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分析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韦秋媛

临沧市临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云南 临翔677000

【摘要】初级农产品销往市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安全检测,现行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初步获得良好效果,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如色谱法、酶抑制法、胶体金法等,同时总结在农药残留中各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并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初级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农药残留

    水果、粮食等无任何加工的农产品,称为初级农产品,严格把控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可有效提升后续加工品的质量安全。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是常见检测项目,不同检测项目对应影响的检测技术[1]。我国目前正在逐年完善初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安全管理体系,越来越多检测技术用于初级农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安全性得的大幅提升,得益于日渐精准化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先进检测技术将成为未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1 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1.1 生物传感器技术

该项技术具有功能多样、经济、操作便利等优势,以SPR生物传感器的优势最为突出,传感器集合快速检测、快速筛查等功能于一体,由检测系统、微流控系统、传感芯片等组成,可快速对初级农产品的致病菌、毒素等进行检测,对各种有害物质具有高识别性。生物传感技术检测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理为:当毒性物质通过传感器时,仪器会出现高敏感度发光反应,不合格初级农产品检出率高,检测结果精准。

1.2 酶抑制剂及仪器

    酶抑制法是目前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的常用技术,该方法需配合相应检验仪器才能完成检测,近年来我国推出的酶抑制剂检验仪器类型丰富,不同仪器的质量安全检测效果也有所差异。总体来看,酶抑制法可快速检出初级农产品中的氨基甲酸酯、有机磷等有害物质,对其他毒性物质的检出率较低,漏检率、假阳性率较高[2]。但无法否认的是,酶抑制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快速等优势。若对检测结果存疑,可申请复检。

1.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包括多项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技术等,不同检验方法的检测毒性物质侧重点也存在差异。酶联免疫技术可检测致病菌、病毒、农药残留等多种物质,对转基因初级农产品也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无论在哪种毒性物质检测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异相、均相免疫检测技术是酶联免疫技术的两种主要形式,检测过程中可根据初级农产品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荧光免疫技术是通过荧光标记的方式,让初级农产品中的毒性物质自动浮现,但此方法检测具有局限性,抽样检测的结果准确性较差。免疫检测技术可直接对初级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监测,准确性较高。初级农产品的种类、产量等因素,直接影响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实际检测过程中,需选择可行性最高的检验方法。

2 农药残留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2.1 酶抑制检测技术

   该项检测技术利用农产品中各项物质与检测试剂的反应为主要判定标准,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如氨基甲酸酯、有机磷等,可与酶培养基发生反应,判断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待测农产品置于底物(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酯酶中,当酶活性受抑制,底物无法水解胆碱酯酶,显色失败,提示待测农产品中存在有害农药残留。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度,但检测方法专业性强,只能用于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小范围检测。

2.2 化学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褪色反应是化学检验的核心原理,当待测农产中存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有害物质时,金属离子催化剂可促使有害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后形成醇、磷酸等物质,显色剂随之褪色。化学检验的高精确度,得益于催化剂中酶的高灵敏度,还原物可与酶快速反应,发生褪色反应,因此化学法检测不失为一种优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3]

2.3 光谱检测技术

    该项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使用时间较长,其原理是显色试剂和有害物质中的水解物、官能团、还原产物相互反应,发生相应的颜色变化,反应过程中可检测到相应频率的波长,从而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残留农药成分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光谱检测适用于气体、固体或液体,简单处理样品后即可送检,操作简便且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但光谱检测技术只能检测相同类农药残留基团,检测物质单一,因此常用于定性检测。

2.4 色谱检测技术

色谱检测技术是定量检测的常用方法,需严格控制样品处理流程,对样品进行液-液萃取、超声波萃取等一系列萃取方法后,按照样品中不同物质分配系数,分离相关物质,物质浓度转化为电信号,采用色谱法进行各种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色谱检测技术的精确度较高,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多种检测技术,实际检验中可根据农产品质检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

3 X射线和超声波技术在初级农产品质检中的应用

3.1 X射线检测技术

    X射线在初级农产品检测中,可用于内部品质、外部品质、内部异质物的检测。X线扫描农产品可快速鉴别内部机械损伤、病虫害和内部生理失调,进而分辨内部结构变化,筛选出品质较优的水果,X射线技术适用于所有农产品检测。X射线可快速检测农产品外部品质,包括农产品表面平整度、光泽度、尺寸、颜色等参数,例如在梨外部品质检测中,可利用X射线图像检测技术,采用灰度阈值法将梨凹陷区域分割出来。还可以使用X射线区分正常柑橘和皱皮柑橘,正常水果表面的断面波形变化与皱皮水果不同,利用X射线可快速挑选出不合格水果,保证产品质量。X射线检测初级农产品内部异质物,以猪肉为例,不同厚度肉片、脂肪、骨头在X射线下的射线吸收率不同,采用该技术可快速检出肉制品中的碎骨,剔除不合格产品。

3.2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在被检测物料中传播时,物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会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物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波法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水果的成熟度以及随后的质量评估都非常重要。不同水果其成熟的决定因素略有差异,如鳄梨的硬度、油和干物质含量是测定其成熟度考虑的主要因素。利用超声波技术,可快速检测不同水果、坚果等类型农产品的物理性质。还能测量水果成熟度、品质等物理性质。

上述质量安全检测外,初级农产品检验还包括微生物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通过自动旋转平板计数、免疫学检测、气相色谱技术,可快速检测出初级农产品中的微生物含量。自动旋转平板计数的原理为:阿基米德原理,被检样品通过稀释液,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表面,通过培育让菌落按照螺旋轨迹生长,然后记录菌落数量,得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免疫学检测和气相色谱技术,在上文已经提到,不做赘述。

4 结束语

    初级农产品质量与加工品质量有密切关系,初级农产品质量高,可带动后期加工品质量的提升,反之会降低加工品质量,甚至影响农产品整体市场的质量安全。因此,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当前食品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着眼于市场发展,根据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是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质量的关键。农药残留、微生物残留等检测,是目前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主要侧重点,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势有差异,实际检验工作中,仍需秉承高效、便捷、专业等原则,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技术。我国科学技术仍在不断发展,未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会朝着更加精准、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技术动态[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1):4317-4318.

[2]尚勇.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探究[J]. 广东蚕业, 2021(3):77-78.

[3]宋小龙.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业科学, 202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