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及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及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李长洁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中医院  136300 

【摘要】目的:对胃炎胃溃疡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2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胃炎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6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划分成均为22例的三个组别,分别为奥美拉唑组、兰索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疗效相当,腹胀、腹痛、厌食改善情况相当,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嗳气反酸改善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胃炎胃溃疡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以获取与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相当的治疗效果,且在嗳气反酸症状改善方面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胃炎胃溃疡

胃炎胃溃疡是我国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菌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最近几年,抑酸药物发展迅速,品种增多,尤以质子泵抑制剂最为常见,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临床实践证实,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疗效均比较良好,但在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方面存在差异[1]。为深度研究不同药物对该疾病的治疗情况,本文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6例胃炎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详细步骤和疗效见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中,在我院诊治的胃炎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6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个组别,各22例。兰索拉唑组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4.68±7.24)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病程(4.35±1.02)年。泮托拉唑组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4.79±7.35)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病程(4.78±1.36)年。奥美拉唑组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79±7.36)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病程(4.74±1.63)年。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兰索拉唑组:兰索拉唑(生产厂家: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35)口服,每天一次,每次两片,早晨服用。

泮托拉唑组:泮托拉唑肠溶片(生产厂家: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501)口服,每天两次,每次一粒,早晚餐前半小时服用。

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肠溶片(生产厂家: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295,生产规格:20mg*14s*2板)口服,每天一次,每次一片,早起服用。

基础治疗:胶体果胶铋胶囊,每天四次,每次150mg,阿莫西林胶囊,每天三次,每次0.5mg。治疗半个月后,停止基础治疗,抑酸剂维持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治疗有效率包括治愈、好转、无效三方面,治愈指的是症状完全消失,胃镜下溃疡灶完全愈合;好转指胃镜下见溃疡灶愈合50%以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指胃镜下溃疡灶愈合50%以下,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治愈、好转两者例数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头痛、眩晕、过敏四方面。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腹胀、腹痛、厌食、嗳气反酸四方面。

1.4 统计学方式

该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所得数据均通过SPSS22.0软件开展检验,检验项目以计数内容为主,计量数据通过T值进行检验,并以X²进行检验,通过百分比形式表达,若结果显示P值低于0.05,则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 效果

2.1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兰索拉唑组

22

12(54.55)

8(36.36)

2(9.09)

20(90.91)

泮托拉唑组

22

13(59.09)

6(27.27)

3(13.64)

19(86.36)

奥美拉唑组

22

14(63.64)

7(31.82)

1(4.55)

21(95.45)

X2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0.357

P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0.549

X2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1.100

P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0.029

X2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0.225

P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0.634

2.2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详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皮疹

头痛

眩晕

过敏

发生率

兰索拉唑组

22

2(9.09)

2(9.09)

2(9.09)

2(9.09)

8(36.36)

泮托拉唑组

22

2(9.09)

2(9.09)

1(4.55)

2(9.09)

7(31.82)

奥美拉唑组

22

0(0.00)

1(4.55)

0(0.00)

0(0.00)

1(4.55)

X2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0.101

P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0.750

X2兰索拉唑:奥美拉唑

6.844

P兰索拉唑:奥美拉唑

0.008

X2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5.743

P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0.016

2.3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症状改善情况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3所示。

表3 症状改善率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腹胀

腹痛

厌食

嗳气反酸

兰索拉唑组

22

18(81.82)

19(86.36)

17(77.27)

12(54.55)

泮托拉唑组

22

19(86.36)

17(77.27)

18(81.82)

13(59.09)

奥美拉唑组

22

17(77.27)

18(81.82)

19(86.36)

20(90.91)

X2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0.169

0.611

0.139

0.092

P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0.680

0.434

0.708

0.760

X2兰索拉唑:奥美拉唑

0.139

0.169

0.611

7.333

P兰索拉唑:奥美拉唑

0.708

0.680

0.434

0.006

X2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0.611

0.139

0.169

5.939

P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0.434

0.708

0.680

0.015

3 讨论

胃炎胃溃疡是一种内科疾病,主要治病因素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胃蛋白酶、胃酸,对胃黏膜形成刺激,进而损伤屏障功能[2]。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生活、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导致胃炎胃溃疡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身体健康。

临床治疗胃炎胃溃疡主要方式为药物治疗,最近几年,质子泵抑制药物快速发展,疗效理想,本文研究中,为患者使用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其中,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抑酸强效、快速、可强化抗菌环境的作用;兰索拉唑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生物利用度、亲脂性较高,能够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可调节活性物质,阻抑胃酸分泌[3]。从本文研究结果可见,三种药物治疗下,在疗效、部分症状改善方面,效果相当,但是在减少不良反应、提升嗳气反酸缓解率方面,奥美拉唑效果更加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为胃炎胃溃疡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嗳气反酸症状,患者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寇艳平.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125-127.

[2]蔚艳萍.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4):20-22.

[3]张莉,叶溪,刘晓霞. 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及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1):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