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曾程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650500

【摘要】病原生物实验室在医学及生物学中属于较为重要的实验基地,因此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是否合理完善对于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研究具有较为重要作用。本文对病原生物实验室目前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措施不断完善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使得病原生物实验室在应用中更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由于分子水平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得到较为广泛应用,而且现代生物临床技术中的各类实验操作方法在医学基础研究中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所以在实验室建设中仔细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对应用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对于实验室建设具有较为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实验室所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合理措施不断改善,促使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越来越符合实际,由此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1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相关问题

由于高校生物实验室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较为重要作用,提供了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实现的场所,而且对于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具有基地化作用,所以实验室是否具有较高安全性对于教学科研工作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具有前提作用。因为生物实验室具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项目,且开放力度日益上升,导致各类生物安全问题越来越明显[1]。

1.1生物实验室建设时无规范化的操作技术

在对高校生物实验室进行建造及修缮时并无较为专业化指导,得以承建的相关单位通常并无专业化施工资质。有的高校生物实验室往往会按照自己课程安排、课题研究项目进行实验室建设并购买仪器设备,但是在研究对象时哪种病原微生物,进行实验操作应选择何种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方面并无较高区分,还有的对于生物安全实验室有何种级别划分都并未加以了解,选取施工单位时,往往并未仔细调查其资质及专业背景,所以很多生物实验室实验环境设施在建造中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性[2]。

1.2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

因为高校实验室在应用中操作人员具有一定复杂性,而且专业知识生物技术及素养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高校实验室一般具有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作用且担负着重要科学研究,所以通常会分成教学实验室科及研实验室,也有的实验室会合二为一。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在开放建设中会让学生进行创新项目或完成毕业设计项目,也有的研究生开展导师相关科研项目,或是教师自己进行相关项目研究,在一批学生离开实验室后,还会有下一批学生到实验室内进行实验研究,所以具有较高流动性。

1.3无良好安全培训

在高校实验室内对于生物安全培训缺乏严重。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明确实验室生物安全具有较高意义,并因此而制定了相关法规条例,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工作,但通常会针对医院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卫生机构进行实施,对于高等院校实验室却并无较多有关培训工作,即便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往往只会针对管理人员及一些专业科目教师,学生得到培训的时机往往较少,但学生却是进行实验事操作的主要人员,因为学生通常年纪较轻,并无较丰富专业知识,且操作技术通常都无较高熟练度,无较良好生物安全意识,多关注实验结果,对于实验安全性通常并无较明确意识。学生通常为独生子女,若有问题发生,则会予以自己家庭和社会极为严重影响。

1.4无理想安全管理

目前很多实验室生物安全并未得到较高管理重视,因此并无专门针对管理生物安全的相关机构,使得职责分工并无明确性,而实验室内只存在有关实验活动的一些操作步骤,却无较为系统化的生物安全性文件,而很多生物实验室在房间入口位置并无明显警示,也无限制进入的相关标志,并无较为明确管理方法来关注生物材料和生物实验废弃物。

2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2.1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实验室情况实施合理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且具有较健全制度属于不可或缺的,因制定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应用的相关规章制度,确定每个部门与工作人员详细责任,注意层层把关,确保责任落到实处,方可以保证每项工作能够依据规定进行,使得病原生物实验室具有较高生物安全性。

2.2加强生物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在实验室内发生的生物安全事故通常均属于人为事故,因此实验者若具有无知性往往会引发危险事故出现,系统化实验室生物安全教学及培训能够帮助师生培养良好生物安全意识,在实验操作中具有规范性,提高应急能力。

2.3提高实验室消毒清洁管理

实验室具有较高清洁性,且严格消毒对于确保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当清洁消毒完全到位时方能够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安全工作。因此病原生物实验室在实施清洁消毒时需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按照先消毒后清洁原则,应专人负责,物品在需要消毒时应确保消毒的彻底性,注意不可留有死角,与病原微生物进行接触的器材、环境、人员均应予以对应消毒处理。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情况下,不同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消毒剂及消毒处理方法,由此获得理想消毒效果。例如在空气消毒时,可进行通风处理,予以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消毒处理;公共场所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予以含氯消毒剂,将其喷洒到至湿,大约为10ml/m2,作用持续25min,然后用抹布、拖布进行擦拭,连续2遍。

3、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

实验室在整个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安全保障系数不断进行提高,提出更高的安全目标就需要从管理层面,对质量负责人、技术管理人员,尤其是最高管理者更应该进行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培训交流,强化实验室管理层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执行力度。

1、实验室分层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不仅仅是实验本身的安全工作,与此同时还涉及了包括人身安全、实验室货品及搬迁安全以及房屋设备等的安全,所以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是涉及多个主管部门的,如采购部门、行政部门、技术部门等。针对这一情况就应当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危险源的特性和导致(引发)危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将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预防与整改。安全无疑是实验室整体的核心部分之一,确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指导体系:一是确定管理部门为管理体系主体,建立行政管理体系,建立赏罚分明的内部条例。二是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由不同实验领域的专业技术负责人针对性地建立专业技术指导管理体系。

2、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准入计划。本着“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精神,大幅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评价实验活动中的所有人员。充分把握实验室的安全意识、员工的思想观念和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先进整洁的检验检测环境,努力培养安全意识,将压倒性的“安全”融合进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方服务机构内部各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组织实验室整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知识教育,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内容编制安全管理手册来确保管理的安全性,设立安全工作报、建立安全教育网站、宣传微信号、定期安排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

结语:

在我国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改革过程中,各地实验室的发展呈爆发式生长,尤其是在实验室机构综合化、大型化方面,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所取得的社会成果,都非常重大。在社会愈发重视安全生产的背景下,实验机构应将安全作业的风险识别纳入自身管理体系的要素和日常体系运行中,所有部门和岗位都有责任和权利对实验室活动相关的安全作业风险进行识别与检查。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应不断强化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和安全工作投入,强化安全管理,构筑安全防护设施,进行自动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的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家祥.科研工作室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0(8):6-8.

[2] 温光浩,周勤,陈敬德.科研工作室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29(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