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如何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

林锦明

国网石狮市供电公司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宝盖镇宝盖镇供电所

电话:15959528437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逐步增大,这就要求电力系统配网建设的不断增多,进而保障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配网系统的建设最主要的作用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电能,保障服务质量。近年来,我国对于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该项技术的可靠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重点就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网系统;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日益旺盛。配网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保护电能、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性的服务,在电力供应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等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原有的配电网已经稍显落后,无法满足配网系统安全可靠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更新。

1 配网系统相关技术主要特点分析

所谓的配网系统指的是能够将电力用户使用数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以及相关电网设备的各种数据整合在一起,并将电网接线图形、地理图形加以融合,然后根据相关图形与数据进行相应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实时监督、控制以及离线管理,并将有效统筹的系统。与此同时,需要注重精密仪器的使用与控制,拥有软件和硬件兼备的隔离作用,从而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的安全可靠。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认真对其分析,不断进行优化,更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2 影响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几种因素

2.1 外力破坏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影响

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原有的配电网已经稍显落后,无法满足配网系统安全可靠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更新。原来的配电网的线路架设方式以单端辐射式为主,与现阶段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配网系统的建设范围和数量都需要大大提高,然而,配网系统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在配网系统完全建设好之前,一部分用户不得不架设临时线路,甚至有部分用户私接线路,给配网系统中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带来了威胁。在交通线路、施工现场附近架设的线路也存在着被损坏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一些老城区的线路使用时间过长,久不更新,部分老化,更换设备也比较困难,容易出现电力事故,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这都给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带来了较大影响。

2.2 闪络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影响

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电力线的设备绝缘层可长时间承受较大工作电压,且绝缘层表面会随时间积聚大量灰尘。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电路绝缘组件在长期使用后会老化,从而导致线路耐压低于正常水平,这可能会导致飞弧。另外,在被大量灰尘污染后绝缘部件的抗冲击性大大降低,且在受到雷电和内部过电压的影响时会发生闪络。闪络问题不仅会影响配电网络的正常运行,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安全问题。

2.3 过电压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影响

在整个供电系统设备运行期间必然需要承受电压,配网系统作为其中的环节之一也是如此。但这些电压往往不是有益电压,在大多数情况之下是以过电压或者工频电压为主的。再加上我国早期配网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固有问题,例如爬行距离较短、设施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设备的安全性,甚至可能会给整个供电系统造成巨大的威胁。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的配网系统中所选择的绝缘设备是针式瓷瓶,其在承受和对抗过电压方面能力较差,而到了雷电阴雨等天气时更加容易受到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进而可能严重威胁到整个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除此之外,我国现阶段常用的供电配电方式是 35000V 以下架空线路,很难保证高质量和安全用电,从而造成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影响。

2.4 电网设计问题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影响

从基础上而言,我国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尤其是在设计阶段。电网设计阶段作为配电系统中的初步工作,可以说是后续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如果在设计阶段就出现了问题,后期必然不能够建造出可靠的配网系统。再加上,一旦错误的设计计划确定,然后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个时候再进行返工的话,不但工期会严重拉长,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大量浪费,最终影响到整个电网系统的进度和计划。

3 提高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策略及方法

3.1 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虽然配网系统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完全无法应对的,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控制好配网系统的运行,能够有效防止部分安全问题的发生,对于提高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应该兼顾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考察,注意选聘综合能力强且爱岗敬业的人承担起管理和控制配网系统的责任。还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其管理能力和水平与时俱进。在具体管理工作的落实上,要提高对电气设备的监督、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实时监控配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做好相应记录,排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对配网系统进行巡视,并将记录备份,为日后改进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由于配网系统出现问题的时机颇具偶然性,因此,要强化和落实责任制,将每一时段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身上,出现的问题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性,发现任何情况或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切实保障配网系统的安全。

3.2 优化供电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配网建设规模并不相同,有的地区配网建设较为密集,而有的地方建设则不完善,电网布设也较为混乱。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就需要分别对各个地区有针对性的进行配网建设,并实现对传统供电模式的优化。优化过后的供电模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这就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为以后工作进行简化。由此就能够实现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提升。

3.3 简化电压等级

现阶段,我国所采用的降低电压的方式相对还比较传统和繁琐,降压的工作需要逐步进行,逐级降低电压。而且在降压的过程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调试,以期达到合适的电压要求。再繁琐降压过程中,电力设备使用频率增加,一方面会大大降低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需要简化电压等级、改善降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保障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3.4 重视停电管理与分析

在实际配网系统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停电原因进行确定,当出现大面积停电时,就需要提前进行停电通知的下达,并快速有效的进行安排维修,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将维修时间安排在白天,保证晚上用电的可靠性,在维修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周边用户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配网系统可靠性。

4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增加,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做好管理工作、优化供电模式、简化电压等级、重视停电分析等工作,最大限度保障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产品。

参考文献:

[1]潘伟健.如何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13):151-152.

[2]庞斌.影响城区配网供电可靠性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76-77.

[3]刘志彪.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与增强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36-37.

[4]范舒鸿.试论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手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258.

[5]田涵宁.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