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30
/ 2

浅析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赖雯菁

东莞市中医院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急诊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际上急诊医学已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体系,急诊医学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新时期,持续加强其质量控制,更好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自如地对急诊和灾害事故的急救进行反应、处理,提高急诊工作的效率,降低工作差错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已成医院管理者和急诊医学技术人员面临的新课据悉,目前急诊科中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存在有一定的不足,给急诊医疗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如今可从其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引起问题的具体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优化改进。

关键词:急诊;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引言:急诊科主要收治病情急促且危重的患者,此类患者病情多样且复杂,治疗难度大,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应急处理能力。从长远角度看,现有的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模式将不能满足未来急诊医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未雨绸缪,对标本机构急诊医疗发展目标,梳理现状,查找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根因分析,制定改进对策。

1 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分析

1.1缺乏统一的急诊建设标准模式

急诊科是医院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收治的患者存在病情复杂多样的特点,临床治疗难度大,并且在急诊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情况,对此,急诊科必须要担当起急诊抢救的重要角色[1]。但是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各级医院之间存在缺乏统一的急诊建设标准模式的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县级或乡镇级的医院急诊科仅有急诊诊室,缺乏其他急诊相关的治疗单元,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二、三级医院中则有比较完善的急诊治疗单元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低级别医院的急诊建设也在持续进行,但依然存在缺乏完善的急诊治疗单元体系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应优先解决该问题。

1.2 缺乏稳定的高素质急诊专业人员

急诊科中患者病症类型复杂,医护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水平,在接收患者时及时准确的分诊,并尽快邀请相应的专业医生会诊。可以说急诊科中几乎涉及所有临床学科,该科室内的医护人员应具备过硬的急诊知识水平,并且在比较急促且复杂的急救过程中还要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冷静、及时地做出准确判断。但实际情况中,很多医院的急诊科缺乏稳定的高素质人才。据悉,很多医院急诊科医生由各专科医生轮流担任,在面对比较复杂的急诊工作时还要向其他科室借调,因此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存在编制不足、工作压力较大的特点,这是阻碍急诊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

1.3 缺少足够的重视与投入

目前,一些医院,尤其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对急诊医疗发展重视度不高,认为急诊科仅是发挥暂时性的处理、初步诊断功能的场所,主要以发挥社会效益为主,相比其他重点专科科室存在经济效益低。这种认识,使医院侧重于对其他专科的投入,使其在业内具有较强实力,而在急诊医学方面投入不足,使急诊科长期存在业务面积小、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仅能够开展比较简单的院前、院内急诊救治工作。

1.4 急诊业务流程不畅

除以上问题外,部分医院的急诊医疗工作中还存在急诊业务流程不畅的情况。急诊科主要收治病情急促且严重的患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急腹症等,救治时效性很强,是体现医院综合能力的窗口部门。科学、合理的急诊救治流程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有决定性作用。然而,部分医院尚未能完善院前救治和院内救治体系的建设,尚未能理顺常见急危重症救治的业务流程,在诸多环节上存在瓶颈,明显影响抢救成功率。。

2 急诊医疗质量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急诊科建设标准向高处看齐

医院在发展重点专科科室的同时,也应兼顾急诊科的建设,促使各科室共同发展、协同进步,形成医院发展的合力。前文中提到,很多低级医院的急诊科建设比较单一,并无完善的急诊序贯治疗单元,对此需要及时给予改进[3]。首先,应扩大急诊科面积,在具备急诊治疗室的同时还要有抢救室、留观室、急诊病区,以达到优化急诊工作质量的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急诊科通过完善急诊序贯治疗单元,符合急诊科医疗工作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对改善或解决床位不足、治疗不及时等问题有重要帮助。

2.2 规范急诊专业范畴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给予治疗是急诊科的重要工作内容,从目前来看,很多急诊科医生为各临床科室的医生轮流担任,在思想意识上认为对患者给予简单救治,待病情稳定后方可送至其他专科科室中治疗,这也使得医院急诊科的发展前景不佳。对此,医院应取消让各临床科室的医生轮流担任急诊科医生的惯例,努力建设一支以急诊医学专业为第一专业的医生队伍。当前应重视合理规定急诊专业范畴,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能够在急诊工作中真正提高重视度,便于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加深对急诊常见病真的认知与学习,进而提高医护人员对急诊患者的处置能力。其次,医院还应提高对急诊科发展的重视度,增加资金投入,为急诊科未来的先进化建设奠定基础。

2.3 注重急诊医疗队伍建设

急诊医疗工作具有复杂性、繁琐性,为应对急诊患者病情的不确定性,医院应把院内绩效考核向急诊科适当倾斜,大力引进急诊医学领军人才,努力传帮带,培养出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学历、技能梯队合理的急诊专科医生队伍,勇于面对极为复杂的急诊医疗工作。基于此,在急诊科中应重视人才培养,同时前文中提到,急诊科医护人员存在编制不足的问题,急诊科对此应面向社会、医学专业高校招揽高素质人才;对其编制待遇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薪资待遇、职业晋升待遇等,同时还应侧重发展急诊相关的科研工作,促进急诊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急诊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持续提升自身急诊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水平,促进急诊诊疗工作的高质量提升。

2.4 强化急诊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医院应指定一名业务副院长直接管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急诊医学直接相关的业务科室,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急诊医疗工作质量。医务科、质控科等医疗行为规范监管科室,应以国家卫健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为基本依据,对标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和当地实际,使用PDCA循环,根据急诊医学专科特点,不断优化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发现存在问题,作出根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定期组织“回头看”。。

3 结束语

急诊科是医院重点科室,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当进一步提高对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度。急诊医疗工作中存在有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会阻碍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急诊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对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探析,同时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望能够对促进急诊医疗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晏莉,罗文娟,施文文.急诊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73-75.

[2]王艳,倪卫荣,管永青,沈寅,朱进,韩大鹏,王海林,李春兰,王晶,方东,鲁靖,吴福荣,徐盟,张立庆,陶秀萍.昆山市急救中心新冠疫情转运体系建设成效分析[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21,7(03):180-183.

[3]沈链链,褚志平,杨健,钟义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6):52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