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我国社会经济与企业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营改增”对我国社会经济与企业的意义

张迪,童璠,黄宇烯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3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税务体制也相继跟进。“营改增”的全面落实,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也是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营改增”的实施过程入手,对“营改增”对我国社会经济与企业的意义进行全面剖析,印证此策略对我国产生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营改增 ;财税体制 ;深远意义

一、前言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营改增”改革的性质和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营改增”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社会经济方面带来的重要影响。主要对税收体系、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第三部分主要针对“营改增”战略为我国企业带来的税收、管理、生产的影响做了一系列的阐述,进而印证该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

二、正文

(一)“营改增”战略概念和特点

1、“营改增”战略的概念

营改增,全称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

2、“营改增”战略的特点

(1)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

营改增可以说是一种减税的政策,是一项税收优惠。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时候,全面推行“营改增”,能够推动有效的投资拉动供应,从而推动需求的增长。对于公司来说,利润增加了,就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每一个个体企业的转型和升级,都会使行业甚至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同时也会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在供给和财政上起积极作用。

(2)“营改增”解决了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等问题,达到了“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税负。“营改增”改革了市场经济中的定价机制,使“价内税”转变为“价外税”,从而产生了增值税收入与销项之间的相互抵销,从而对我国的工业结构、企业的内部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营改增”实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促进我国的税收体系的完善。

“营改增”是指国家通过各种优惠的税收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各级地方税收体制不仅是保障地方财政收入维持平衡的基石,同时也是各级地方依法履行行政职能的根本所在。“营改增”的全面实施造成了地方税收体制中最大的主体税种营业税的不复存在,地方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没有了,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地方政府制定合理的税收返还机制,保障地方政府合理的财政收支平衡。“营改增”的实施会使整个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抵扣链条,使抵扣环节更为严格,使税务部门能够更好地规范税务管理。在此基础上,对发票进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从而形成了完善的税务制度。

2、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促进过剩的制造业产能向服务业转型。通过营改增,服务行业的税收制度改为征收增值税,税收负担减轻,为过剩的制造业企业去产能后的企业转型,提供了宽松的税收环境。中国经济正在从工业为主的时代逐步向服务业为主的时代转型。促进服务业企业规模扩大。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3、有利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财税改革、结构调整、简政放权、产业革新等多种手段,理顺市场供需关系,引导市场发挥应有效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行“营改增”可以为我国结构化转型助力,进一步发挥改革效力,释放政策红利。我国目前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支柱,改革的目标是,提高供给方的质量,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活力。而“营改增”的实施,使得国家仅对产业链上增值的部分进行征税,有利于产业链上公司整体税负的降低。而税费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税费的降低,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情况,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活力,鼓励其提供高质量的供给,促进经济结构化的转型。因此,全面推行“营改增”,是用税收政策助力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

(三)“营改增”的实施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1、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经济转型升级

销售税是与增值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商品和服务都要征税,而服务则是与生产和运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生产和运营中,银行从银行借来的利息,由于是“金融保险业”,要缴纳营业税,所以不能扣除利息支出。由此可见,由于营业税的存在,导致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断裂,导致了企业的重复纳税,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营改增”将商品、服务等纳入了增值税中,“服务”也不再征收,从而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更加完整,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负担。实行“营改增”后,细化了社会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打通、延伸和拉长货物与服务之间、各个环节之间、各个企业之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可有力地促进试点企业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加快转变。另外,“营改增”从税制上解决了企业长期依赖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可逐步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企业经营业态的创新发展。

2、促进完善企业管理的提升和完善

“营改增”之后,公司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公司的管理也变得更加的严格,从上游到下游,都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好,那么就可以享受更高的税收优惠,从而提高了公司的利润。从整体上看,企业要想适应新的税制,必须要在经营模式、营销、服务、内部管理、生产组织等方面进行变革。比如很多公司,在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合作伙伴的选择上,都有了清晰的管理体系,让公司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公司的技术革新,加快了公司的资产结构,减少了税收支付,增加了公司的利润。

3、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发生变革

由于长久以来大部分行业在税款的重复征收方面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我国的服务行业,在营业税纳税方面一直都存在一些弊端,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我国,服务业受到营业税的限制和约束比较多,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对于具他国家而言比较落后。而“营改增”政策在促进服务业快速完成社会功能转型以及进何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营改增政策的推广和实施,总体来说能够减轻企业在税款负担率方面的压力,尤其对于服务行业的效果尤其显著。不止如此,施行“营改増”以后,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更符合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需求。

三、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营改增”战略对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影响的深度剖析,对该战略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知,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把握。“营改增”不仅是政策的改革,也是国家经济长期向善发展的必经之路;应税企业更应抓住这一发展良机,充分利用政策的优惠,进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春梅,卫建明.论“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Ⅱ.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

[2]胡怡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三大意义[J].中国税务: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