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作用研究

张爱羚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061000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2例于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和B两组,每组61人。出院时对比两组感染率、卫生监测情况、消毒隔离的合格率以及心理舒适感问答情况。结果①B组感染率低于A组(P<0.05)。②A组卫生监测及消毒隔离合格率均低于B组(P<0.05)。③B组的安全感、受尊重感、满足感均优于A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骨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心理舒适感,并且医

务人员卫生监测情况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骨科手术;医院感染;干预作用

引言

手术室在医院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院的重要场所和部门之一,其管理在整个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尤为重要[1]。随着中国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医院医疗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骨外科手术的伤口相对较大,手术感染的机会也较多,这种感染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给其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2]。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规范手术的操作程序,可以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的机会。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以及经济负担,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预防骨科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有必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来提高疗效[3]。本文将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2例于我院骨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A和B两组,每组61人。年龄范围在37~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2±7.3)岁。骨折位置:四肢、脊柱、盆骨。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因、一般状况、骨折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选取符合骨折诊断标准患者,且均具有开放性手术指征;(2)患者知情同意,术后经治疗后均可出院。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2)患者及家属治疗依从性差;(3)精神障碍史患者。

1.2方法

1.2.1

A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在手术前,统一安排护理人员确定每个岗位的护理责任,并明确预防措施和手术禁忌证。对手术物品进行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原则,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认真核对操作前后的器械和物品数量。

1.2.2

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包括:(1)术前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病情等。评估医院感染风险,在手术前1天进行访视,并对患者的身体耐受性和状况全面评估。同时,护理人员将给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并告知在手术前8h不应进食;术前2h不应进水,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术前健康教育:术前提供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咨询。向患者普及医院感染源的相关知识,教育患者及家属注重饮食卫生。并介绍成功的手术病例,使其能够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手术和护理的依从性。(3)完善手术的程序和环节:分析手术的危险因素,护理手术部位及切口。手术前后患者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分析术后患者的恢复和感染情况,设计并改进外科手术的护理模式,如:设计详细的护理程序;根据外科手术的要求,依次进行相关的术前准备;有必要限制手术室人员的活动范围,及时清除手术室内的垃圾;消毒和通风也应定期进行,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4)组织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培训:护理人员之间应沟通学习,并定期进行强化培训、讲座等,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标准化培训。重点关注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手术,同时还应制定严格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操作程序。通过定期评估和日常监督,为各种护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实施提供保障[4]。(5)术后:患者接受严格的抗感染治疗。定期检查并更换切口敷料,监测患者体温,最后积极预防医院感染。术后手术室严格消毒,当手术室空置时,还应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做好每日消毒工作记录,护士长审查消毒记录,及时发现并消除可能的感染源,防止问题发生。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感染率。院内感染标准:①术后体温>38℃;②各血培指标阳性数≥1,细菌培养结果阳性;③引流管流出脓性液体,切口长时间不愈合;④伴发寒战及低血压;(2)卫生监测包括:空气细菌监测,对每位患者及医务人员手部的细菌监测以及物品细菌的项目监测,手术室细菌学监测,消毒液监测。比较患者的卫生监测、消毒隔离的合格率。(3)患者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心理舒适感问答进行调查。该问答主要包括安全感、受尊重感和满足感。采用开放式的问答方式,如:你是否觉得在院期间护理舒适?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率比较B组感染率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感染率比较 n( %)

组别                       感染          未感染

A( n = 61)                   11( 18.03)   50( 81.97)

B( n = 61)                    3( 4.92)    58( 95.08)

X2值                                  5.164

P 值                                  0.023

2.2卫生监测及消毒隔离合格率比较B组卫生监测及消毒隔离合格率均高于A组(P<

0.05)。见表2。

表1:表 2 两组卫生监测及消毒隔离合格率比较 n( %)

组别                        卫生监测       消毒隔离

A( n = 61)                  54( 88.52)    53( 86.89)

B( n = 61)                  60( 98.36)    59( 96.72) 

X2值                                  5.164

P 值                                  0.023

3.讨论

医院感染即患者在医院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目前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之一[3]。骨科手术多为侵袭性治疗方式,手术过程中切口大、失血量多,术中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而使得患者病情加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其经济压力,因此,在骨科手术过程中,实施全面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出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对手术室相关护理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更好的服务于需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避免其出现医院感染。本试验结果显示,Ⅱ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且Ⅱ组患者满意度高于Ⅰ组(P<0.05)。说明在骨科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提升患者舒适度,减少患者因医院感染而产生的痛苦,降低其经济压力。针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全面护理管理须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①对患者术前进行访视及评估,在术前查阅患者病例信息及相关检查结果,做到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②加强对手术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③限制手术参观学习人员的数量,并保持其与手术台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④术后定期查看患者手术切口,按时换药,发现感染要及时处理。综上所述,在骨科手术中,给予患者全面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经济负担,提升患者对医护人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代燕琴.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52-5253.

[2]冷霞.基层医院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2):121-122.

[3]王彦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9):175-177.

[4]吴飞燕,张雯珺.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