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5
/ 2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探微

鲍盼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教师要制定活动教学策略,明确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笔者主要就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现状以及对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特点;意义;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呈现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是把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体验作为核心,该学科属于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在课程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综合实践活动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进行有效指导,才能为综合实践活动插上腾飞的翅膀,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其课程价值。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可以渗透进所有学科之中,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内容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要具有研究价值的内容都可以,但一般来说要选择具有教育意义、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能完成的内容。

2.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亲自参与研究和发现,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主总结并获得最终答案,从而自主将知识进行内化。

3.解决问题的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亲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探究,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喜爱质疑、乐于思考、勤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的特点。

4.学习形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教学平台、社交软件等多种网络资源和线下资源进行学习。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形式灵活的特点。

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的意义

1.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开展教学。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一同查找相关资料,运用当前已经掌握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个性发展阶段,一定的失败感也会激起学生的胜负欲,促进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此外,学生的抗压能力也会显著增强,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活动开展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学生在了解相关活动内容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最为合适的活动。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活动氛围,学生的主观性、自主性、个性、爱好等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尊重。学生在活动中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实践主题,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形成自己的理念和认知。例如,在开展环境污染相关主题的实践课程时,学生需要在搜集资料时就了解当前环境状况,明确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环境问题以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此促进他们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相关措施。除了最为常见的宣传措施,还需要从污染类型、区域出发,提出相应的化学、物理、生物治理措施。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整合各种信息,不断强化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初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明确认识到应用知识的意义,并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会将其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挖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信息,丰富学生的阅历。当前是信息化时代,搜集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变得越来越简便,学生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开展搜集,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搜集和整合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助力。此外,综合实践课程也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的各种关系、现象、问题。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不同主题,也会为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信息,这些都便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1.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课程的积极性

在初中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教师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活动的顺利完成。此外,教师也需要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平等、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教师在设计活动主题时,需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且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校特色。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策划过程中,对整个活动进行体验,感受活动的乐趣和成效。

例如,在组织“烹调技术”这一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爸爸妈妈有没有炒过菜、做过饭?自己有没有参与到做饭的过程中?自己有没有拿手的饭菜?你第一次做饭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是什么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回忆,边说边打开提前制作的课件。课件中呈现几道常见菜肴,教师可以讲解这些菜肴的烹饪方法,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此外,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重运用语言鼓励,利用“真为你高兴!”“太棒了!”“真不错!”等话来激励学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2.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教师可以自主录制微课、开发课件等数字化课程资源,将这些数字化课程资源放在已有的教学平台或开放式的平台中。开放式的平台包括博客、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百度文库、百度网盘、优酷等。为了避免学生在内容量巨大的开放式平台中检索出现困难,可以利用博客、微信公眾号、校内资源平台、教学平台等进行整合,将视频、音频、动画、文档等资源进行归类,有序提供给学生。

3.创新教学方法,开展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形式,在具体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项目式、合作式、探究式、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法,课前教师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共享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字化教学资源掌握基础知识,课上或校内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问题解决,最终进行总结提升。

总之,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学科的闭塞,弥合了实践的突兀,填平了生活的断裂,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社会课程有效融合,形成了一种跨界课程新形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引导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走向深处。

【参考文献】

[1]杨邦清.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与建议[J].基础教育参考,2019(2).

[2]沈功勋.生活化背景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路径探析[J].华夏教师,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