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依从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5
/ 2

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依从性

程春燕

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  611800

高血压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终生服用药物,而较多的患者因为年龄增长,记忆力下降,导致依从性较差,出现停药或漏服等情况,最终致使病情严重或威胁自身生命安全。也有部分临床资料显示,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机能的不断减退,造成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需要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使得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以往由于临床技术条件缺乏,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干预作用,但是针对性不强,而且整体护理效果一般。而整体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奉行“以人为本”的主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稳定。故而,本研究探究整体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依从性影响因素

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药,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遵医嘱依从性可直接影响其血压控制效果,成为医生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月收入<2000元、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服药种类≥2种、有药物不良反应、服药频率≥2次/d均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依从性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如下:(1)老年高血压患者多退休在家,部分患者承担照顾小孩和家庭生活的责任,生活忙碌,加上老年患者记忆力、认知分辨能力均明显下降,对药物名称及其用量、用法易记忆不清或忘记,易出现忘记服药或未按时服药情况。(2)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药,虽每次药物费用相对不高,但对于月收入低者而言,长期服药无疑会增加经济负担,进而影响其遵医嘱依从性。(3)文化程度低者对医务人员宣教内容了解,对高血压疾病认识不够,缺乏自我保健意识,部分患者易根据自己感觉血压水平高低增减药物,如认为无症状时无需服药,血压降至正常时停药,待血压升高时出现不适或心脑血管并发症时再次服药,遵医嘱依从性较差。而文化程度高者学习能力较强,可自行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且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内容接受能力较强,可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危害性、不按时按量服药的危害性,遵医嘱依从性较好。(4)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治疗的必要性,在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向其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当出现血压波动情况,需要定期监测,确定血压波动是否,与监测前剧烈运动等情况有关;排除一系列原因后,若血压依旧处于较高状态,需要立即根据患者的血压数据进行用药治疗,如硝苯地平含片等;若在服药后依旧出现血压较高的情况,则需要根据医师开具的硝酸甘油注射等方式控制血压。对于药物不可漏服或多服,谨遵医嘱,对于部分因为年龄增长而造成记忆力下降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机闹钟、智能电子药盒等方式提醒用药,降低出现漏服或多服药物的情况。(5)部分轻度患者治疗前无症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阿托品可引起心悸、口渴、便秘等,钙离子拮抗剂可致双下肢水肿等,患者会因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降低遵医嘱依从性。

2依从性较差有较多原因

①因记忆力减退、认知分辨力较差等自身原因所影响,造成记不清楚药物服用方式;②因患者家属监督不到位,对于患者按时或按量进行服用药物未能及时督促;③缺乏一定的保健意识,认为高血压对人体影响较低,认为是否按时服用药物重要性不高,存在病情好转后则停止服用药物现象,或存在长期服用药物而影响自身健康等错误认知,进而擅自停药等。

3高血压护理

①知识干预。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文化程度、疾病认知能力等实施个体化的知识宣教,结合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特点、过程及规律用药的方法、作用等,以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如开展知识讲座、播放科普视频、图片等,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告知患者合理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对规律用药的认知能力;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对疾病、健康等知识的知晓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讲解,耐心、仔细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并适当示范,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②态度干预。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积极引导患者面对疾病的态度,充分给予其鼓励,促使其提高治疗疾病的自信心;与家属积极沟通交流,更好地帮助患者提高自信心,并协助其制定生活、用药计划,使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设置闹铃提醒规律用药,制定用药日期表格让患者用药时在旁标记,避免出现漏服、误服等情况,更好地保证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纠正患者的用药态度,告知其正确用药的必要性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进而改善其用药方式。③行为干预。建立规律用药的核查与监督机制,采用家属定期观察、定期计算用药数量、每日记录服药表等方式监督患者的具体行为变化,若某种原因引发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则应分析该原因并作出改进,进而改善老年患者的治疗行为,使其养成优质的饮食、用药习惯。④运动干预。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干预方案,引导患者自我监督并长期进行运动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劳逸结合,以患者耐受为宜。⑤心理干预。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了解其具体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给予患者科学的心理疏导,充分安慰并鼓励患者,为其列举治疗效果较好的案例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更好地面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高其依从性;同时引导患者家属多鼓励和陪伴患者,让其讲出内心的感受并与其探讨机体健康状态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康复的意义,使其以积极的状态接受治疗。两组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针对上述情况,临床应加强科学性、有效性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整体化护理干预主要是结合患者的相关病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还能够促使其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后续治疗及护理干预,缓解负性情绪,改善血压指标。对于依从性较差患者而言,可以实施如下干预:①与患者家属进行密切联系,告知家属需要予以患者适当的关心,使其心情愉快,从而提高依从性;②强调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让患者认识到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好处,降低后续可能出现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情况;③督促患者需要谨遵医嘱进行用药,定期测量血压,定期来医院进行复诊等。

4讨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只要有效控制血压指标,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这一理论也是对于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控制的主要干预动机。在高血压控制阶段,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均会影响预后。以社区为基础,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力度,做好健康宣教与上门随访,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同时基于患者学历、婚姻状况、经济情况、高血压病程进行评估,加强对患者慢病管理阶段的护理干预,定期随访患者,使得患者能够养成按时服药、自觉用药的习惯,最大限度优化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习惯养成训练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健康知识宣教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问,使其建立正确的疾病观念,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转变面对疾病的态度,从而改善其日常生活行为;通过让患者了解影响自身治疗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效能以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从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方面出发,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促使其以积极的状态面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依从性,且能够使患者养成优质的运动锻炼习惯,提高机体抵抗力,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水平,改善预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高血压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善与预后质量的提升,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