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

 ,1.李君超2.席勇3.李斌

山东省安丘市妇幼保健院       262100

摘要:病毒性疾病是目前儿童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病毒性疾病的传播性极强,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儿童来说,病毒性疾病对儿童的自身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药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有着西药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中药选用的过程中,要根据病毒的特点,科学、合理的来进行选择。

关键词:儿科;抗病毒;中药;选用

引言:在临床疾病中,病毒性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自身免疫力较差、在人员密集的学校待得时间较长,再加上病毒传播性强,所以及时治疗病毒性疾病迫在眉睫。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安全合理的选用儿童抗病毒的中药是非常重要的。

一、病毒性疾病概念及特点

病毒性疾病主要指的是能够在人体内寄生并繁殖进而导致人们生病的一类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感染病毒性疾病后的主要症状是头痛、发烧、身体不适等,会引起一种全身的中毒症状或者对人体的器官进行侵蚀导致炎症而引发的局部性损伤症状。其实,在人身体内,大多数的病毒感染只是进行抗体的产生而表现不出病症,只有少部分的病毒感染会产生病症并且很快发病,例如急性流感。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的侵袭途径主要有一下几种: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性感染等。因此,抗病毒中药的选用也主要针对这几种途径的传播进行阻断和治疗。

二、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选用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冒,是儿童疾病里面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最多见的是病毒,也可并发细菌的感染,一旦感染,传染性比较强。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上有风寒、风热和暑湿三种类型,根据这三种类型的表现症状,通常情况下治疗的总体原则是清热消毒。对于风寒感冒的治疗,通常选择解表散寒、宣肺和卫的中药,比如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荆芥,其主含挥发油就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通常结合防风、羌活,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对于风热型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考虑选择连翘。连翘性微寒、味苦,适用于风热感冒,能有效对抗多种细菌,尤其是治疗痢疾杆菌性疾病效果更好。也可与前文讲述的荆芥结合,再与黄芩、板蓝根配伍,能外散表邪、内清里热、表里兼顾,在治理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性疾病方面,有客观的效果。

2.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是由于肺部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小儿患者的主要表现症状有咳嗽、发热、呼吸艰难,对儿童身体的危害非常大。其病因主要是儿童不健康的饮食所导致,喜欢吃味甜、油炸型的食物,或者是过咸的食物,引起孩子肠胃蠕动能力差、食物积滞而引起内热无法排出,如果在经受风寒,则会导致肺气不宣,出现肺炎。中药虎杖水煎剂在治疗小儿肺炎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虎杖的水煎剂在抑制体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明显作用;在其基础上配上车前草,能更好的清肺化痰,增强了虎杖清痰的功能,对于肺炎病程较长的患者来说,效果会更加理想;如果再与鱼腥草配伍,则能清肺解毒又祛痰,可谓是“强强联合”,扶正益气。

3.麻疹

在中医看来,麻疹是由内蕴疫毒, 外感时疫所致。麻疹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情况下,对于处于麻疹出疹期的儿童用药,应首先选择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牛蒡子、芦根等药材,这些药材可以起到解表透疹、清除体内积热、解除毒性的作用,主要用来麻疹疹前期、疹出期的治疗。如果是针对处于恢复期的儿童麻疹,则在以上中药的基础上,再结合桑叶 、麦冬、西洋参、北沙参、玉竹、甘草等中药,主要起到濡润养阴、甘凉清热的作用。除了以上药物,还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牛蒡子。中药牛蒡子味微辛、略苦,有一定的寒性,适宜用在麻疹初期的治疗当中,具有宣肺祛痰、透疹解毒消肿、疏散风热的作用,其煎剂再配上薄荷、蝉衣,对于患麻疹初期的儿童来说,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4.水痘

在病毒性疾病中,水痘也是常见疾病之一,水痘的感染范围比较大,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传染性也比较高,绝大部分的人出生后,都会患以此水痘疾病。幸运的是人的一生只会长以此水痘,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有临床比较成功的水痘疫苗,接种后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水痘的感染。当儿童患上水痘疾病,也不必过于紧张,可以考虑对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进行选择来治疗,比如结合使用金银花、竹叶、连翘、牛蒡子、木通、薄荷、甘草,其中金银花和连翘,主要是用来清热;竹叶、木通主要用来清心消热、利尿除湿,而甘草如同催化剂一般,可以增强降毒效果。以上药物结合起来使用能散风毒时邪、清内热、分解病毒的毒性,同时还具备清心利尿导湿热的功能。综上,在儿童水痘的治疗上有着巨大的作用。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腮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群体中患病率比较高。中医的观点认为,感受风湿邪毒是导致腮腺炎的原因,并且认为这种病与水痘相似,也属于一次性疾病。在治疗腮腺炎方面,总体原则是清热消肿、散结解毒,故可选清热燥湿解毒的连翘、黄芩、甘草、板蓝根、大青叶、以清热利咽解毒消肿散结。此外,还可以加入柴胡和甘草,能够干预组胺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使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减少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从而增强了肌体的免疫能力。以上结合起来的药物在味道方面,儿童接受性较差,此时可以考虑加入陈皮,能够健胃止吐。再结合僵蚕,具有镇静、抗惊和催眠的作用。综合以上药物使用,对于水痘儿童患者的治疗过程更舒适、治疗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结束语

病毒性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且在儿童的疾病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影响甚大。对于儿童患者,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治措施,就会对他们自身的健康状况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与成人的体质不同,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和排泄有着复杂的情况,再加上中药的种类繁多,部分药物药理机制不明,因此,在儿童的用药当中要更加的小心谨慎。要根据儿童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所患疾病的特点,合理的对所需中药进行选择,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患病儿童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赵安琪,崔珂,全传松,张振杰.中药抗病毒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

[2]朱文凯,梁海燕,马平川,张子悦,刘绍琼.中药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

[3]巩莎莎.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