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文要素为靶心,设定教学目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2
/ 2

以语文要素为靶心,设定教学目标

赵红岩         

济南市市中区经纶小学  250003

摘要:在国家“双减”政策的驱动下,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每一位教师迫切追寻的工作目标。语文统编教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应当落实的语文要素,所谓“依标扣本”就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来教,教好课本的规定动作。本文总结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落实语文要素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语文要素、备课、教学目标、课后题

一、“瞻前顾后”--精准定位语文要素

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要有精准的学习目标。而教学目标的设立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瞻前顾后”的贯通的解读当中。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增加了单元页,提示了单元的阅读、习作要素。一些语文要素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但在每一册教材的定位又有不同,虽然不同,却又有着紧密的纵向联系,对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存在一种螺旋上升的递进关系。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了解本课所在的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然后还要“瞻前顾后”地看一看它与单元语文要素的关系,甚至与全学段相关要素的关联。下面以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为例说明。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页提示的阅读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QQ截图20220809121119

小学阶段围绕“体会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的单元训练有四处。且每一次训练,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于此要素训练的初始位置,即之前的单元训练中没有针对“体会思想”这一阅读要素进行过系统训练。这就是在语文要素的具体表述中“初步”一词的含义。这是“瞻前”。但是“瞻前”仅仅看到这些还不够,虽然未以单元形式呈现训练,但不代表学生对于“体会思想感情”的要素是一片空白。基于之前的学习经验的累积,学生是能够在通篇学习过后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因此,课后题中会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但是对于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的系统训练是没有的,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对此是比较模糊的。这也是我们“瞻前”备课时应该考虑到的。

对于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训练,前三个单元作了方法提示,即“抓住关键语句”、“结合资料”、抓住“细节场景描写”。可见前三个单元的训练,都是指向语文要素中的“基本方法”训练。而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要素表述直接为“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前三个单元的训练是为最后一个指向“基本能力”的单元训练打基础的。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训练旨在让学生自主运用之前学过的方法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顾后”。

综合来看,“瞻前顾后”式地梳理语文要素,有利于我们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有更为清晰、更为精准的定位,更好地把握语文要素落实的年段特点。

二、“形散神聚”--找准语文要素“落脚点”

在三到六年级语文教材单元首页上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明确要求,那么语文要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呢?特别是一、二年级的教材中没有单元首页的要素提示,怎样才能落实语文要素呢?此时,教师可牢牢抓住语文要素的这些落脚点:课后题、泡泡语,略读文中的导读语、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等。下面还是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思想感情”为例进行说明。

IMG_256

表格中将单元要素在单元内容的落脚点进行了梳理,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是分散在单元教学内容的各个角落,然而这些落脚点表面上看起来散漫,其实也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说是“形散神聚”。编者在围绕某一语文要素的单元训练上,也是有内在的逻辑和规律的。教师在备课中发现这些落脚点,并且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能把握好单元语文要素在每一堂课中应该落实到什么程度。

三、重中之重--落实精读课文课后题

在进行“瞻前顾后”地要素梳理以及单元语文要素落脚点的分析后,对一篇精读课文的语文要素的落实已经有了清晰的定位。接下来,以《天窗》课文为例,谈一谈如何具体落实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除了课文正文、泡泡语、识字条和写字条以外,课后题目的落实尤为重要。课后题是一篇课文最直接的教学目标,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编者对课后题的编排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下面是对《天窗》一课课后题的梳理。IMG_256

纵观课后的三个习题,发现编者在课后题的编写上是有规律可循的:1.课后题目的出题点的顺序大致对应着课文的先后叙述顺序。2.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难度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3.课后题中暗含着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策略(课后第二题提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情况下,可以依据课后题的顺序去展开,把课后题目的落实有机地融进整堂课的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瞻前顾后”地梳理语文要素,有利于教师把握年段的要素落实程度,找到“形散神聚”的要素落脚点有利于教师把握每一堂课的要素落实程度,而课后题的要素落实有利于精准把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净化教学目标,追求“一课一得”。而要做到教学目标的精准,必须按照上述“三步走”的策略进行充分备课。教师在语文要素上多下功夫去钻研,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定位,有利于教师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地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温儒敏谈读书,商务印书馆

[2] 陈先云:《语文教学应当轻装前行--统编教科书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