就是网络技术和RFID,主要是有效管理各类商品以及货物,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各类物质有效管理与控制,做到以物换物。物联网本身就具备智能性特点,可以通过对周边环境有效感知实现动态自适应现象。与此同时随着材料技能的不断进步从而拓展并延伸了物联网自身的功能属性,因此物联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对宏观物体进行准确操作,并有效精确抑制微观生物体。现阶段只有利用网络融合技术对传统网络导购形体有效运用难度进行限制,才能优化未来全球物联网运用过程和策略。总而言之物联网本身具有对事物进行有效标识的RFID技术、探测以及传感器技能、抑制事物智能化思考技能、有效融合网络技能以及纳米微缩技能。智能抑制技能主要使物体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性,在物体中设置职能体系使其转化为智能抑制系统,并有效运用智能抑制系统充分分析各类物体的具体状况。智能抑制管理理论的来源是认知运算,当前的最新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就是认知运算。而以物换物的目标在物联网中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对外界环境情况进行学习和感知,并且需要对自身行为习惯进行觉察与感知。

2.2关于体系结构

现阶段我国通常情况下会将Y.2002建议中ITU-T描绘的泛在网分层体系结构作为物联网本身的体系结构。在该建议中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将物联网平均分为五个层次,泛在传感器及其基础骨干网络、中间件以及网络应用平台、传感器网络等就是这五个层次。部分欧洲和亚洲国家已经进入了M2M体系结构的局部商用环节,主要在城市物流系统、信息化、交通系统与监控体系等领域中大多使用该体系结构。M2M体系结构在ETSI中主要划分物联网为网络、感知以及应用层面。

3物联网技术在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电力系统中有效运用的对策

3.1关于应急通信

应急通信的时间与地点并非一成不变的,这就导致指挥中心与事故发生地之间联系难度增大,一般来说当工作人员到达事故发生地点并进行检查,然后利用电话或者视频联系指挥中心,这种方式导致事故处理时间较长,事故处理效率较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的降低指挥中心的工作难度,一旦发生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帮助指挥中心明确事故发生的位置,对现场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极大的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

3.2关于智能电网

物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以及连接物体都需要通过感知层实现,其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延伸通信层,另一种是控制感知层,通过这两种类型来实现连接物理实体以及辨别智能信息两大功能。应用层面需要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各类高级应用,对信息资源进行协调,对整个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监督,能够有效实现智能化家居应用,促进智能化电网发挥作用。

3.3关于设备状态监测及平台化设备管理

物联网技术在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方面有着很大的租用,最为关键的就是在线监测运用配电网,利用无线局域网或者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来获取最新动态,然后通过远程监测配电网设备能够将其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其中有管理电子票证、人员身份识别等,可以对各个环节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控。引发设备运行风险的因素很多,其中人为因素也是非常关键的,对设备进行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监管能够尽可能的降低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实现平台化设备管理非常重要,泛在物联网时代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保证各种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管。

3.4电力系统资产管理

首先是微型监视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将传感器放置在特殊的位置,随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对电量和运行环境进行更细致的系统管理。如有意外情况,可以有效地利用无线网络技术,而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向设备管理人员汇报,及时做好检查和维修工作,防止出现问题。其次是网络传输模块。为确保传感器对信息的有效采集和传输,必须采用网络传输模块。该模块可以有效地替代有线网络,通过无线网络有效地传递数据信息,在保证时效性的前提下节省成本。

3.5配网通信技术的应用

配网方式中通过载波或光纤等通信方式扮演着通信的角色,由于其外来性,使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呈现出高度复杂的特征。在对电力系统进行具体分析时,主要表现为线路的复杂性较高,分支线路的数量较多,以及可能发生的变频频率较高。就其特点而言,配电网技术是独立完成通信任务的不同数额的通信任务,需要借助其他通信媒体来支持整个网络的运行。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配网终端复杂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并能保证主站点和配网站点的连续连接。

结语

物联网技术在未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物联网结合了传感器网络、定位等技术,能够协调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联,有效的感知层级应用层、网络层体系结构的应用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设备进行智能化监管,实现对资产设备的科学管理,在泛在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电力系统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汪利华.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S2):169-170.

[2]曲超.语义物联网事务模型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7(2):11.

[3]胡方博,王冠,王聪.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1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