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分析

杨倩

铜仁市人民医院   贵州省  铜仁市5543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022年接收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随机将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将护理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指标改善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Ⅰ型呼吸衰竭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关键词】经鼻高流量吸氧;Ⅰ型呼吸衰竭;护理要点

呼吸衰竭是由肺通气和/或通气功能障碍的各种原因引起,没有有效的气体交换,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严重疾病。经鼻高流量氧气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氧气疗法,比传统氧气疗法更安全[1]。对于病情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不仅需要给予及时的治疗,还需要提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为了分析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2022年接收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60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78±5.34)岁,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60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79±4.14)岁,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选择空氧混合仪与加温湿化器作治疗准备,将加温湿化器和呼吸管理进行连接后,其末端放置于装有水的瓶装容器内,深度为水下4-8cm位置,进行封瓶。将参数设置为:初始氧气浓度为60%-80%,氧流量最大耐受度为每分钟12-18L,流量为2ml/kg。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急救准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使用高流量呼吸治疗仪的必要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努力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呼吸道护理,观察痰的性质,评估患者呼吸道的自洁能力,及时调整高流量呼吸治疗仪的温度、湿度和气流,指导患者掌握自吐方法;当患者咳痰无力时,轻拍患者的背部。定期观察加湿液量,及时补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③气道管理,帮助患者不时翻身,按摩使体内的痰顺利排出,向患者展示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力,以及其他有利于排痰的动作。对于不能有效排痰的患者,机械排痰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s。④口腔护理,使用0.1%维酮碘纱布依次清洁患者的口腔、内侧和舌头。牙刷消毒后,每天帮助患者刷牙,并根据患者的喜好提高床边高度。定期帮助患者清洁呼吸道分泌物,并在嘴角取吸痰管冲洗。⑤体位干预,将床头抬高30°,帮助患者采取头高脚低的姿势,并将软枕头放在脚上,以帮助减少剪切力和摩擦力。定期协助患者改变体位、翻转和击退,并进行皮肤清洁干预,尽可能避免压疮等皮肤并发症。⑥仪器护理,定期观察导管连接情况,确保高流量呼吸治疗仪管路畅通。协助患者翻身时,注意固定管道。翻转后,检查导管是否受压、扭曲或掉落。当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发出报警声时,及时检查分析报警原因并进行处理;检查治疗仪水箱安装口,及时更换加湿液,确保氧源连接正确。

1.3观察指标

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氧饱和度。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380\wps1.png±s)表达,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动脉氧分压为(52.36±5.29)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68.62±11.13)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为(78.62±9.58)%,对照组指标分别为:(52.27±5.78)mmHg、(69.83±11.82)mmHg、(78.43±10.17)%,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动脉氧分压为(92.36±8.65)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7.52±7.25)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2.65±7.65)%,对照组对照组指标分别为:(84.32±7.96)mmHg、(54.21±8.72)mmHg、(84.25±8.32)%,观察组指标改善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经鼻高流量吸氧是呼吸医学中的常见操作,尤其是用于治疗呼吸衰竭、肺功能不全和其他疾病。当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时,关键是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和导管问题,以确保持续的氧气治疗。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效果相比,结果显示为: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围绕高流量呼吸治疗仪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制定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心理护理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明确吸氧浓度、吸氧量和吸氧时间,使患者能够耐受,并加强呼吸道和管道的护理和巡检,可防止鼻塞或导管脱落和扭曲的发生,及时处理仪器报警事件,有助于液化痰,减少吸痰次数,提高加湿效果,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改善临床症状,因此观察组护理效果较高[2]

   综上所述,对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过程中需加强护理干预,采用综合护理能全面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普布卓玛. 综合护理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9):265-266.

[2]谢秀妮.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急性低氧性Ⅰ型呼吸衰竭中的气道护理管理措施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1):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