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智障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浅议如何提高智障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黄艳枫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特殊教育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500

摘要: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课堂里面应该去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具体身心特点以及他们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并且需要清楚的了解学生在思维、学习热情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注重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让智障生能够在课堂中充满活力和积极性。本文就将从智障生学习障碍的成因以及对策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特殊教育;智障学生;课堂教学;效果

引言:

在对智障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普通学生的教学方式可能对他们毫无效果,这是需要教师采取适用于他们的教学模式。再加之智障学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可能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老师从智障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规划。

一、智障生学习障碍的成因
  对于智障生这类特殊的孩子开展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够熟悉基本的知识,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智障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他们的思维比较死板、学习的持久力也不够、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而且抽象思维概念也很弱,注意力也很集中。还有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能力比较差,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很差,不会自己去动脑筋等等。这些问题是造成学习障碍的主要因素。解决智障生学习的障碍,帮助他们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智障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才能够促进智障生在课堂中进步。
二、提高智障生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教学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需要学生把一些复杂的抽象化的知识给简单化,但是智障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高,很难能够做到这点。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面对很复杂的数学符号或者定理,他们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在向智障学生进行数学课的教学活动时,要避免向学生直接输出数学观念,避免直接让学生直接学习数学符号和公式定理,要通过婉转的方式,例如借助教学工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既能保证智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具有积极性,还能引导其进行数学思考,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开展认识人民币这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老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开展教学工作,可以在多媒体中给学生展示人民币的面值和样式。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一百、五十、二十人民币具体是什么样子。通过教学用具的使用,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能够更加容易。

(二)合理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激发智障学生旺盛的网上学习生活兴趣

兴趣往往都是孩子思维上最好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学生们参与的其他各种集体思维活动往往是建立在浓厚和持久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共同生活情感基础上开展的。所以,要能切实创造条件让所有的智障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和自主地学习,首先就要努力设法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广泛兴趣,使他们能迅速的进入自觉的学习或研究活动中。智障学生头脑语言思维发展往落后或迟缓,思维方式上常滞留于单纯的形象思维或直观的思维阶段。

特别突出缺点是目前用于语言基础教学上的课本往往是一幅彩色的背景画面,一排排小段文字,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往往较差,难以充分激发智障学生对于主动学习语言上的内在学习兴趣。而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平台的参与及指导条件下开展进行的教学设计环节则可改变这一课堂现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智障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集听觉、视觉为一体的优势将枯燥的语言知识变得可视化、可听化,生动形象地展示在智障学生面前,启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营造有利于智障学生进行学习的课堂氛围,给其课堂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把一些智障学生自我探究问题的强烈内在探索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三)游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
  智障生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是很低的,如果只是依靠数学课堂里面的几十分钟,很难能够达到预期的数学效果。所以要想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老师就可以让他们提升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老师可以利用游戏环节进行进引入。通过游戏来让学生放松,让他们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中也能够变得更加活跃。老师在设计游戏环节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具体的教学任务为主,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而且难度也要适中。只有这样的游戏环节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例如,在开展时分秒这个部分的教学工作时,老师可以运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和推进教学工作。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每个小组进行时分秒的辨认,并且设置奖项。这样在游戏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更高,而且他们也能够利用集体的智慧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对于这个部分的数学概念也能够记忆的更加深刻。使用游戏教学对于智障生来说,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式老师应该具体规划好游戏开展的环节和步骤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以此来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完成。
(四)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智障生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能力比较低,在数学开展过程中凸显生活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引领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情境中,让他们从实力的情景去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让他们认识到实践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这样不光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深刻的领悟了数学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生活当中的数字是非常常见的,老师应该从生活所需着手,进一步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智障学生的感知觉迟钝、注意力涣散,意志薄弱,感情直白,特别是长期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发展阶段,这决定了他们学习的能力,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智障生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发展智障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助于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更能促进智障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对于智障生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工具的引入、游戏环节的开展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进行数学教学工作,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热情也提升他们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增长。

参考文献:[1]吴燕华.智障生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试题与研究,2019(12):99.
[2]温满英.浅议如何提高智障生的课堂教学效果[J].华夏教师,2017(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