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理科目选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9
/ 2

 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理科目选择探讨

雷东

赫章县第一中学  553200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理科目选择探讨进行阐述说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全面创新人才的发展,实施多样化人才需求,各地都开始全面实施新政策,进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所学习的科目,迎合学生自身差异化特点的要求,使得课堂教学增添别样的色彩与活力。在当前新高考背景的发展下,需要教师对原本的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创建适宜学生发展的终身目标,担任学科教学的素养与精神,进而为日后的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物理;科目选择;实践研究

引言:物理是与当前人们息息相关的学科,但在现如今的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科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华为芯片事件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科技对于民族自身的发展十分关键。物理是当前科技的根底,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为科技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在新高考政策执行期间,让物理从原本的次要学科转变成为了主学科,在加上改革当中加大了物理科目选择难度,导致成效并不高。因此,需要结合当前新时代发展的新政要求,不断思考,总结发现。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现状

在2017年发展的期间,沪浙两个城市就已经进行了高考改革,并且新政策当中取消了语文、数学、外语之外的必要科目,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了机会,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其中选择三门作为主要的考试科目。这样方式的选择为学生创建了自主空间,方便学生结合学习情况与学习成绩进行科目考试。结合实际发展的情况来看,因为物理学科专业选择的范围广泛,毕业之后方便学生就业,但是在报考的17届学生中,选择物理学科参与考试占据了总人数36%,且18届考生选择物理考试人数占据30%。

物理学科报考减少的实际原因就是,物理学科易懂难精,且不管是物理的题目还是知识,都存在极大的难度,在以往的知识学习中会耗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精力耗费存在明显损失,学生得分效率偏低[1]。结合当前的选考人数等级进行方案的实施,也就会让物理学科学生处于不利状态,所以说,只有物理学科具备独特的优势,或者对学生的专业有要求的物理科目之外,剩余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选择依然处于情绪焦虑的状态。

2、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教学现状

首先,缺少足够的生活实践。现阶段学生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学生缺少对生活实践的关注与认识,那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关注度就会偏低,且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始终是低水平上,这也导致学生在接触外界物理知识中感觉到陌生,难以与实际的生活产生联系,在根本上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难度。其次,教学形式处于机械化。因为物理知识的学习存在难度,但是因为学科的分值有限,与现阶段的必修科目存在差距,需要学生在知识学习期间加入更多的精力[2]。因此,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会不断缩减课程时间,加速知识学习的进度,一味进行题海战术的实施,导致课堂教学讲课速度过快,教师也存在知识讲解一笑带过的情况,不能激发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也难以升华。

3、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理科目选择对策

3.1构建教学情境,丰富生活体验

当前,高中学生都处于城市环境中,生活经验优先,缺少对应的实践经验,由此导致实际的物理知识学习存在困难,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迎合课程教学的需求,积极运用情境教学优势,让学生在对应的情境中掌握知识,促进师生之间全面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进而为后续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情境的创建中,为了升华教学质量,需要教师转变语言与粉笔画图的情境构建模式,需要整合信息技术的图片与视频展示功能,进而为教学创建真实情境。在情境构建期间,需要教师全面抓住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功能,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从复杂的理论知识中抽离出来,掌握全新知识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必修第二章“电磁感应”期间,为了确保学生可以迅速掌握电磁学内容,确定磁生电的规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依照生活为素养,为学生创建生活用电的情境,进而实现情境与问题教学整合,让学生展开思考。在开始教学的前期,需要教师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用电短片,确保学生认识到当下生活离不开电,让学生对电能有更为全面认识[3]。除此之外,在短片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应该都知道火力发电与风力发电吧,但是你们觉得热量导致电流产生,还是水体下落重力势能导致电流产生?为什么不同的形势到最后都可以产生电流?”教师通过此问题的提出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在此之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网络上可以搜集到的发电流程图片,让学生认识,不管是火力发电还是水力发电,都可以保证传递能力,进而依照发电机来完成最后的电流输出。教师可以因此提出问题:“动能是怎样转变成为电能的?”从而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理解电磁转换期间知识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散发的魅力,进而积极思考,为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3.2整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科目

物理是当前自然科学当中基础学科,并且也是促进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科学。但是在当前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下,众多的学生为了更好规避风险,选择了放弃难度较大物理学科,由此导致高考物理学科十分“冷门”。在2017年的高考当中,浙江与上海选择物理学生的实际总人数在30%以下。为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破解,在2018年的上半年阶段,教育部门就已经联合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进一步确定了19个专业需要必考物理,占据了专业类数20.4%。为了避免学生放弃选择物理科目,贵州省提出了“3+1+2”的模式,并且明确提出了需要在的物理、历史当中必选一科[4]。从根本的发展上来看,“3+1+2”可以在根本上保证物理的人选。由此可以说明物理学科重要性,并且需要保证在各个学校都增加物理课,如果在高中不选择物理,就会造成教学难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发展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为了全面迎合时代发展的目标,需要促进教学模式的额外创新,改变以往知识学习的弊端,进而促进教学过程与新型教学方式之间的整合,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发展综合素质能力,针对性选择科目,从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忠文.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理科目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索[J].学周刊,2022(36):61-6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36.020.

[2]裴鹏真.浅析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选科的模式及方法[J].学周刊,2022(34):40-4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34.013.

[3]王世合.新高考背景下选择物理科目的优越性[J].求学,2021(35):67-68.

[4]张雨强,陆卓涛,贾腾娇.新高考下高中生减负了吗——浙江新高考首届高中毕业生考试负担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2):43-52.DOI:10.14121/j.cnki.1008-3855.2019.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