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徐璐

黄陂区人民医院            430300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的高频电凝电切术消化道息肉患者中应用诊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21年4月-2022年4月份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目标,采取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进行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两组患有消化道息肉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对比他们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用时、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留院时间方面来看,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当天、手术后的第一天和第二天的疼痛分数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证明,采取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有利于患有消化道息肉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手术用时,提升患者疾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可供临床推广,加以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消化道息肉;临床效果

前言:息肉是一种生存在黏膜表层的呈结节状组织,为隆起性病变,肉眼可看到,数量、颜色和大小有所差异。临床实践当中,很多息肉是良性的,但有些息肉可能导致癌症,必须及早干预。其中,消化道息肉是人类消化道常见肿瘤,属于癌前病变,对于不同息肉,癌症病变发生率也大不相同。要想有效防止此种病症的快速发展,要采取针对性的有效诊疗措施。在消化道息肉疾病治疗方面,往往采取手术方式,以往传统的切腹手术虽然能够彻底的清除息肉组织,但是手术会留下较大的切口,容易引起并发症,同时会影响患者预后和转归胃肠息肉的治疗中,高频电凝电切术效果明显。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所需及工作经验,针对消化道息肉患者实行消化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21年4月-2022年4月份诊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含有40例患者。对照组女性16名,男性34名,平均年龄(48.2±5.7)岁;观察组:女性17名,23男性23名,平均年龄(47.8±5.5)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如身高、性别等,做出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所以,可以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本次实验研究得到了当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准许,同时患者及患者家属均资源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

硬膜外进行一定程度的麻醉之后,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自身机体状况,选取最合理、适宜的切口位置,完成开腹后谨慎的检查患者腹部内各脏器以及息肉的周边周边状况,然后将息肉与之周边涉及的组织济宁分离,剥离、切开息肉后,使用粗线结扎处理,最后采取常规的腹部闭合的医疗方式,小心的放置导管。

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

从口入,将胃镜插进人体消化道,也可通过结肠置入结肠镜,查看人体内消化道情况,通过内江对息肉进行检查,将其周围水分吸取,将电凝刀功率调节为合适的大小。当息肉的直径在0.5厘米以内范围时,可以直接的实行电凝的处理,当息肉直径为0.5厘米或者在0.5厘米之上情况下,对其性子加以判断之后,注入1∶ 10000比例的肾上腺素到粘膜下层,用圈套将其拉紧,提起,然后进行电凝切除术,然后将息肉组织送到病理实验室行相关检查。

1.3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在医院的实际治疗状况,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设置三项指标,分别是明显效果、稍微有效果和没有效果。明显效果说明息肉患者所患症状全部的消失,各项指标数值都恢复正常;稍微有效果表明息肉患者临床表现的症状得到了改善,指标呈增长趋势;没有效果表示息肉患者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良,甚至出现恶化的可能。

(明显有效+稍微有效)*100%=总有效率。

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息肉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其中,并发症从四个方面着手考量,即穿孔、腹痛、术中出血术中感染

比较两组中消化道息肉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具体涉及三个方面,即手术用时、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后的留院时间。

基于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所评分数,制作出对应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手术当天、手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10分代表无痛、剧烈疼痛,由此可见,获得的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愈发的剧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统计软件:SPSS23.00。比率代表计数数据,卡方检验用于指数检验,x±s代表计量数据,t检验指数,P<0.05代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χ2

P

明显有效果

10

15

稍微有效果

20

22

没有效果

10

3

总有效率

75.00

92.50

12.05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详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χ2

P

6

14

1-3个

15

20

3个以上

19

6

总发生率

85.00

65.00

10.66

<0.05

2.3两组临床指标比较,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x±s)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手术用时(min

74.65±7.12

67.45±7.12

4.52

<0.05

手术出血量(mL

128.34±16.87

142.76±18.56

3.64

<0.05

留院时间(d)

3.02±1.32

4.89±1.87

5.17

<0.05

2.4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当天、手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疼痛分数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得多,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手术当天

5.69±2.33

4.08±2.04

1.88

<0.05

术后第一天

3.44±2.07

3.04±2.12

0.06

>0.05

术后第二天

2.06±1.72

1.76±1.67

0.36

>0.05

3讨论

作为人体消化道中的比较常见的疾病,消化道息肉可能会引起癌变,息肉大小和形态直接关乎着病例的严重程度。所以,要想切实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要及时的进行切除治疗,以防息肉癌变的可能。在临床实践中,科学、有效的胃肠道息肉患者手术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机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实验研究证明: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消化道息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前者临床效果更加的明显,消化内镜干预方式比传统的开腹手术更具优势。主要表现为:患者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容易出现并发症。同时,手术当天、术后1天、2天的疼痛评分较低,两组差异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应用与消化道息肉患者治疗中,可以促使患者机体在短期内快速的恢复如初,防止或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减小手术期间的出血程度,提高患者行干预措施后的生活品质,可供临床大力推广和广泛使用。

结束语:

总之,消化内镜在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非常有效。它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预后疼痛。

参考文献:

[1] 贾 琼.分析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7):23-24.

[2] 李家凤.全程护理对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1,21(16):111-113.

[3] 梁庆艳.采用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8):107-109.

[4]李成坤,孟凡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老年患者胃肠道息肉切除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9):1024-1026..

[5]李江波,孙聪,孙常波,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095-1096.

[6]李永超,郑德权,胡晓霞,等.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3):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