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人员颈椎疼痛的研究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飞行人员颈椎疼痛的研究发展

石甜甜,张楠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电脑、空调的广泛应用,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日趋年轻化。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颈椎病患者已达 5000万人,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大约 100 万人,颈椎病已逐渐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颈腰痛及肩、膝关节损伤是军队官兵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军事训练和军事任务的执行[2-4]。空军飞行员由于飞行职业和实战化战备训练的特殊性,在训练中经常受到高空低气压、缺氧、加速度等影响导致颈腰痛及肩、膝关节损伤在飞行员里发生率极高,使非战斗减员增加。因此我认为找出致病因、防护措施非常重要5~8

关键词:颈椎病;飞行人员

一、颈锥病的定义。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颈椎间盘突出或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根、脊髓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7。    

二、飞行人员颈椎病的致病因素。

1.飞行机种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歼击机飞行人员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运输机飞行人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随着高性能歼击机大量装备部队,飞行时的头盔重量及高G 值引起飞行员头颈部负荷增大,而飞行人员颈背肌抗G负荷肌力不足,因而容易造成颈肌损伤,加速颈椎退变过程。另外,由于高空高速机动飞行时产生的加速度,加重了颈背肌及韧带的慢性劳损,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失稳,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而运输机飞行人员的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背肌积累性疲劳所致的慢性劳损引起。10~13②为保持身体素质,增强飞行耐力,适应新机型高速高 G 值的需要,歼击机飞行员须常年坚持高强度的体能锻炼,但由于缺乏安全运动意识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易引发意外和慢性劳损,导致肌肉韧带拉伤、骨质增生和关节不稳,最终造成颈椎间盘的退变甚至突出。14③由于地面和高空温差较大,歼击机飞行员高空飞行过程中易受凉、受潮,引起颈背部血管收缩、血供不足,因而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清除,导致颈背部疼痛,加重了颈椎病的临床症状。④随着歼击机性能的提高,对飞行员的体检也更加严格,飞行员颈椎病的检出率增加15]

2.飞行人员年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30岁以上的飞行人员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而31~40岁的飞行人员和大于 40 岁的飞行人员的颈椎病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30岁以下飞行人员的身体素质好,飞行时间短,颈部不易损伤,同时飞行人员椎间盘受到的高负荷累积时间短,因而未造成颈椎间盘的明显退变[16]。而31岁~40 岁年龄段飞行人员飞行任务重,飞行训练时间长,颈椎间盘压力负荷累积时间长,因而容易造成颈椎间盘的退变,甚至导致颈椎病的发生。而 40 岁以上的飞行人员,虽然年龄较大,身体素质下降,但是一方面由于飞行任务减少,对颈椎间盘负荷减轻;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飞行人员飞行技术成熟,飞行中能够娴熟地采取正确的抗荷措施,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积极主动地预防颈椎病,因此其颈椎病的发病率与 31~40 岁年龄段飞行人员无明显差别。

3.感受风寒湿:机体感受风寒湿邪刺激后,肌肉、肌腱、关节滑膜等软组织可出现微循环障碍、炎症细胞渗出、血液流变学变化、神经电生理改变、氧自由基代谢异常,导致颈椎肌肉痉挛,局部缺血缺氧,动力系统失衡,进而影响颈椎间盘,使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导致椎间盘不断退变,继而发生颈椎病。而飞行员在高空中经常处于低温环境,训练时也会模拟处于寒冷状态,加重了脊椎病的发病率。17]

4.不良情绪:由于飞行员长期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的状态,易出现抑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压抑情感者容易神经衰弱,全身肌肉不能良好放松,尤其是颈部肌肉不能有效休息,易引发颈椎病。

三、飞行人员颈椎病的防护措施
    根据上述飞行人员颈椎病发病率与机种、年龄和飞行时间关系,提示航空卫生保障人员要加强飞行人员颈椎病的防治,并且要针对不同机种、年龄和飞行时间的飞行人员采取不同的措施[18]。对于歼击机飞行人员,应注重提高其抗载荷能力,如体能训练、抗荷动作训练、抗荷加压呼吸训练及离心机训练等;同时,飞行前后的颈背肌按摩和颈部活动操,对于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增加颈部肌力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19]。针对年轻的飞行人员,应坚持预防为主,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其对颈椎病危害的认识,指导其采取预防措施;对31~40岁者,重点做好防治工作,合理安排飞行任务,及时消除飞行疲劳,促进患病者早日康复; 40岁以上以及飞行时间大于 2000 h 的飞行人员要以康复措施和经常性的体能训练为主,避免复发。另外应对歼击机的防护设备进行改进,提高抗荷能力,并对30岁以上的飞行人员定期体检,必要时进行颈椎影像学检查,做到颈椎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积顺;兰芬;仓婕;程传苗.空军飞行员住院疾病谱规律调查研究[J].空军医学杂志,2019,v.35;No.149,16-19.
  2. 徐先荣;付兆君;尹欣;郑军;王勇;刘红巾.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5,61-64.
  3. 于洪涛;谢宁;王成传;刘万义.对飞行人员颈肩腰腿痛调查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1999,3-5.
  4. 洪伟;蔡宗升.飞行员腰背痛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6,76-77.
  5. 荆兴泉;杨双石.高G载荷与飞行员颈椎病的关系研究[J].人民军医,2006,23-24.
  6. 邓志宏;张启山.歼击机飞行员颈椎病的年龄分布特点[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v.22;No.96,28.
  7. 邓志宏;张启山.空军飞行人员颈椎病职业医学调查[J].航空航天医药,2010,v.21;No.94,34-35.
  8. 朱克顺;伍骥;潘庆联.战斗机飞行员颈椎退变研究[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6,30-32.
  9. 江立红;孙建国;李颖;杨俊生.飞行人员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48-49.
  10. 何东东,孟威宏,刘德宝.2000~2006年东北地区军事飞行人员停飞疾病分布与特点【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8,19(2)∶81—85
  11. 刘红巾,徐先荣,程军等.2003-2008年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疾病谱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9,20(3)∶ 173—176.
  12. 刘永平,陈宏,马建芳.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7,9(4)∶ 249-250
  13. 孙梅,卫杰,甄鹰.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分析及护理对策【J】.空军总医院学报,2010,26(2)∶79-81.
  14. 李小龙,张东海. 43 名歼七机飞行员初选航天员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 941-942
  15. 刘玉华,郑军,翟丽红等.2007-2009年军事飞行人员飞行不合格疾病谱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9)∶ 883-884.
  16. 从明,金强.歼击机飞行员软组织外科疾病的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 2003,5(12): 338-340.
  17. 徐先荣,付兆君,尹欣等.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分析【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5,16(2)∶ 135-137
  18. 刘红巾,徐先荣,程军等.新型歼击机飞行员健康状况随访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9)∶ 892-893.
  19. 夏莺.2002~2006年歼击机疗养飞行员疾病谱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 2009,,18 (3): 281-282.

1