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探究

黄正辉,李建波

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摘要: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技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基坑工程的效果,对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涉及很多复杂的内容,技术人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和科学的解剖,根据相关施工过程和法律规定,施工过程之间要有密切的联系和综合性,保证深基坑支护的质量。

关键词: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方法

引言

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关系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与稳定。但是,目前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建筑工程类型越来越多,为了确保岩土工程的稳定,为了对岩土工程进行加固,往往会选择深层基础支撑施工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的寿命。但是,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不仅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整个施工工程。因此,有必要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1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

   1.1系统性

基坑工程项目不是单一的支撑结构,是具有与岩土工程设计、基坑工程勘察、支撑结构的开挖、施工、排水和环境监测相关的系统特征的项目,在本项目进行过程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储备的人负责施工,为了保证整个深基坑,必须综合分析和调查项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勘探设计是项目施工的基础,岩土参数必须科学地反映现场施工条件。

   1.2区域性

我国地区面积很大,各地区的工程条件和水文状况有很大差异,地基土的特性也不同,因此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要根据岩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计划。例如杭州和上海等地区,基坑内的土质通常是泥质。因为土壤的凝聚力弱。因此,往往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在北方土质比较硬的地区,多采用土钉墙或桩桩锚作为支护,因此支护结构呈现出较强的区域特征。

 2、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主要问题

2.1施工问题

在岩土工程中,挡土墙将与土壤呈现一定的作用力,即土压力。在以前的岩土工程中,对土压力的计算往往只考虑主动、被动和禁止等级限制状态。但实际上土压力的大小与支撑结构的变形程度和土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在对岩土工程进行施工时,不仅仅是这种极限状态,一般处于两种状态之间,会随着深基坑施工过程的推进而变化,这将使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更加困难。

2.2取样不完整

在对岩土工程深基坑进行支护施工的过程当中,设计阶段应对现场基坑的土壤及基坑进行取样分析,确保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技术相一致。但是,在很多岩土工程进行取样工作的过程中,一些施工机构和施工公司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减少施工周期,在取样过程中进行了缺乏合理性的违规工作。这种情况不仅会使取样范围变小,还会严重影响取样的完整性,因此土型和石方的取样分析不准确,无法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的方法

3.1 创新深基坑支护理念

 基于“深基坑支护”设计理念,设计师可以总结“深基坑支护”设计经验,更新“深基坑支护”设计知识,提高支护稳定性。与此同时,在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中,积极融入了先进的施工技术。举例来说,将BIM 技术应用于深基坑支护设计环节中,能够从可视化角度上实现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模拟,及时发现深基坑支护期间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深基坑支护的质量。设计人员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设计观念,与新时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发现深基坑支护设计缺陷时,设计人员要与施工人员及时沟通,通过协商讨论的方式,探索最佳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3.2优化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人文条件、环境气候和地质因素,建立科学完善的体系,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深基坑支护技术,减少施工期和地面变化造成的不利因素。从工程实践中获得的最佳工作条件优于设计。施工人员在工程展开过程中要优化安全保障措施,进行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过程控制,不断改进深基坑支护技术。另外,施工方必须确保开挖工作与边坡支护的相互配合,使各个方面构建起互相协调的工作机制,从而使得安全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优化,保证岩土工程深基坑边坡支护跟开挖工作都可以稳步推进,为施工成果的取得提供保障。施工管理人员要依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计划,为开挖工作和边坡开支的进行奠定基础,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土层变形等有关风险问题。

3.3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管理

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提高岩土工程基础施工水平的重要条件。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应包括:(1)监督机关组织定期巡逻和不定期提取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向主管机关报告,并命令工程方限期改正。结果通过审查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2)施工单位要明确施工标准要求,约束和规范施工人员的运营行为,加强技术交底工作管理,让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明确施工流程与施工工序。(3)定期组织施工人员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再者,施工单位还需明确施工目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邀请监理进行现场审核,如旋挖桩深度、锚杆数量和锚杆长度等。制订完善的土方开挖与支护施工流程,促进各部门、各岗位和各个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调配合,避免乱挖、欠挖以及超挖等问题,增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固性,提升岩土工程基础施工水平。

3.4变形监测

岩土工程中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前,应首先进行变形监测工作,准确了解基础设施、边坡结构特点,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变形监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是边坡坡度监测、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监测、地下管道和线路监测。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完整的数据分析,掌握施工进度,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小误差,以便更好地熟悉土质的变形情况,对影响土质改变的因素展开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已经结束施工的部分,要进行相应的监管,提出防护措施。另外,相关人员要加强施工监测管理作业,确保获取数据资料的齐全性、可靠性,减少失误或偏差带来的影响,推动后续作业顺利进行。同时,开展变形监测还能使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控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5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工作对施工人员提出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接受专业培训,训练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必要的安全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合理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定期对管理层和施工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优秀员工相应的奖励,合理营造合适的内部环境和氛围,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动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积极性。

 结束语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不仅要有效处理防水和挡土墙问题,还要科学控制变形问题。在实际施工工作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全面分析调查、设计、施工、监测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四位一体的施工技术管理系统,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张荣才.岩土工程中复杂场地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214-215+218.

[2]余春文.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法分析[J].地球,2019(09):96-97.

[3]陈晓旭.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探微[J].四川水泥,2019(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