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防雷现状分析与治理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8
/ 2

配网防雷现状分析与治理措施探究

莫祖旺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屏边供电局 云南省661200

摘要:配网防雷是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配网的整体安全稳定,甚至可能影响配网系统的运行周期。只有做好防雷保护,降低雷电威胁,加强配网防雷管理,才能为配网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氛围,创造出预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网防雷;现状;治理措施

云南红河作为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雷暴活动频繁。雷击是导致高原山区配网故障频发的首要原因。雷击故障存在跳闸集中,设备损毁甚至断线等严重故障的比例高。此外,配网由于直击雷引起的雷击故障占到了相当比例。这一系列问题导致配网防雷使用的常规治理手段效果不佳。目前云南高原山区配网存在雷击特性不清楚、雷击性质难以判别、线路雷击跳闸原理不明、差异化防雷评估手段不清晰等一系列基层痛点难点问题。因此,要对配电线路的防雷现状及综合防雷措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一、配网雷击

雷击对配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极大威胁,不仅影响配网正常供电,而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研究发现,雷击对配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增加跳闸频率。雷害引起跳闸是配网雷击发生率较高的故障,对供电区域的正常用电有很大影响。研究发现,由于配网自身因素和雷电破坏力的不同,不同地区配网的雷击跳闸频率不同。一般来说,城郊配网跳闸频率高于市区;农村配网的跳闸频率高于城市。

2、导致断线故障。雷击还会导致配网线路断线,不仅影响供电质量,若断线不及时解决,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雷击引起的配网线路故障大多分布在郊区线路,特别是采取防断线措施后,线路更易因雷击而发生断线。

3、损坏电气设备。由于农村配网线路电缆化、绝缘化率和绝缘配置较低,以及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气设备雷击损坏频率大幅增加。众所周知,配网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为配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旦被雷击损坏,往往会导致大面积停电,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二、配网防雷现状

1、防雷范围有限。雷电具有覆盖范围广、不确定性特点,所以为防止雷击影响配网的正常运行,所有配网都应进行防雷保护,特别是一些重点地区的配网应采取综合措施,将雷电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但由于投入资金的限制,部分地区仅在重点配网线路上安装过电压保护器、防弧金具和避雷器,一般线路很少采用防雷措施。同时,一般线路的绝缘水平较低,导致雷击跳闸事故频发。

2、防雷措施不完善。配网线路未实施完善的防雷击断线方法,避雷设备未正确接地。其中,接地电阻较大,不能有效发挥保护功能,低压台区通常线路太长,并且未配备避雷设备。当强雷电发生时,高强电波从低压端袭击配变,导致绝缘击穿。部分柱上开关未完全配备避雷设备,导致雷击和开关损坏。一些地方性供电所在雷击较多的地方安装避雷器,避雷器只能起到局部保护作用,不能达到全线防雷效果。

2、未形成统一的防雷设计规范:目前,整个配网防雷工作未形成统一的防雷规范和技术措施,不能充分发挥对整个配网线路防雷优化的指导作用。此外,一些地区的防雷措施通常是根据自身经验制定,缺乏统一规范指导的防雷工作,势必存在风险,只能做好眼前防雷工作,不能制定长远规划及目标。此外,尚未形成全面覆盖的防雷体系,防雷覆盖范围小,改造资金也不足,有限的资金投入使只有部分线路配备了防雷设备。防雷覆盖范围小,防雷效果有限。遇到高雷电天气,仍可能发生击穿跳闸等现象。

三、配网防雷治理措施

1、配网防雷技术原则,当前,配网防雷尚未形成一致的规程规范,在实际防雷中,未针对各种防雷设备的具体特征和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各种防雷设备的选择和设点等无统一的标准指导,也未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地区条件特点选择防雷措施,使配网无法达到预期的防雷效果。因此,有必要编制一套防雷技术规范性文件,以发挥其科学指导和规范作用。

参考《电力工程气象勘探技术规程》(DL/T5158-2012)等规定,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当地气象台站资料和附件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在设计模拟计算和咨询防雷设备制造商等,相应设计出配网线路防雷技术规程,其中包括配网线路类别、电缆类型、变压器类型、柱上开关等的选择标准,突出应达到的防雷等级等,明确绝缘线、裸导线等所需防雷技术等,并据此绘制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网雷区布置状况图,为防雷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编制防雷治理试点计划。选择最易受雷击的线路段,进行试点治理,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有规划地开展工作:①比较各种类型有间隙的避雷器作用。对于一些危险线路段,如雷电可能发生绝缘子爆炸和变压器烧毁等线路,尽量增加有间隙的避雷设备,同时更新其上方的绝缘子,以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绝缘能力,有效防止雷击。

②科学选择避雷器和设点。分析避雷设备的保护范围,重点分析无防雷保障线路,逐步安装避雷器,根据线路类型安装合适的避雷器,并计算线路上安装的避雷器数量与雷击跳闸次数的关系,最终获得最合理的避雷器覆盖范围,然后科学地确定避雷器的选型和设点。

③精确排查,差异化防雷。避雷措施的选择应根据结合雷电定位系统,根据地区雷击情况、线路历史雷击故障数据、地理环境条件、线路防雷建设水平等实际情况,排查梳理防雷治理的对象线路及杆段,形成《配网雷击防护能力收资表》作为防雷治理的支撑资料,评估制定《配网防雷治理重点线路清单》区分各区域雷害的严重程度,明确各区域防雷工作重点,然后结合各区域雷击的差异,确定防雷区域的选配方案及方法。

3、防雷技术性措施

①安装过电压保护器。为有效抵御配网雷击故障,结合线路走向、柱上开关、配变分布等,配置安装大通量避雷器是有效防止过电压技术措施。配网大通流无间隙避雷器实现了10kV 配网避雷器具有更大通流能力、更高过载能力、更强适应能力和更长运行寿命。

②石墨基柔性接地体:针对各单位的接地改造,在施工现场石头比较多、硬化路面不好开挖、青苗补偿庄稼地、不容易接电源或者容易引发山林火灾、山顶不容易运输、腐蚀性比较强、土壤电阻率比较高的地方,可采用新型石墨基柔性接地体进行改造。

复合型绝缘横担:各单位针对重点雷击区段,可采用复合型绝缘横担进行防雷,复合型绝缘横担采用环氧玻璃纤维芯棒材料、绝缘横担绝缘距离达到600mm-950mm,具有良好的雷电过电压绝缘性能。在机械强度方面,绝缘横担受力水平远高于普通角钢受力水平,满足设计要求。

4、注重防雷施工质量。防雷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防雷作用的充分发挥,特别是防雷施工内容较多,需处理好施工细节,避免遗漏施工内容,影响防雷施工效果。①选择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防雷施工作业,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防雷设备安装和接地处理,尤其要注意测量接地电阻,防止接地电阻过大。②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配网防雷的重要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防雷施工。③加强防雷施工细节的监督。对于配网关键线路的防雷处理,需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做好现场监督工作,确保防雷设备和接地相关参数符合要求并得到妥善处理。

综上所述,配电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电能,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配网运行的影响因素很多,特别是雷电是配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所以电力部门应结合配网的实际情况,分析配网防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段绪金.配网防雷现状与治理措施研究[J].电气应用,2015(S1).

[2]谭月胜.配网防雷现状分析与治理措施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

[3]蔡科明.配网防雷现状与治理措施研究[J].科技展望,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