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4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田晓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广东 梅州514700

摘要目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对患者筛选并随机分组,患者为20213月至20225月期间到院,设置观察、对照小组的基础上对换则会随机分组,分别设置护理方案后,研究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更好,生活质量更优,与对照组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开展对于老年慢性心理摔机诶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但可以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心力衰竭一直是一种高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疾病,在老年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情况下,患者的心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同时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动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患者生活质量和安全会受到明显威胁,同时患者心理状态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1]。本文中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患者进行筛选,从20213月起,到20225月止,时间段中收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12例,在保证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56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观察组56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60岁至86岁(平均72.74岁),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61岁至87岁(平均73.07岁)。在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本次研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开展常规护理,在为患者建立起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对治疗事项进行充分讲解,期间患者若存在疑问,应及时为患者进行解答。在观察患者各项体征的基础上,为患者落实各项常规治疗。

1.2.2观察组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入院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开展心理状态评估,同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评估病情。期间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检查后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健康教育。为患者、家属开展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保证患者对于疾病的发病原因充分了解,并掌握治疗期间的自我管理要点和方法,有效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各种不良事件。饮食护理。为患者说明饮食控制的重要意义,同时鼓励患者保持清淡、低盐的饮食,提升患者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对于心功能地下的患者,可以结合医嘱为其开展营养支持。心理护理。通过主动建立起沟通的方式,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充分掌握,并为护理开展打下良好基础。期间可以在病房中为患者提供电视、杂志等物品,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对于不良情绪严重的患者,可以联系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开导[2]。期间要求患者家属主动对患者表示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生理护理。治疗期间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保证患者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同时引导患者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期间引导患者建立起固定时间排便的良好习惯,以此来保证大便通常。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避免在排便期间过度用力,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指导患者在每天固定时间进行锻炼,通过选择散步、太极等锻炼方式,对患者的体质进行逐渐的强化,锻炼期间应将患者锻炼的强度控制在患者不感到疲惫的范围内,避免出现各种不良事件。对于体质比较虚弱的患者,应引导其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活动,同时为患者开展按摩和翻身等协助服务,避免产生压力性损伤。

1.3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对比

对表1中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更好。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对比[(±s)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观察组

56

42.02±4.12

40.26±3.58

对照组

56

56.35±5.64

52.15±6.57

t

-

15.353

11.892

P

-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见表2,观察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不同小组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结果为P0.05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

56

66.21±8.44

对照组

56

57.64±6.28

t

-

6.096

P

-

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高发于老年群体,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在患者发病后,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行动受限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态。加上老年患者本身的免疫能力和身体素质会出现下降,因此患者治疗期间还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产生威胁。这些问题还可能导致患者心率、血压出现波动,导致患者治疗受到威胁。为了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发生,需要对患者临床护理方案进行充分调整和优化。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高质量护理模式,其对于各项传统护理服务进行了充分的丰富和补充,并在充分分析患者需求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因此其可以真正做到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开展的核心。对其进行运用期间,可以有效对各项护理环节进行改善,充分发挥临床护理的作用

[3]。在分别为患者开展护理服务方案并对比护理质量的情况下发现,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的开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也能强化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永捷,赵好丹,侯莹莹.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6):92-96.

[2]黄鹤丽.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6):189-190.

[3]钱俊雄,蔡少澜.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1):2608-2611.

[4]付丽,项金华.微型营养评估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1):2604-2608.

[5]郭元,余艳兰,奉水华,.中医特色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2,28(05):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