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月龄儿童联合疫苗使用和同时接种优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0~12月龄儿童联合疫苗使用和同时接种优化建议

林小燕

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杭州310020

摘要:中国研制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于2013年注册,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用于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儿童需要在3至4个月内接种DTaP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父母可以同时给儿童接种两次疫苗,减少门诊次数。免疫程序决定,在实际接种过程中,父母还将同时接种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bOPV)或脊髓灰质炎疫苗(IPV)。但是,疫苗说明书没有提到这种疫苗与儿童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或其他儿童疫苗一起使用的安全性。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加,疫苗接种后的安全性越来越与社会和家长相关,同时接种疫苗和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

关键词:儿童;联合疫苗;优化

引言

1974年引进世界卫生组织免疫计划扩大(EPI)时推荐的疫苗只能吸附百白破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和卡介苗四种[1]。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疫苗不断开发和应用,2007年以来,我国扩大了国家免疫计划的范围,目前有14种疫苗用于免疫计划,其中每种疫苗有9种,占所有疫苗的64%[2]。复合疫苗是多种活微生物或灭活微生物及抗原成分共同配制的疫苗,可以预防其他医院微生物引起的多种疾病或同一医院微生物的其他血清型/菌株引起的疾病。组合疫苗中的不同抗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混合成单个疫苗,也可以在注射前混合成两种疫苗。本文讨论了联合疫苗的分类、开发及联合疫苗的相关问题。

1接种方法

接种疫苗的儿童,在接种前后3个月,通过《婴儿神经运动20项检查》检查表中的检查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检查。经监护人同意,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儿保医生在安静、独立、温度适宜的检查室开展检查。对于0~3个月大的婴儿,需检查13个项目,分别是对红球追踪情况、人脸追踪情况、声音反应、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持续手握拳、拉坐姿势和头竖立、俯卧位抬头和悬垂反应、围巾征、腘窝角、内收肌角、立位悬垂反应足背屈角;对于4~6个月月龄的婴儿,除开展上述13个检查项目外,进行手主动抓、独坐、翻身3项,共16项;对于7~12个月龄的婴儿,在上述16项检查外,进行膝反射、主动爬、降落伞反应、侧面肢撑反应4项检查,共20项。依据年龄段对应的项目开展检查,记录通过和未通过的情况,根据《婴儿神经运动20项检查》的评价标准,评价接受疫苗儿童的大脑、运动发育情况及肌张力等。。

2存在问题

我国生产的共同疫苗与国际上生产的产品相比,具有较少的共同弱点。一个原因是,共同疫苗中的个别疫苗应与国家疫苗方案中的疫苗方案相一致,以限制共同疫苗的开发和应用。如前所述,小儿麻痹症和肝炎联合疫苗与咳嗽引发的疫苗很难通过不同时期的巴氏剂和肝炎疫苗传播。国家免疫方案是以现有疫苗为基础的免疫方案,应考虑开发新疫苗,使之与现有的免疫方案拟订程序相协调,同时还应考虑进一步开发新的、更为综合的疫苗,并在新的、普遍的疫苗获得批准后适当修订国家免疫方案[3]。共同疫苗由几种抗原组成,质量控制研究应考虑到共同疫苗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防腐剂、添加剂和药物等添加剂对共同耐药成分和发现的影响。应个别审查各种疫苗的效力,以确保其保护作用,联合疫苗的期限应与分组的最短期限一致。常用疫苗的稳定性评价应根据最终产品中最不稳定疫苗组合的结果确定储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

3讨论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形式。百白破联合疫苗(DTP)是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运动的第一种疫苗,在预防、控制和控制三种传染病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疫苗的广泛使用既满足了同时预防多种疾病的需要,又满足了儿童因多次定期注射疫苗而遭受的痛苦[4]。由于使用共同疫苗或不同类型的疫苗可以减少往返次数,例如父母多次返回免疫中心,父母花在儿童免疫上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以及服务的工作量,因此在共同疫苗上市后进行安全评估就更为重要同时接种疫苗的安全也是疫苗接种员和接受者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一次注射多剂疫苗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并非所有同时接种疫苗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以确保疫苗投放市场后的科学使用。混合疫苗是从各种抗原共同研制的,必须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同时考虑到混合疫苗亚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防腐剂和佐剂等辅助成分对联合后活性成分和试验的影响[5]。每种疫苗的有效性必须单独测试,以确保其免疫保护,并将部件的最短使用寿命用作组合疫苗的使用寿命。今天,联合疫苗研究的重点是开发费用更高的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联合疫苗,包括在联合疫苗中加入诸如甲类脑膜炎联合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等抗原元素二是通过优化配药工艺和开发一次性、一次性包装、无预混合疫苗的成品,减少制备阶段的污染和使用误差;第三,优化组合疫苗的抗原含量,例如在组合疫苗中使用白喉和破伤风作为蛋白质载体,可以通过成效评估正确调整相应抗原的含量,同时确保有效性,同时减少抗原含量自从在世界各地实施儿童免疫方案以来,通过免疫预防疾病取得了显着成果。由于技术进步,开发和使用了数十种疫苗,儿童必须在学龄前接种多次疫苗。为了简化免疫程序,加快免疫接种,改善对儿童的保护,降低扩大免疫方案的执行费用,以及开发和推广能够同时预防多种疾病的共同疫苗,目前的趋势是研制新疫苗。使用共同疫苗在简化疫苗接种程序、提高疫苗接种速度和疫苗接种员的可靠性以及降低疫苗管理费用方面具有重要优势,而疫苗管理是儿童免疫方案的目标。在联合疫苗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评估不同抗原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抗原含量的优化、制备过程中的创新、适应免疫程序,有效地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接种后产生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在临床试验中,表现为肿胀、红头发和虚实的注射部位,表现出较轻的症状,身体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哭闹烦躁。该研究没有看到第4级严重的负面反应。第1、2和3级反应率在分离同时采用IPv6与同时采用bOPV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与脊灰疫苗同时接种不会增加负面反应的严重性。

结束语

简而言之,3至12个月儿童的基本免疫复盖率和观察期间免疫后不良反应频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基本免疫复盖率和两种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同时接种率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杜哲群,胡洁,沈国初,许荣全.嘉兴市8月龄儿童接种MMR、MR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J].预防医学,2020,32(11):1086-1090.

[2]范仁锋,郑艳,张吉凯,廖玉宜,杜琳,汤妍,苏家立,李苑,黄竹航,舒雅俊,陈义建,刘晓强.2-71月龄儿童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后不良事件观察[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0,26(05):543-547.

[3]杨晓明.联合接种和联合疫苗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01):120-126.

[4]崔富强.中国儿童用联合疫苗免疫策略的探讨[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9,9(03):161-166.

[5]石丽娟.儿童白破联合疫苗接种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